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來到嘉義縣大林鎮大埔美精密智慧園區,從入口3路直進到20路右轉,就看到卡羅爾銅管樂器觀光工廠閃亮的招牌,一張100元門票可抵用一個吹奏的塑膠吹口,進入二樓體驗室,裝上塑膠吹口,即可試吹展場內小號、長號、高音小號、短式小號、富魯格號等銅管樂器。還可參觀銅管繽紛樂博物館,更能了解卡羅爾銅管樂器觀光工廠董事長李國安從世界各地蒐集來的、很珍貴的、世界上頂尖的音樂家所吹奏過的樂器,不虛此行。
音樂底子從小扎根
李國安1957年出生在台北市,雖然不是出身於音樂家庭,但上有6兄3姊、排行老么的他,受到兄姊的眷顧,從小就有機緣玩姊姊拿回來的黑膠老唱片,5歲的童年就在自己播放跳針的交響曲、協奏曲、圓舞曲等古典音樂中,逐漸發展出對音樂的愛好,加上高工及專科所學,為他日後的樂器研發及製造打下了深厚的基本功。
退伍後,李國安第一份工作任職於一家專門製造樂器的工廠,在研發部門待了一段時間,讓自己對日後製造樂器的底子打得更扎實,後來由於老闆打算將產業外移中國大陸,他看到前往中國的台商包養二奶等不良風氣,因而沒跟過去,當時33歲的李國安回家與太太商量研究,決定創業。
初創選址妻子老家
1989年,他在位於桃園楊梅埔心縱貫路下邊鐵路旁的太太娘家,一棟3層樓不到的老舊房屋裡,由概念、設計圖面、購買材料到設置一些設備,透過夫妻倆與2位工作伙伴4個人共同歷經18個月終於完成了第一支小號,從無到有,點滴在心頭,小小的工作團隊在這小小的空間一待就是8年。
遷廠大林 再駐大埔美園區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捲襲東南亞國家,台灣也失去競爭力,李國安考慮再三,與其西進,不如南遷,同時又考量員工能專心於工作,因為樂器製造工廠是傳統產業,技術密集,所以搬到越靜謐的地方越好,於是找到了嘉義縣大林鎮鎮公所旁同濟中學斜對面,一間五、六十年的老工廠。當時,12位員工中有8位一起過來,如今已成家、落地生根成為大林人。
在此地待了18年後,由於老地方每逢地震或下大雨就鐵銹滿地,讓李國安又興起搬遷的念頭,當時鄰近的大埔美精密智慧園區正值開發階段,李國安加入第一期的認購行列,購得大約2,600坪土地,2013年5月取得建築執照開始動工建廠,2015年12月15日舉行落成啟用典禮,新廠成為大埔美園區第一家觀光工廠,雖是整個園區中最小的單位,但對樂器製造廠來講面積很適中,新廠也帶來新希望。目前員工已達到56位。
從代工到走出自己的路
創業維艱,李國安回想當初在楊梅埔心第一支降B調(Bb)小號完成後,想作內銷,但遇到太多阻力,以致想法難以實現;當時完全沒有名氣,且市場上買主及賣主早已有長期配合默契,打入不容易,要改成走個人使用,但很多老師也不願意配合,於是改走外銷。
可是外銷也遇到相同的困境,後來才選擇走代工的路線,與世界前五大品牌合作,從中學習,經過千錘百鍊後才開始量產,最後發展出自己的「know-how」(竅門)。
李國安說,因為自己本身就是研發人,所以與國外前5名大廠合作代工製造時,他不是OEM(完全依照上游委託廠商的設計來進行製造加工),而是ODM(從設計到生產一手包辦),他於2002年打造了自己的品牌Carol,2011年更名為CarolBrass(brass是交響樂隊的銅管樂器),品牌與產品名稱作結合。目前外銷占97%,主要銷往美國、日本及歐洲各國。
開放參觀 推廣歷史與價值
卡羅爾銅管樂器觀光工廠的開放,是希望能使大眾更能體會銅管樂器獨一無二的美感與每一把銅管樂器的藝術價值。該廠2樓是銅管繽紛樂博物館,館內藏有銅管的發展歷史、每個階段的音樂,利用這個場地可做教育及音樂的推廣,深具音樂歷史教學內涵。
工廠本身有開發出1支手機擴音器,能將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數位音訊轉換為實體共振音色,融入日常生活中。
堅持100%台灣精密製造
提及李董在銅管樂器製造經營了26年,還有心經營觀光工廠,是秉持什麼信念?他說,因為要生產出一個能充分考慮使用者感受的產品,且要保有「堅持100%台灣製作的手工銅管樂器」,需要薪火相傳。目前他的兩個孩子都已成為工作伙伴,承襲如何保有一貫台灣製造的精密品質,並把長久以來堅持完美的熱忱貫注在製作的銅管樂器中。#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