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抗日領袖蔣介石》第八章——民族功臣盧作孚

《抗日領袖蔣介石》連載(29)流亡三部曲

作者:袁定華
font print 人氣: 251
【字號】    
   標籤: tags:

第一節 流亡三部曲

一九三八年五月,由寺內領軍南下的日軍,終於打通了津浦線和北上的畑俊六在徐州會師了。他們原本想在這個古戰場上撲捉國軍主力,進行一場殲滅式的會戰,但是,中國軍隊卻先他們一步,兵分五路突圍成功,巧妙地避開了這場決戰,徐州會戰到此也告了一個段落。這一役,日軍雖然站據了徐州(1938年5月19日),但卻不如他們的預期,沒能實現徹底擊潰“支那”,一舉結束所謂中國事件的企圖。

戰爭雖說是在戰場上進行的,但影響所及卻是全面的。所以在整個戰爭中,沒有一塊土地,一個人民能幸免於戰火的荼毒。他們的際遇甚至比戰場上更為凄楚,更為殘酷!

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日軍炮擊沈陽北大營開始,一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戰勝利為止,這十四年間,中國人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遷徙,其行列之龐大、路程之遙遠、地域之遼闊、時間之漫長,在人類史上實屬罕見!

流亡,流浪,首先從東北關外的父老鄉親開始。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摧毀了他們的家園,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碎了他們的生活,為了生存,大批的父老鄉親不得不背井離鄉,逃往關內。
逃往哪裡?奔向何方?漫無目的,到處流浪。滿腔的悲憤、凄楚、哀怨能向誰訴?流浪流亡的日子,何時才是盡頭?何年何月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當年張寒暉一首“松花江上”的歌曲,道盡了流浪同胞們的人生凄涼。

《松花江上》歌詞: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我有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逃離了我的家鄉,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麼時候,才能歡聚一堂?!

一九三七年,上海“八•一三”抗戰爆發,戰火中大批人員向西南逃亡,一份刊物在逃亡的人群中迅速傳閱,刊物的名字叫《戰歌》。當時有影響的音樂家的抗戰歌曲,如張寒暉的“松花江上”就是通過這份小小的刊物傳遍全國的。“松花江上”一問世,立即引起社會的極大反響,尤其是流浪於關內的東北同胞,每每唱起這首歌,或是聽到這支歌聲,無不錐心泣血,淚灑胸膛。

《戰歌》這一小小的刊物,是當年音樂奇才劉雪庵先生自費創辦的,每份只收兩分錢。那年他三十二歲,剛過而立之年。《戰歌》自一九三七年十月創刊至一九四〇年終刊,兩年半的時間裡,在上海、武漢、重慶多處異地出版。因為戰亂,音樂刊物《戰歌》只出了十八期。劉雪庵是一位熱情奔放的音樂家,在日寇鐵蹄踏碎祖國山河,戰火遍地,硝煙彌漫的年代,這位音樂奇才,把他的音樂天賦完全傾注到了愛國歌曲的創作中,用以振奮人心,激發國民抗日救國的衝天熱情。

雖說劉雪庵在《戰歌》上刊出了張寒暉的《松花江上》,但他深深感覺到,這首歌從整首歌詞看,向國人傳遞的只是一片悲傷,一腔哀怨,而激勵國人奮起投身抗戰洪流的感染力,顯然不足。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上海淪陷,形勢日益險惡。第二年春天,時任上海抗日救亡會會長的江陵被迫撤往香港,在碼頭上他和老朋友劉雪庵不期而遇。他們在聊天中談到了《松花江上》這首歌,認為歌曲過於悲哀,不能激起民眾抗日的熱情。劉雪庵跟江陵說,我們把《松花江上》再加上幾部,讓它從悲哀,讓人憐憫,變成激發鬥志,鼓舞國人,化悲傷為悲憤,化悲憤為力量,奮起投入抗戰,最後走向勝利。江陵就在去香港的輪船上寫成了《離家》的詞,劉雪庵拿到歌詞後,江陵說:你馬上譜曲。

劉雪庵才思湧動,立即以膝蓋作書案,展開稿紙,開始譜曲,一氣呵成,很快就把《離家》這首歌詞譜完曲。

《流亡曲•離家》歌詞:
泣別了白山黑水,
走遍了黃河長江。
流浪、逃亡,逃亡、流浪。
流浪到哪年?
逃亡到何方?
我們的祖國已整個在動蕩,
我們已無處流浪,也無處逃亡。
哪裡是我們的家鄉?
哪裡有我們的爹娘?
百萬榮華,一霎化為灰燼;
無限歡笑,轉眼變成凄涼。
說什麼你的、我的,分什麼窮的、富的。
敵人殺來,炮毀槍傷,到頭來都是一樣!   
看!火光又起了,不知多少財產毀滅!
聽!炮聲又響了,不知多少生命死亡!
哪還有個人幸福?
哪還有個人安康?
誰使我們流浪?
誰使我們逃亡?
誰使我們國土淪喪?
誰要我們民族滅亡?
來,來,來!
來,來,來!
我們休為自己打算,
我們休顧個人逃亡。
我們應當團結一致,
走上戰場誓死抵抗!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爭取中華民族的解放!

為了向國人大力宣傳“精誠團結、民族至上、為國出力、奮起殺敵”的愛國主義精神,劉雪庵與江陵商定,制作一部愛國抗戰歌曲,定名為《流亡三部曲》,張寒暉的《松花江上》作為第一部。第二部:《流亡曲》又名《離家》,是繼《淞花江上》“整天價在關內流浪”之後,提出了“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的責問,以“心的顫動”“靈的叫喊”,向千千萬萬的同胞發出民族危難的警報。劉雪庵與江陵已在赴香港的船上完成。隨之他們又創作出第三部:《復仇曲》,又名《上前線》,是繼《流亡曲》之後喊出“奔上戰場,誓死抵抗”的誓言。歌曲情感熾熱,旋律高昂,在抗日救亡的群眾運動中影響極大。當時,凡是有愛國心的人們,無不為他那高亢奮進的激情所感染,情不自禁地產生出一種為國獻身的戰鬥欲望,許多熱血男兒,高唱著它,扛槍奔赴硝煙彌漫的戰場。

《復仇曲•上前線》歌詞:
走,朋友!
我們要為爹娘復仇!
走,朋友!
我們要為民族戰鬥!
你是黃帝的子孫,
我也是中華的裔胄。
錦繡的河山,怎能讓敵人踐踏?
祖先的遺產,怎能在我們手裡葬送?
走,朋友!
我們走向戰場,
展開民族解放的戰鬥!   
走,朋友!
我們要為爹娘復仇!
走,朋友!
我們要為民族戰鬥!
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
都是我們的兄弟;
愛好和平的國家,
都是我們的朋友。
我們有沒有力量?有!
我們有沒有決心?有!
拿起我們的槍杆筆杆,
舉起我們的鋤頭斧頭,
打倒這群強盜,
爭取我們的自由。
看,光明已在向我們招手!

就這樣,抗戰初期在劉雪庵、江陵、張寒暉的共同努力下,一部偉大的愛國抗戰歌曲《流亡三部曲》誕生了:第一部《松花江上》;第二部《流亡曲》又名《離家》;第三部《復仇曲》,又名《上前線》。這激勵國人心靈,振奮豪情壯志的洪亮歌聲,回蕩在華夏大地,彙成一股抗日救亡洶湧澎湃的愛國洪流。

為了激勵空軍將士,劉雪庵還給中華民國空軍譜寫了《空軍進行曲》,曲調激昂慷慨,熱情奔放,激勵將士,凌空殺敵!

劉雪庵,一位由衷熱愛中華民族,熱愛偉大祖國的天才音樂家,在中共建政後的大陸,卻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打入了另冊,蒙冤二十載。一九四九年之後,在大陸,劉雪庵創作的愛國抗戰歌曲,被嚴酷封殺,銷聲匿跡。人們只聽說抗戰時期有部《流亡三部曲》,而並不知道這《流亡三部曲》有哪三部組成。只會唱個《松花江上》,那是因為一九三六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時,當時流亡到西安的東北學生們曾高唱過這支歌曲,後又被收入“大型舞蹈史詩《東方紅》”中,從而得以流傳,卻根本不知那激情奔放、鏗鏘有力的第二部《流亡曲》又名《離家》;第三部《復仇曲》,又名《上前線》。因而無法感受到當年凡是有愛國心的人們,無不為他那高亢奮進的激情所感染,情不自禁地產生出一種為國獻身的戰鬥願望,許多熱血男兒,高唱著它,扛槍奔赴硝煙彌漫的戰場的豪邁情懷。

這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上的一大缺憾!善長惡消,天理永存,音樂奇才,滿懷愛國熱情的劉雪庵先生理應名垂青史!

(未完待續)

——轉自《黃花崗雜誌》第四十八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敵乎?友乎?」的良言規勸,日本當局內心無任何自責,更無愧疚,邪魔附體,無任何良知反應。中日兩國間的僵局,日益加劇,已成死結。
  • 時光老人的步伐踏入了一九三六年,中華民國黃金十年的後期。中日之間的戰爭風雲,起起伏伏,讓人捉摸不定。
  • 盧溝橋,亦作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台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史載這一故道歷時900餘年,史稱無定河。一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進一步疏濬河道,加固堤岸,河床位置逐漸趨於穩定,才將這條床無定位的河流改名為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7.5米,最寬處可達9.3米。有橋墩十座,共11個橋孔,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接,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 盧溝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統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時毀於洪水,次年再度重建。在橋的東西兩頭各立御碑一通,西頭是清康熙帝於1698年為記述重修盧溝橋而豎的禦制碑,東頭豎立的是康熙的孫子乾隆帝御書的「盧溝曉月」碑。
  • 一九三七年七月九日,蔣委員長下令在四川的何應欽立即馳赴南京,著手編組部隊,準備全面抗戰。並且指示來在廬山的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孫連仲火速下山,率領中央軍兩個師北上平漢鐵路的保定或石家莊。此外,更令調山西太原、運城方面的部隊向河北省石家莊集結。同時,又命令各軍事機關準備總動員,並加強各地戒備體制;至於對負責河北軍事的宋哲元,更電令促其堅定決心及加強警戒如左:『守土應其必死決戰之決心,與積極準備之精神應付;至談判尤須防其奸狡之慣技,務須不喪絲毫主權為原則。』(《蔣總統秘錄.第十三章.盧溝橋事變》)
  • 盧溝橋事變,平津淪陷,日本好戰的狂潮席捲全島,日寇決定擴大戰火,抗戰形勢為之大變。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立即向全國軍民發出準備全國應戰的號召。
  • 西安事變之後,中日之戰一觸即發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九一八事變已經五年,日寇侵華的鐵蹄,正在一天天的深入中華大地,由東北而華北,由瀋陽而平津,中華民族正處於絕續存亡之秋。舉國上下一片同仇敵愾的肅殺之氣,要求抗日、收復失地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 淞滬之役,苦戰3月,國軍損失雖重,但重要的是實現了蔣委員長的戰略意圖,改變了日軍侵華的進攻走向,分散了日軍的兵力部署。從而為將東南沿海地區的戰備物資、工廠企業向內地轉運、遷移,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為此後以中西部,尤其以西南部的地理環境、人力物力作為持久抗戰,最終打敗倭寇的廣闊戰場奠定了基礎。
  • 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後,迅速集結兵力,佔領平津,攻擊矛頭直指中國鐵路兩大動脈:平漢線與津浦線,從而形成由北向南推進的作戰態勢。從華北跨過黃河直達長江北岸,其地理環境是一馬平川,這非常有利於日軍的機械化部隊作戰。為了改變日寇這一作戰軸線,蔣委員長在上海開闢第二戰場,(日寇原本就有侵佔上海的意圖)與日軍在淞滬地區展開了一場對決戰。
  • 1938年的臨沂戰役中,五十九軍與敵鏖戰七晝夜,卒將日軍號稱「鐵軍」的板垣師團擊潰,取得了振奮人心的勝利,自己也付出了重大的犧牲。經過這次戰役,人們對張自忠的看法有了很大變化。不久之後,張自忠又率部參加了武漢會戰,在潢川與敵血戰十日,重創日寇於河南潢川,隨即被晉陞為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進駐鄂西荊門縣一帶,在漢水兩岸與日寇展開了週旋。
  • 一九三八年二月初旬,魯南保衛戰進入緊急階段。日軍阪垣、磯谷兩師團正以台兒莊為會師目標,並策應津浦南段敵軍的攻勢,企圖合攻徐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