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旅遊傳單,引起二老爭辯,他們你來我往,互不相讓。頓時,鬥嘴聲打破假日的寂靜,小小的空間突然熱鬧了起來……
不動聲色,我旁聽斟酌他們的對話,都是直白的語言,說著自己的想法,美中不足的是有些互別苗頭、不認輸的意氣。幾番對陣,母親戛然而止,父親嘟嚷一陣也離開「戰場」,留下我,還在細細琢磨……
儘管,沒有精確的言詞和系統的邏輯,然而,這是一場「價格」與「價值」的論述。儉樸自持的父親奉行價格至上、便宜最好,因此,他多方質疑其中的利益;單純隨和的母親懂得價值,願意付出代價,去享受一趟輕鬆、自在的旅行。
顯然,我贊同母親的觀點,也高興老人家能跳脫價格上的斤斤計較、精打細算,看見價格之後的價值。事物的價值,是因為「意義」而確立的;而「意義」,是人賦予的。簡言之,母親具備一雙看見「價值」的眼睛。
一則深富哲理的故事: 有位年輕人拜師,苦苦追問人生的真相。起初,師父只教他洒掃、泡茶、接待賓客,閑暇時要靜心觀看世界。後來,師父拿一塊石頭交給他,並且說:「你拿石頭到菜市場去估價,只要知道它的價錢,不要真的賣掉。」
在菜市場裡,有兩個人想買這塊石頭。其中一人出價十元,另一人出價二十元,前者要買回去做秤錘,後者要買回去做硯台。弟子把石頭帶回來,報告師父:「師父呀!這個石頭有人出價二十元。」
師父再叫他把石頭帶到玉石市場去,只要知道它的價錢,不要真的賣掉。在玉石市場裡,有人出價五十萬元,因為那石頭看起來非常稀有。弟子把石頭帶回來,報告師父:「這個石頭在玉石市場有人出價五十萬!」
師父說:「好!現在你把這石頭帶到鑽石市場去,只要估量它的價錢,不要真的賣掉。」弟子欣喜若狂的跑回來告訴師父:「師父呀!聽鑽石市場人說,這是一塊最完美的鑽石,有人開價五千萬呢!」
師父回答:「沒錯!就是如此,只有用鑽石的眼睛才能看見它的價值。你不停的問:什麼是人生的真相?用菜市場的眼睛、玉市場的眼睛,和鑽石的眼睛看到的都不同。想明白人生的真相,要先鍛煉的是眼睛,而非不斷的追問!」弟子聽後,幡然開悟。
對照故事,母親和我,應該已經超越在菜市場看石頭的階段。至於,一雙可以洞澈人事物真正價值的眼睛,還有待多多鍛煉!@
責任編輯:方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