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蚊愛乾淨 雨後積水適生長
【大紀元8月10日報導】登革熱專題2(中央社台北10日電)去年登革熱大流行,專家表示,登革熱病媒蚊非常有「愛乾淨」的潔癖,雨後積水是最適生長巢穴,1隻病媒蚊可產下500個卵,氣候暖和是溫床,颱風過後應立刻清除積水。
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陳宜民研究團隊分析去年爆發近20年最大規模登革熱流行資料顯示,因為發生氣爆及之後的連續降雨,再加上氣候暖化因素,環境有助於病媒蚊生長,蚊子越生越多,再叮咬民眾引起大流行。
去年高雄流行的是第1型,與2013年印尼流行的同株,顯示有民眾在印尼被叮咬後,回到台灣再被蚊子咬了,則那個蚊子就帶有第1型基因,再去繁衍許多後代持續攻擊當地民眾。
陳宜民說,登革熱的病媒蚊很愛乾淨,特別不喜歡臭水溝,去年高雄氣爆後產生許多小溝渠或坑洞,加上氣爆後的連日降雨,新鮮的環境是最適合病媒蚊生長的地方,加上氣候因素,更加速成長。
以埃及斑蚊為例,成蟲約2-4天產下卵後,經過孵化約5-6天成為幼蟲,以水中微生物、有機顆粒為食,脫皮4次,接下來花1-2天成為蛹後,經過羽化後就長大成為成蟲可以四處叮咬民眾。
今年登革熱疫情還是以南台灣為主,與去年不同的是,陳宜民說,今年病例集中在台南,夏天午後多有間歇性降雨,加上颱風來襲,雨後積水容器是病媒蚊最愛的環境,若沒有及時清除易孳生,然後疫情就升溫。
台灣主要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蚊子的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腳上有白斑。 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到戶外活動請做好自我保護措施。
埃及斑蚊胸部兩側具有一對似七弦琴的縱線及中間一對黃色的縱線,喜歡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人為所造成積水的地方。白線斑蚊則是中胸有一條白色且明顯的縱紋,比較喜歡棲息於室外。
疾管署建議家中應該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最好掛蚊帳,平日到市場或公園應穿淡色長袖衣物,並在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藥劑,家中花瓶和盛水容器必須每週清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