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9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柳笛報導)宮殿,已成斷壁殘垣;青史,卻如星漢燦爛;書卷,雖被烈火焚盡;教誨,仍然銘刻心間。英雄,早已隨風而逝;忠魂,依舊滌蕩人寰;歲月,逐漸抹平了記憶;過去的風雲,還要聽章公笑談!
9月29日,大型講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第二部——《秦皇漢武》在新唐人電視台正式開播。三年磨一劍,這是繼2012年的《東周列國》系列後,章天亮博士主講的又一部力作。章博士在《東周列國》節目中,向觀眾系統講述了從春秋戰國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段時期的英雄故事。他將在《秦皇漢武》中承上啟下,主講秦漢時代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和他們的精彩故事。
問:您選擇主講「秦皇漢武」的初衷是甚麼,這段歷史在您看來有甚麼特別之處?
章天亮:有兩個原因。第一部「東週列國」講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就告一段落,所以這次想接著上一次斷掉的地方繼續講。第一部重點放在講戰國這部分,從春秋末年到戰國時期兩百多年,這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經過兩百多年的戰亂,中國被秦始皇統一,中國歷史出現大的轉型。這段時期是中華文明的一個探索時期,從政治、經濟制度到文化和社會管理。
到了秦代的時候,不僅實現了疆域上的統一,秦也試圖找到一個適合統一國家的意識形態,那麼秦延續了戰國時期的法家意識形態,但二世而亡。從秦皇到漢武都在做這種國家意識形態的探索,從秦的法家到漢初的道家,再到漢武帝的儒家,這種變遷的背後有著深刻的原因。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英雄人物,所以是一段很精彩的歷史。
第二個原因,就是考慮到秦漢對中國影響很大。秦朝雖然存在的時間短,但是它確立了地理意義上的中國,我們現在看到的中國,有1/3的版圖是他奠定的。後面的王朝要想聲明自己是大一統王朝,必須佔據秦當時所佔據的三百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漢代奠定了文化意義上的中國,把儒家作為官方的國家意識形態。而後來,佛教傳入中國,以及道教的出現都是在漢代。
問:那麼您在節目中,主要從意識形態、哲學思想這些角度來講歷史嗎?
章天亮:講史我會偏重兩方面,一個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我們現在看歷史發展,有人認為是自然發展的過程,有人認為是古人探索的過程。我覺得歷史發展是一種安排,背後有更多的原因,最重要的是為了後面發生的事做一系列的鋪墊。這樣的歷史觀也與我的信仰有關。歷史在安排中每一步要出現甚麼事情,告訴人甚麼東西,給人類奠定甚麼樣的文化,這是我重點思考的方面。
還有,歷史中許多風雲人物,留下寶貴的價值觀,如仁、義、忠,使中華民族的文明能夠延續。這些東西講出來很抽像,人們也不會有深刻理解。就像你學數學,老師教你一個定理,會給你舉些例子,你才知道怎麼運用、驗證,對這個定理有比較完整、深刻的把握。這些歷史人物就像老師舉的例子一樣,給你展示價值觀具體是甚麼。我想通過講歷史,把這些價值觀傳遞出來。
問:史書是人寫的,難免有片面、錯誤的地方,現代歷史研究也有許多考證。那麼您在閱讀史料時,怎麼辨別事件的真偽呢?
章天亮:有一些史實我會花時間去考證。比如韓信,《史記》記載他的死因是準備和陳郗造反,被呂後殺死,實際上疑點很多。但是我的重點不放在太多細節的考證上,因為歷史大趨勢的發展是絕對真實的。中國歷史上一定會有秦、漢,秦始皇一定打過匈奴,一定修過長城,一定統一過文字等等。這些大的事情不會有出入。
我在看歷史時,我通常看大的趨勢,不會注重某一個細節,因為那對歷史大勢很可能沒有甚麼影響。我認為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首先要對歷史的全貌有大概認識,把握之後才能鑽研細節,否則會湮沒在史料的汪洋大海中,反而看不到全貌。
問:歷史上著名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在現代人的研究中存在很大爭議,譭譽參半。您在評價這些歷史人物時,評價標準是甚麼?
章天亮:我主要看這個人對歷史大勢的影響。比如很多人對秦始皇、漢武帝有誤解。人們認為秦始皇統治期間,法律過於嚴酷,稅收、徭役太重,使得老百姓忍無可忍,最後造反。但其實他奠定了很多重要的東西,比如剛才提到的中國版圖。
中國文化的來源很高,很貼近神,我們也稱之為神傳文化。這個文化要保留下來呢,沒有眾多的人口掌握文化,沒有龐大的疆域對文化形成保護和推廣,是很難傳下來的。所以秦始皇南征百越,北擊匈奴,修高速公路、長城,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這些東西確實讓當時的老百姓很辛苦,但從長遠來看,他對文化的承載和發展,真的是功績卓著。
還有人認為秦始皇崇尚法家,對儒生很不好。實際上秦有三百博士,很多是儒生,博士就是皇帝的諮詢官。坑儒事件其實坑的不是儒生,而是術士,就是掌握方術的人,不是讀書人,而且他的目的也不是消滅儒生。一直到秦二世,皇宮裡還有很多博士。秦始皇駕崩前,讓長子扶蘇繼位,而扶蘇本身就跟儒生關係很好。
因為秦始皇發現,做大的工程、四處開邊是不能持久的,所以有心調整國家意識形態。但是很遺憾,李斯、趙高搞政變中斷了這種調整。中國的圖書也不都是秦始皇燒的,當時主要是在民間焚書,而實際上那些書在秦國的皇家圖書館裡都有,是項羽火燒阿房宮的時候,才把所有圖書都燒光的。
一百多年後的漢武帝,才重新把文化定位到儒家上。漢武帝做事和秦始皇很像,在北方打匈奴,在西面通西域、開絲綢之路,在東北經略朝鮮,在南方打到越南南部和海南島,又在西南設置郡縣,也做了很多大工程。他也知道這些事情雖然必須做,但不能永遠做下去,所以他在很早以前就跟大將軍衛青講過,將來要讓老百姓休息。
所以你站在今天角度看,他們對中華民族的貢獻非常巨大。我看人,不會看一兩件小事,從長遠看,秦皇漢武對中國的影響、文化的傳承是相當正面的。
問:時下穿越文學非常流行,如果有機會穿越的話,您會向讀者推薦哪個朝代?
章天亮:這就看你想過甚麼樣的生活了,如果你嚮往和平的生活,經濟富裕,沒有太多戰爭,可以踏踏實實過日子的,我覺得漢代的文景時期是不錯的。還有宋代,當時讀書人地位很高。如果你想做一番事業的話,可能要選擇秦代、漢武或初唐。
問:您在節目的籌備過程中,遇到過哪些挑戰,有哪些收穫?
章天亮:最大的挑戰是時間問題,第一部做完之後就籌備做第二部,但是沒有時間。很多觀眾和讀者知道我是法輪功修煉者,法輪功在中國大陸還在被迫害,很多反迫害的事情需要做,而且白天要出去工作賺錢,所以很難抽出大塊時間靜下心來做這個工作。
但是我覺得歷史是神安排的,他安排歷史是為了告訴人一些東西,讓人了解過去、反思現狀,特別是反思中國社會。讀史、講史這個工作,我主要還是抽業餘時間在做。前前後後大概花了三年時間,其實如果能全心全意做,不到一年就能做出來。
至於說收穫,中國人都講教學相長,我在講歷史的過程中,自己對歷史的認識也在提高、深化。我不想把這套節目定義成娛樂型,大家聽完精彩故事就完了,所以我對《笑談風雲》節目的定位是教育節目,等於是講歷史課。在教的過程中,自己的學問也必須增長,否則講的可能是錯的。我需要溫習從前認為很熟悉的知識,這也是學習和思考的過程。
問:您接下來還計劃推出哪些系列?
章天亮:這個事情要看機緣,也要看市場反應和社會影響。如果效果好,會繼續做隋唐、宋明。其它朝代如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還有一些分裂的時代,沒有那麼多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歷史事件也比較碎,觀眾接受起來比較費勁,可能更適合專業學者的研究。
問:您希望您的節目給觀眾帶來甚麼樣的影響?
章天亮:我覺得中國大陸歷史教育和古人評歷史都有缺憾。從司馬遷寫《史記》開始,古代寫史書的人很多是儒生。而儒生不喜歡大工程,不喜歡對外開邊,對秦皇漢武這種皇帝都持負面評價。像司馬光,在《資治通鑑》對他們的評價幾乎是負面的。
實際上一個王朝要想維持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儒家和兵家的東西都應該有,只是比例要適當。一些儒生因為不喜歡兵家的東西,所以通常對開拓疆土的做法都不那麼支持。
而共產黨歷史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講述歷史知識,而是一種洗腦的工具,特別是為現在的政權做辯護,因為它很多時候故意把歷史講得一團漆黑。意思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共產黨不比別人壞,從古到今都這樣,老百姓只能順從接受。所以,我認為共產黨講歷史完全是顛倒歷史;儒家有一定片面性。我不敢說我這套節目能夠改變觀眾的想法,我只是希望,看過的人能夠發現還有別的角度去看待、思考歷史。
問:《笑談風雲》自播出以來,深受觀眾喜愛,這個節目也積累了很多粉絲。很多觀眾和讀者都非常喜歡您,您對自己如何定位?
章天亮:其實我不敢說自己是個甚麼專家,大家把我的節目當成一家之言看一看就可以。歷史中有很多智慧、價值觀。很多人讀史是為了從中汲取智慧,比如人際關係、文學靈感、治國方略、戰爭方法等。在講史中我談到過很多宿命的安排,不僅僅是一個個人的生命有定數,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一個王朝的興衰起落都有它的定數,這些證據在正史的記載中很多。
所以我相信歷史實際上是一種安排,是神寫好了一個劇本,一群了不起的人來演的真人秀,也在給人奠定著一些文化和古人做人的道德觀。這些看法是我在法輪大法的修煉中所體會和理解到的。要說定位,我首先是一個在佛法中修煉的人,其次是一個用修煉得到的智慧去做研究的歷史愛好者。◇
鏈接:章天亮博士在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的專訪視頻://www.youtube.com/watch?v=yjQPumRmLQQ
《笑談風雲》之《秦皇漢武》播出訊息:新唐人電視台美東頻道週二、週五晚九點。#
☆ 其它精采內容請參觀:。
責任編輯:楊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