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9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晴玳台灣高雄報導)高雄市財政窘迫,人均負債逾9萬元。為此,去年府會爆發「預算大戰」,泛藍議員以浮編為由狂砍57億,市府則以刪減非法定社福支出因應,導致老人福利縮水,最終因有礙民意觀感,才以追加財源預算落幕。扶幼、恤老等非法定社福到底何者優先?9月議會開議在即,排富門檻再次被提出討論。
回顧高市發展,早期以工業起家,曾吸納百萬勞動人力。80年代,由於製造業外移、產業結構失衡,高雄深陷人口增長緩慢,人口外移、老化,年輕勞動力不足等困境,成為六都中淨遷入負成長的唯一城市。高雄渴望突圍,找到產業發展動能,促進人口回流,讓新人樂意在高雄安家生養。
鼓勵生養 率先發放生育津貼
台灣生育率低落,高市嬰兒出生率不到0.8%,全國倒數第二。為鼓勵生育,高市府於2010年率先發放生育津貼,第1、2胎每名6千元;第3胎以上每名4萬6千元,且子女1歲前健保費自付額每人每月最高補助659元。
獎勵政策執行迄今5年,全國縣市陸續跟進並競相加碼。據報導,因各地資源不同,民眾擇優而居,遂有「今天桃園生子,明日台北落籍」現象,只因「台北好孕」澤披5歲以下孩童,每月可享2,500元育兒津貼。
市府社會局副局長葉玉如表示,中央並無統一津貼補助規範,金額墊得太高,將擴大地方財政赤字;民眾遷戶口搶福利也有違政府美意。她指出,市府原希望打造友善環境,讓年輕父母安心生養,減輕育兒壓力,因此在津貼之外,另規劃多元配套措施,以因應不同家長需求,盼能提供優質的托育服務。
「檢驗實效,津貼獎勵未必促進生育;給錢更無法紓解育兒負擔」葉玉如說,為讓產婦獲得身心調養與照顧,市府首創「坐月子到宅服務」,6千津貼可抵48小時免費服務,時數屆滿後,還可延伸自費包月,葉玉如表示,自從推出包月後,全線爆滿。
營造友善環境 托育服務上路
為打造友善育兒環境,從體貼懷孕家庭開始,市府推動孕婦友善城市計畫,包括發行多語版親善資源手冊、募集孕婦友善商家、設置親善停車位、認證母嬰親善醫院等;嬰兒誕生後,還致贈高雄寶貝育兒袋,提供嬰幼兒用品及育兒資源手冊,可說高雄好孕、貼心多多。
據今年7月調查統計,高市3歲前嬰幼兒托育,以家庭成員照顧為主占91.1%(包含父母、祖父母、親屬保母)。為建置友善環境、增強照顧者育兒能量,市府除設置14座育兒資源中心,提供嬰幼兒家長托育服務諮詢、親職課程及親子活動外,並設38處幼兒遊戲據點、2輛行動育兒資源車服務偏鄉。
葉玉如說,為落實照顧弱勢,高市並設置15處公共托嬰中心,提供平價優質示範性托育服務,至於各界期盼「公托」雖殷,但因考量照顧對象有限,未來仍以闢建服務「萬眾」的育資中心為主。
在育兒補助方面,因應高雄勞工城市多元工作型態,父母夜間加班、輪班,學齡前幼兒須委請托育,市府特規劃夜托補助,每月最高2千元,社區保母員將不定期進行訪視,以確保托育品質。葉玉如稱,這是勞動市民特有的福利。
非法定社福排富 加碼弱勢托育
近年,大高雄人口凍漲,市民薪資凍漲,政府財政缺口也持續擴大,面對市府一年22億的非法定社福支出,議員們爭相發難,要求於補助支出預算設定排富門檻。但9大項目中,到底該先修訂哪項?
8月,多位議員連袂召開公聽會,直指社福補助須符合公平正義,預算經費要花在刀口上;議長康裕成呼籲市府,就長輩健保費、身心障礙者健保費、生育津貼等非法定社福,應逐項檢討排富可行性,並提出相關配套措施。
市府日前提出105年度總預算案籌編本,聲明將針對老人健保費補助所得稅率12%以上家戶進行排富,個人年收入79萬元以上、4口家戶年收入104萬元以上,不再納入補助範圍,至於節省所得仍會用在長輩身上,改以公共服務取代現金發放。
市府表示,因應少子化,為完善孩童托育教育、降低年輕雙薪家庭負擔、促進勞參率、改善偏鄉隔代教養問題,市府將挹注經費於幼教托育,4歲教育券明年往下延伸至2歲,採取排富,照顧所得稅率5%及以下家戶,預算為1億2千萬元。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也是國家公共資產,高市府選擇加碼補助下一代,市民認同否? 9月議會開議即見分曉。◇
責任編輯: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