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少年難抵社交媒體誘惑 专家支招

增強親子關係 好過強制方式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5年09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儘管家長及學校都在教育學生注意網絡安全,不能輕信網上的交談對象。但是,心智及情感都處於成長階段的少年,不一定能抵擋誘惑。在Youtube曾發表的一個視頻,顯示了三名少女被引誘與陌生人見面的例子。專家認為,應對網絡安全問題的最好方式是父母增強親子關係,加強與孩子溝通。

紐約市的模型惡作劇(model prankster)製作人普森(Coby Persin)今年8月10日在Youtube 發表的「社交媒體的危險(The Dangers Of Social Media)」視頻,已經吸引了超過3,300萬的頁面訪問量。普森稱,他徵得三名12至14歲少女家長同意後,開始了這個網絡引誘試驗。

普森在網上假扮成一名15歲的男孩,使用假名註冊的臉書帳戶,在交友請求獲得接受後,與三名少女經過了幾天的文字通訊,然後請求她們親自與他會面。結果三名少女都同意與他單獨會面。

這三名少女的家長都跟著普森去經歷了對他們孩子的抗引誘測試。當時所有家長都表示,不相信他們的女兒會單獨出來見陌生人。

與一名13歲少女的會面選在白天。她通過手機短訊告訴普森,說父母已經離開,她10分鐘可以到公園見面,然後再發短訊說5分鐘會到。他們見面的一刻,少女的父親從藏身處衝出來,對著女兒衝口而出:「你瘋了嗎?」

與一名12歲少女的會面選在晚上。她通過短訊告訴普森,認為父親已經睡著了,普森可以到她家了。這位父親對普森說,希望他女兒不會開門。當看到女兒開門出來時,著急的父親抓住女兒的雙手說:「你才12歲,你有甚麼不妥嗎?」

與一名14歲少女的會面也是選在晚上。這名少女通過短訊與普森溝通,說她父母應該已經外出,她可以到普森的麵包車上會面。結果她在麵包車上被父母抓住,憤怒的父親當即收繳了女兒的手機。

脆弱年齡易受騙

多倫多警局給青春期少年的互聯網安全提示中提到,這些少年人正處於定義個人道德標準時期,正處於從依靠家庭到自我獨立的過渡時期。他們正在發展自我及性別認同,建立個人興趣及行為模式,同齡人的表現及認同對他們越來越重要。

約克區公校教育委員陳煥玲對《大紀元》說,這個年齡孩子的好奇心、同輩認同意識都很強。「我聽說,從8年級升到9年級,她們如果沒有男朋友的話,會感到是一件很尷尬的事」 。

陳煥玲認為,想交男朋友可能是導致一些女孩上當的原因之一。她說,那些壞人不會第一天就約女孩上街。他們肯定是經過一段時間建立了信任關係,才會約她見面。

「確實有些孩子,先知道對方可能有問題。但在網上交談多了,看起來就產生了信任。」約克區家長會共同主席蕭振華對《大紀元》說:「總是有些孩子,可能是因為心智未成熟,會冒這樣的風險。」

多倫多時事評論員李天明對《大紀元》說,那幾個女孩看起來「就像著了魔一樣」。他說,很多人對陌生的、未來的、驚險的、刺激性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尤其是青春期的少年」。比如在網上交上朋友後,很想知道「親眼看到那人是甚麼樣」。

李天明說,逆反心理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少年人因為受到社會的不良影響,會違背父母的意願去做一些事。他們認為這樣就「挑戰了父母的權威」。

社會環境推波助瀾

多倫多警局提醒公眾,少年人急於「成長」,積極去尋找不合適他們年齡的電影、視頻節目、雜誌、遊戲及音樂,而且容易不帶批判地接受其中的內容。男孩喜歡使用網上免費的遊戲、音樂及軟件,女孩喜歡網絡社交。

李天明說,網絡是個基本沒限制的世界,其內容可以刺激人的各種慾望。小孩過早接觸到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後,「他們的慾望和衝動,可能比成年人強得多。因為他們自律的能力比較低」 。

另一方面,李天明說,現在人們在家的時間更多,因為在電腦前就可以接觸外界的方方面面。人們直接接觸朋友的機會少了。更多父母同時上班,與孩子面對面溝通機會減少,對孩子的了解和關心很可能也減少。這使這些少年人在網上認識朋友後,更想自己去會面。他說,網上結交的朋友「肯定是花言巧語。感覺更貼心」。

強制方式不如改善親子關係

蕭振華 認為,應對網絡安全問題的最好方式是加強與孩子溝通。他說:「因為現在的孩子沒法離開網絡。」如果家長與子女的關係好,孩子上網一定時間後,提醒他們下線去做別的事,他們通常會聽話。

他說,孩子一般不會對父母講他們在網上做的事,他也尊重孩子的隱私。「父母能做的,是教孩子基本的原則」 。

蕭振華說,他和太太很清楚兒女的朋友圈。「他們回家晚,我們知道他們在做甚麼」。比如兒子有時回家晚,他知道父母會擔心,會主動告知他在做甚麼,請父母放心。「這是一個長期建立的信心」。

他說,關鍵是要給子女提供持續的教育。「從小開始,要與孩子培養好的關係,親子之間甚麼都願意交談」 。

「我們比較幸運,孩子聽話。」 蕭振華說,他兒子要上12年級,需要一個較好的智能手機,因為學習需要更多時間上網。蕭振華稱,他的子女沒有過在網上與陌生人交談的問題,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與太太的關係好,他們與子女的關係也很好。這個家庭環境使教育孩子的效果好。

多倫多警局的說法是,少年人開始意識到社會規範在影響他們的言行,這正是孩子的傳統榜樣——父母該起作用的時候。

陳煥玲認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她說,學校是以講座的形式教網絡安全及應對方式,沒有對學生做考核。所以,家長的教育及確認孩子是否有能力應對相關的問題很重要。◇

責任編輯:文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