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瑪麗恩丹麥報導)坐在我面前的這位丹麥紀錄片導演,有一雙淡藍色的眼睛,半長的金髮隨性的搭在肩頭,年輕而英俊,安靜且謙虛,臉上帶著似笑非笑的淡淡的表情,侃侃而談的語速,散發著一種詩人的氣息。 藍色的眼眸中,流露出一般丹麥年輕人少有的深邃。
這,就是紀錄片《境之囚》(Prisoners of Circumstance)的導演史蒂芬•史都伯格(Steffen Stubager)。
二零一六年元月八日,哥本哈根的 Cinemateket電影院首映了紀錄片《境之囚》(Prisoners of Circumstances). 這部紀錄片由強姦婦女、販賣婦女、團伙犯罪和深海捕龍蝦等四個小故事構成。導演和他的搭檔以其犀利的新聞視角、嫻熟專業的鏡頭運用,真實的實景拍攝和貼切的音樂配樂,準確地再現了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那種人受制於環境壓力而喪失基本人權的無奈、無助和無望。
這部僅用三週拍攝完成的紀錄片,以其高水準的電影語言,表達了人權面臨的困境,並征服了在場的每位觀眾,贏得了熱烈的掌聲和良好的評價。
童年與夢想
年僅二十八歲的史蒂芬已遊歷了五大洲的二十一個國家,用筆和相機記錄了沿途的所見所聞。
十五歲那年,少年史蒂芬便給自己定下了人生宏圖:用二十年的時間周遊世界,找尋人生的真諦。他決定用他自己的雙眼和心靈的感知來了解人類, 探索生命的意義;用相機和紙筆,記錄人文風土和現實原貌;再以精湛的攝影技術將其呈現給觀眾。
在史蒂芬的理念中,自由是生命的核心。這個心中為夢想所充盈的年輕人,總想過一種自由自在、天馬行空的生活,不為金錢所困,不為住房、收入所羈絆,夢想著一種為理想、為生命的意義而存在的生活方式。而現在的他,終於實現了。
這樣的生活方式,並不是甚麼人都可以接受的。
史蒂芬也曾像其他人一樣過了一段時間的「正常」 生活。他曾是Jyllands-Posten的從業記者,有著自己的住房和固定收入。但是,一年半後,史蒂芬對自己說,夠了,我已經知道「正常」的生活是甚麼樣的啦,我要開始實現我的夢想了!他辭掉了令人羨慕的工作,開始了他實現夢想的旅途。
金錢與理想
史蒂芬在十五歲時曾辦了一個關於足球的網站,足球一直是他最喜歡的運動,他辦這個網站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視角和看法。
結果,網站辦得非常成功,許多人想在他的網站上做廣告,如果那時他想賺錢的話實在是太容易了。但是他拒絕了所有想來做廣告的人,他認為這個網站只是用來展現自己看待事物的視角。
他根本不在意賺錢:「這與金錢無關。這只關乎如何看待事物,如何歸納你所看到和經歷的事物。」
重要的是,這些使史蒂芬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不是從中得到多少錢,而是從中提煉多少,從中我能昇華多少。」
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史蒂芬目前有足夠的收入養活自己。史蒂芬覺得:「生於丹麥這樣偉大的國家,一定有機會和資金的資助去完成自己的理想,只要你想。但遺憾的是很多的年輕人,熱衷於為經濟利益而工作和生活,我不理解這有多大的意義。」而史蒂芬自己,確實是成功地獲得了足夠的資金來完成自己的夢想。他把寫的報導賣給有關部門,獲得了讚賞,便提出能否就相關主題進行投資的請求,由他來完成項目。他的請求得到了批准,於是他的夢想便實現了。
史蒂芬笑著對我說:「我是丹麥人,但在丹麥卻沒有住房,回到丹麥經常是住在朋友家裡。也沒有辦公室,儘管有時為了工作而暫時租用一個地方辦公。當然,這樣也就不用付房租和水電等一應費用,我就節約下來很多的錢。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旅途中。算下來,這比在丹麥租房子住要便宜很多。」
史蒂芬的笑是那樣的輕鬆明快,不知不覺中就感染了他人。他說:「我常常是走到哪睡到哪,向當地的人請求住宿,結果你知道嗎,我總是遇到好人,免費給我提供住宿,並和我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甚至非常熱情的殺雞宰羊招待我這個過客,我常常非常地感動。」
感性與理性
當史蒂芬從事記者工作時,他發現,獨處的時候越多,越能歸納和提煉自己想要的東西,而這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並投入情感、同情心和精力。他清楚的知道,只有在自己的作品優秀到足夠吸引人們駐足關注的時候,才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我也許五年都不會拍一張照片,因為我覺得我不想把自己定義成記者、攝影師或導演。這部紀錄片是我第一次拍攝的紀錄片。我喜歡稱自己是一個經歷者,把自己親歷的事情記錄下來,呈現出來。」
貧窮與富有
史蒂芬曾進入不同國家的監獄採訪,體驗在監獄的感受,作為丹麥人,他有優勢可以進入到這樣的地方去體驗生活。當然,他非常清楚,這與受迫害者在監獄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他也曾到過澳門,接觸過許多極端富有的人。
同時親歷富有和貧窮,兩極分化的生活狀態,一邊是極端的富有,一邊是極端的一無所有(史蒂芬不願稱其為貧窮),是件讓史蒂芬內心非常著迷的事情。他發現,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在人生中所經歷痛苦的程度,其感受是一樣的,並不會因為貧窮而加重,也不會因為富有而減輕。
史蒂芬自己出身於丹麥中上層家庭,他認為,更多的了解身處社會上層的人所面臨的困境,他們對痛苦的感受,就能更好地理解身處社會底層的人在困境中的感受。反之亦然。因為金錢只是社會結構的產物,其本身並不能讓痛苦消亡。
無所求的希望
個人能否改變世界?對史蒂芬而言,答案是否定的。他認為他改變不了世界。當他做記者時,他花了兩週甚至一個月寫出來的文章和報導沒有人閱讀或重視,一次,兩次……十次,他非常失望。他發現他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和他人。這個社會體系還是一如既往的運轉著,並沒有變得更好;政要們還是按照他們的既定路線制定著政策,並沒有解決甚麼問題……一次又一次地打擊,人會變得失望。當人有目的卻無法達到時就會失望。
就個人而言,史蒂芬並不認為自己能改變甚麼。他談到,不少非政府組織的工作人員,奉獻了他們一生所有的熱情和精力去幫助困境中的人們,希望這個世界能夠變得更好些,希望能夠改變他們的困境,結果呢?……但是,史蒂芬仍然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一種無所求的心態,奉獻但不再有所求。
於是,他決定從自身出發,更多的去經歷,去感受,去發現,去理解,讓自己具備充沛的同情心,而這種同情心便是一種更加深入人心的理解,只有經歷更多才能更好的理解,正如採訪十個歷經七年牢獄迫害的人會有更深切的感同身受的感受一樣,這樣,自己的感受就能被其他人所感受,被感動,而這也許能夠改變一些甚麼,而這也許就是他的希望。
其實,年輕的史蒂芬已然改變了世界。當他的《境之囚》首映之時,其觸動人心的畫面讓觀眾潸然落淚的時候,就已然改變了世界。這是善的啟迪,這是善的共鳴,這是善的傳遞。
愛因斯坦說:「有一種無窮無盡的能量源,迄今為止科學都沒有給他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這是一切生命力,包含並統領所有其它的一切。而且在任何宇宙的運行現象之後,甚至沒有被我們定義。這種生命力叫愛。」
愛因斯坦所說的「愛」,在我們中文的語境中就是「善」。
善能改變世界,儘管善並無所求去改變世界。#
責任編輯: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