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1月20日訊】1月2日第二場臺灣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收視率創下歷史新高,而收視率最高點落在蔡英文回答公民提問有關央行政策時。當蔡英文回答因為臺灣不是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會員,所以必須有一定規模的「外匯存底」,更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可見央行對保有的外匯存底立場究竟如何、能不能動用外匯存底,備受臺灣人民關注。這的確是個重要問題,特別是全球飽受金融風暴洗禮以及新政府已經產生的此刻,很有必要再談。
必須知道的是,「外匯存底」是在某一時點中央銀行所擁有的外匯總量,而「外匯」也者,外國貨幣是也!央行接收外匯是被動的,只因擁有外匯者需要換成臺幣,而臺幣只有央行有權印製。那麼,我們要問:這些外匯是怎麼來的?以美元來說,大都來自美國,而且大部分是「賺來的」。怎麼賺的呢?簡單地說:將東西出口到美國賺來的。
既然如此,央行所保有的外匯並不是央行賺來的,而且這些外匯的價值也與央行放出的臺幣等值。由這個角度思考,央行只是「保管」外匯,隨時等待人家拿臺幣來兌換。我們也可以由一般的銀行存款來理解,銀行接受存款,也隨時準備存款者領款,因而必須善盡「善良管理人」的責任。問題是:如何擔任善良管理人?
我們知道,銀行接受存款,但也做放款的事務,而且接受存款時還支付利息。這項利息的源頭來自放款收取的利息,而放款利息當然要高於存款利息。因此,銀行的職責就在物色善用資金的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將每一塊錢賺取高於一塊錢加上利息,如此一來,存款者也才能安心將款項存入銀行,不但經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善用寶貴資源的健康的永續經濟成長也可以達成。問題是:央行可以扮演一般銀行的角色嗎?
理論上好像可以,只要央行有把握能將外匯增多,當前央行是有類似商業銀行的存款,但沒有像一般銀行一樣的從事放款行為。因此,有權使用外匯者是民間人士、民間機構,而這些民間人士、機構必須用臺幣先向一般商業銀行兌換,再由商業銀行向央行換得。不過,如果央行將保有的外匯以理財方式增加,這增加的部分為何不能用呢?好像可以,但央行能保證一定會賺嗎?而且央行的任務不在理財賺錢,依〈中央銀行法〉規定,央行的任務在「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和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之穩定」。
其次,外匯存底愈多愈好嗎?有沒有一個「最適量的外匯存底」?這就像一個人的儲蓄不是愈多愈好,而是由每個人依各自情況作判定才是,外匯的多寡理應由賺取外匯者決定才是,央行不宜用匯率政策來干預。
很明顯的,外匯原本理當用在購買外國貨來增進國人的福祉,現在沒用的也準備未來用,絕非要在國內購買本國人生產的商品。若將剩餘的外匯用在國內,就會形成「太多的錢追逐太少的商品」,這就是通貨膨脹;若拿來追逐股票和房地產等資產,就會形成「資產炒作或資產膨脹」,泡沫金錢遊戲就會來到,外匯存底愈多、泡沫就愈大。問題是:留多少外匯才適當?
根據一些理論和實證文獻的討論,大體上有兩點共識:一是外匯準備隨著進口的增加而增加;二是外匯存底隨著國際收支的不穩定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不過,雖有這樣的共識,卻沒有一個公認的方式,可用來計算其最適量。
曾有臺灣的實證研究指出,在顧慮出口收入的變動性,以及掌握部份外匯作為機動地購買國防器材之需要,也不宜超過進口值的百分之四十。也有以GDP的百分之十或三至六個月的進口值為衡量標準。
總之,一國的外匯存底難有精確的「最適量」,但「適度就好」的說法可以接受,而越積越多絕對不是好事。當前的中國正面臨經濟大泡沫,甚至是經濟大海嘯的危機,其超高的外匯存底正是禍源呢!
責任編輯: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