丹麥金睦鄰之家 ——庇護申請者的民主課堂
【大紀元2016年01月21日訊】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有這樣一個地方,它像是一個俱樂部、一個社區,亦或是一所學校,又像是一個諮詢機構、技能培訓中心,從異國他鄉來的飽經戰亂、飢餓的庇護申請者稱,這是一個教會他們做人的地方;來到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受到尊重並彼此尊重,享有這裡專有的「公民」待遇……這,就是金睦鄰之家(Trampoline House)。
莫頓•戈爾(Morten Goll),金睦鄰之家的創始人之一,是一位藝術家,因不滿丹麥政府對難民日趨嚴厲的政策,和他的藝術家朋友們一起,踐行了一場有關實現民主的行為藝術創作--邀請各個難民營的庇護申請者參與,授予每一位一踏入大門就可以獲得的「公民」資格,用自己的行動、藉助社會力量,實踐民主的真義。2009年,莫頓與他的朋友們創建了金睦鄰之家。
近六年來,不少來自丹麥、英國、美國、意大利、西班牙、格林蘭和德國的志願者們,在金睦鄰之家為庇護申請者們提供各種幫助和諮詢,讓他們從具體的日常相處中去感受民主的真實含義和體現,而他們彼此也都成為了朋友。
學會民主
莫頓認為,真正需要幫助的不是庇護申請者,而是丹麥社會的民主制度。他說:「我想拯救丹麥的民主。如果在丹麥這樣一個民主的國家,有一部份人卻因申請庇護而住在難民營裡,且沒有相應的公民權利,讓人如何能相信這是一個民主的丹麥?」
對於丹麥難民的現狀,莫頓表示:「他們甚至不能成為市民。他們在這個國家沒有任何權利。他們只是來到我們這個國家的庇護申請者,甚至常常被稱為是來自他國的罪犯,因為他們申請了庇護。 在難民營,有人已經住了18年。 有一點人們需要承認,難民不應該是問題的一部份,他們必須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份。因為如果我們不這樣看問題,我們的難民營裡就會有人在那裏住上一輩子。 他們當然也不能成為民主社會的一部份。其實問題的關鍵,不是人們得不到幫助,而是他們無法幫助自己。」
金睦鄰之家的成員們關注的是民主的實現,而非幫助庇護申請者本身。 他們並非不喜歡人們提供的慈善幫助,而是不願庇護申請者成為慈善的依賴者。他們希望金睦鄰之家能改變這一點。
讓庇護申請者成為給予者,而不僅僅是受捨者。莫頓認為這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得到而沒有給予的生活是沒有尊嚴的,這是最糟糕的事情」。
「教會我何以為人」
莫頓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庇護申請者,被他的一個朋友用阿拉伯語問道:「你從金睦鄰之家得到了甚麼?」 這位庇護申請者已經在這裡三年了,他說:「金睦鄰之家教會我何以為人。」
莫頓說到這,非常激動:「你知道嗎,這就夠了。其意義已遠遠超越其本身。責任重大啊!」
據莫頓介紹,這位庇護申請者來自一個獨裁的國家。是那裏的社會結構讓這位庇護申請者無法擁有有尊嚴的生活。那裏的人們就像動物一樣,永遠都不可能受到尊重。但是在金睦鄰之家,一切都那樣的不同。那位庇護申請者發現,他和其它人是一樣的,他們彼此平等。
不知貴庚幾何
有一位庇護申請者在離開自己家園的那天問他的父親,我多大年紀啊?他的父親告訴他:你40歲。
但到了金睦鄰之家後,別人告訴他,您看上去只有19-20歲的樣子啊。但他卻以為自己就是40歲。
莫頓說:「在他們的國家,年齡對他們而言,其概念也是不同的。 你甚至不用知道你到底多大年齡,因為那根本不重要。而在這裡,在丹麥,年齡卻非常重要。」
這位庇護申請者還說,在金睦鄰之家,他第一次擁有了上學的機會。
莫頓笑著說: 「我當時覺得他一定是瘋了。因為我們這裡不是學校。我們只是提供了丹麥文、英文的業餘學習,讓人們能消遣一點時間,學一點東西而已。但或許我們又是,因為我們畢竟是對紅十字會學校的補充教學。同時還教會庇護申請者們甚麼是民主、生命的意義、比腐敗和獨裁更好的社會體系。在這裡,人們可以有機會有尊嚴的生活。」
莫頓認為,讓庇護申請者們學會信任,學會說真話也是他們的工作之一。 他說:「因為對庇護申請者們來說,這也是全新的概念。如果你來自獨裁的國家,你根本不知道講真話是個甚麼概念。 你不知道甚麼是真相。因為你從來都沒有告訴過別人真相,因為告訴真相不會對你有任何好處。 但在這裡講出真相就是有好處的,因為我們這裡的社會系體系沒有腐敗。」
回歸人性 賦予庇護申請者能力
金睦鄰之家剛成立的時候,莫頓和朋友們以為給庇護申請者們金錢就萬事大吉了。
但事實並非如此,把金錢或資源給予那些沒有的人,並不一定能賦予他們能力。 莫頓說:「你最後會發現,人們會認為這些庇護申請者和我們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把他們當成了受害者,你正在證實政治家們說的,他們將永遠不會和我們一樣。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拿起矛,捅破間隔他們與我們之間的這堵牆。」
責任編輯: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