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GDP數據屢遭質疑 探秘真實中國經濟
【大紀元2015年09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中共發布的經濟數據,尤其是GDP數據屢被質疑在經濟界已經見怪不怪,因為其它經濟數據出賣了GDP的真實情況以及中國經濟的真實狀況。
英國《金融時報》9月30日報導,中共官方經濟數據不可信已是西方經濟學家、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普遍接受的共識。除了備受關注、具有政治敏感性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其它官方數據描繪出了被隱瞞的中國經濟放緩真相。中國經濟遇到了困難也是一件非常顯而易見的事情。人民幣在8月中旬意外貶值,進一步助長了外界對中共官方GDP數據的懷疑,許多人認為此舉證明北京方面在採取激進舉措拯救深陷困境的中國經濟。
9月12日,有大陸媒體報導了《華爾街日報》對64位經濟學家的調查結果,其中96%以上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中共政府公布的二季度GDP增速未能準確反映大陸的經濟現狀。
報導表示,一季度中國官方GDP增速為7%,凱投宏觀估算為4.9%,花旗和Lombard Street分別預計只有4.6%和3.8%。7月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二季度全國GDP同比增長7%,高於此前經濟學家預期的中位值6.8%。研究機構莫尼塔報告評論認為,剔除證券業數據之後,二季度中國GDP增速僅6%。6%左右的速度與市場對於實體經濟的普遍感受完全吻合。
大陸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任澤平曾經表示,2014年二季度以來,發電量、粗鋼產量、鐵路貨運量跟工業生產及GDP的背離不斷擴大,近期這種背離程度已經接近2008年底至2009年初的水平。任澤平認為:「這也就意味著實際經濟增速比官方公布的數據要低得多。」
《金融時報》認為,中共官方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實際GDP增速為7%,正好達到中共當局在3月宣布的全年增長目標。對持懷疑態度的人來說這個數據太“巧合”,也和中國的兩個經濟引擎——製造業和住宅房地產建設——出現更嚴重放緩的數據不一致。
大陸國民經濟核算方面的專家普遍認同,中共會出於政治動機「熨平」季度實際增長數據,這種處理旨在讓經濟的劇烈波動看起來不那麼嚴重。
2007年,大陸規模以上企業的月度產出數據加起來超過了季度GDP數據顯示的工業總產出。從邏輯上講這是不可能的。2008年起,中共統計局就不再發布工業產出的原始分行業數據。
但是GDP數據點的不足之處並不會嚴重妨礙經濟界對中國經濟趨勢的理解。只需看一看不經通脹調整、以當前價格水平表達經濟產出的名義GDP數據,就能觀察到大陸主要行業的慘淡狀況。
2015年第二季度,包括製造業、採礦業和公共事業的中國工業部門名義GDP僅微幅增長1.2%,低於2014年平均5%的增速。建築業名義GDP在第二季度增長4.1%,去年同期這個數字為9.8%。
拉美和非洲的大宗商品進口商通過進口量和產品價值方面的海關數據都可以看出中國大宗商品進口放緩。
從大陸近來發布的經濟數據來看,大陸各個經濟領域均處於疲乏狀態。
股市在3000點左右徘徊,不見上升動力;銀行業壞賬增加,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和穆迪把大陸銀行業從“穩定”下調為“負面”;8月份資金外流近萬億人民幣創新高;財新中國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9月份初值為47.0,創下2009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並低於市場預期的47.5;8月份出口數據顯示按照美元計價,出口同比下降5.5%,與此同時,大陸進口已經連續10個月下滑,有外媒認為出口數據持續下降顯示大陸製造業仍然在繼續下滑。
中共統計局9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8月大陸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8,977億元(人民幣,下同),比1月-7月回落0.3個百分點。這一數據創2001年以來新低。
大陸金融學者易憲容9月19日表示,數據顯示,一年來,大陸70個大中城市絕大多數城市的住房價格基本上處於下跌之中,這意味著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已經發生根本性逆轉,有些城市房價短期上漲也是迴光返照。在這種情況下,住房投資者進入住房市場要想獲利的機會大減或消失,住房投資者只會退出市場,住房的需求立即可能下降到零。
9月28日,中共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大陸8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8.8%,降幅比7月份擴大5.9個百分點。這是中共政府自2011年10月開始發布月度數據以來的最大降幅。
亞洲開發銀行在9月22日發布的報告中將2015年中國GDP增長預期下調為6.8%,2016年增長預期下調為6.7%。但有海外評論人士表示,即使是這個下調後的數字也是不准確的,因為中共歷來發布的數據根本就在造假,在假數據上得出的結論也是假的。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9月22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幹事拉加德在華盛頓表示:「我們對中國經濟減緩已經做過預計,但是中國經濟放緩的程度以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和產生的後果比預計的更要強烈。」
Asia-analytica Research的董事總經理Pauline Loong認為大陸經濟「舊的增長驅動力繼續軟弱無力,新的增長驅動力仍然停留於願望之中」。他表示中國公司面對的問題更多的是缺乏顧客而不是缺乏信貸,更多的是資不抵債而不是流動性不足。#
責任編輯:蔡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