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史】詩境與心境

作者: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128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儒、釋、道三家思想交相輝映,憑著傳統的信仰和正信,中華民族才得以延續至今。

在正統文化的影響下,歷史上傑出的詩人們以睿智的思想、哲理的思維感悟人生,以美妙、凝練的語言使人們產生心靈的共鳴,啟迪人們追求真理,昇華道德,回歸人的本性和良知。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例如:東晉時的陶淵明,從小受儒、道思想影響,有著「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立身行己有嚴正」之志。他曾幾次出仕,先後做過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彭澤令,為官清正,每次做官的時間都不長,最終因實在看不慣當時政治的黑暗和官場的醜惡,才決心辭官歸隱。

最後任彭澤縣令僅八十餘日,他不願為「五斗米」而向世俗權貴折腰——向小人賄賂獻慇勤,毅然掛冠而去,選擇了艱苦但寧靜而自由的田園生活,他在詩中寫道:「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 其一》),表達了絕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的高潔心志。

陶淵明從此一面讀書為文,一面躬耕隴畝,「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歸園田居 其三》)。他追求完善道德、返樸歸真的境界:「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堅守人格和氣節,不趨炎附勢,不為世上任何名利浮華所改變。他寫的《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充滿了對人生真諦的渴望與追求,對美好未來充滿了嚮往。

讀陶淵明的詩,使人體悟到做人要始終保持淡泊明志的心境,保持質樸、善良、純真的本性,「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歸去來兮辭序》)。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唐代王維的山水田園詩,蔥蘢氤氳,融文學、繪畫、音樂的意境於一體,「清逸」、「淡遠」、「脫俗」,達到了澄澈之境,形成了盛唐詩風自然的特色,展現出詩人寧靜深邃的心靈世界。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描繪出新雨滌去山中塵埃而愈益清明,拋棄物慾紛擾,洗盡心境, 方顯澄淨廣闊。「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體現出詩人以清靜之心觀照自然,無論一山一石、一花一木、一蟲一鳥,都與其心境契合。

王維天性至孝,事奉母親崔氏,以「孝」聞名當時,其母篤信佛法,王維受其母影響,敬信神佛。他每天退朝回府,便焚香獨自靜坐,摒除妄念,誦讀佛經。

他的善念逐漸使他走上了修佛的道路,修佛使他明白了人世間的一切都是有因緣關係的和善惡有報的道理。他勸勉鼓勵親朋好友要信奉佛法,修持心性,慈悲心志,切不可執著名利,否則自招災禍。

王維一生「好道」,以修心向善、淡泊名利的超然心境,感受到生命的「真意」和世界的神妙,聆聽到天籟之音。

讀王維的詩,使人感受到大自然永恆無限的靜謐之美和蘊含的無限生機,「靜則生慧」,使人明瞭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在任何環境中,都要堅守心靈的那份純淨。

陸游才氣超逸 匡復中原之志溢於詩詞間

南宋的陸游是中國歷史上所存詩歌最多的詩人,流傳下來的詩歌有九千多首。

他從小受儒家思想薰陶,有濟世之志,主張抗金,收復失地。29歲參加進士考試,名列前茅,因「喜論恢復」、「語觸秦檜」而被秦檜黜免。後來擔任過朝議大夫、禮部郎中和幾任地方官,「行善政,受百姓愛戴」,因多次為民請命觸怒權貴而屢遭罷免。

他平生崇佛敬神、相信因果,幾次到名山朝聖,即使隨軍或在幕府任上的時候,也總要到附近的寺院禮佛,並向周圍人勸善,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他的詩作中蘊涵著憂國憂民的思想,貫穿著「氣吞殘虜」的精神,渴望救民於水火,恢復中原,即使個人身處逆境,仍然「尚思為國戍輪台」。

他欣賞、讚美報春的梅花,「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並以梅花品格自勵「聞道梅花圻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梅花絕句》)。

他的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遊山西村》),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其富有哲理的內涵使人領悟到思想境界昇華後的豁然開朗,眼前展現出的是更高更廣闊的新天地。

詩人們的千古佳作展現出天人合一、壯闊宏大的境界,是因為他們擁有濟世安民之志和仁愛博大的胸懷,是因為他們推崇道德和正信,詩境無不是詩人高尚而祥和的心境的自然流露。

其實,一切正統文化藝術無不使人堅定對真理的追求、堅定為善的意志、堅定尊道貴德的理念。#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唐至德二年(757),王常進終南山正好遇見大風雨,只好在山中過夜。半夜雨停了,月白風清。王常望天感嘆說:「我想治國安邦,手裡卻沒有絲毫權力,也沒有任何資助;我想救天下饑寒的人,自己卻缺衣少食。看來說什麼神靈佑護好心的人,純屬胡說啊!」
  • 王羲之不滿十歲時,由於他聰明伶俐,天資活潑,因此很受大將軍王敦的疼愛。王敦常常將其帶到軍營中,玩累了就讓他睡在軍帳內。
  • 元之因喝酒過度醉死,三天後竟活過來了,告訴人們他去了和神國!
  • 中國園林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而且具有燦爛的藝術成就。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樹一幟。
  • 蓋儉嗇無文,雖未合於禮之中,而猶不失為淳古之風,是即本之所在也。居喪者與其習熟於儀節,而無慘怛之誠,寧可過於哀痛,而少品節之制。
  • 鳥兒為何來到他們身邊?真有因緣嗎?(孫明國/大紀元)
    看看這些故事,想想世間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聚首,像不像是恩與債的交會呢?施恩與欠債都有報!萬物有靈,受人之恩湧泉相報。當下的善緣來自過往善行的善報。
  • 如果給你一千個不重複的字,把它們排列組合成一篇新文章,並且只能四個字為一句,還要句句有意義、富含典故,你能夠做得到嗎?
  • 到了孔子的時代,禮壞樂崩,孔子要救世,怎麼救?只能從歸正人心著手。怎麼歸正人心?首先釐清禮樂的本源。這個本源就是人心,要有仁。
  • 康熙五十年,天下承平久矣,就發生了一起科考場的泄題舞弊案,科考本來是給寒門舉子的機會,可這一年放榜,一下子天下譁然,竟然有好幾位不學無術的鹽商子弟,位居榜首。
  • 南宋時,江西有一個名士,自以為學識淵博,天下無敵。有一天,他聽說楊萬里很有名,非常不服氣,於是,提筆給楊萬里寫了一封信,說要親自到楊萬里的家鄉——吉水登門拜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