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玩家特區

法國世界遺產之卡爾卡松古城(三)

【大紀元2015年08月10日訊】軍事功能極大地影響了卡爾卡松古城(Cité de Carcassonne)的建築藝術,這裡的防禦系統規模龐大、複雜程度驚人。慕名而來的遊客經由舊橋(Pont Vieux)跨過昔日的護城天塹奧德河,來參拜這座磅礡參差、呈現出厚重與宏大歷史感的古蹟。

伯爵城堡

伯爵城堡(Le château comtal)由坦卡維(Trencavel)家族的伯納德.阿頓四世(Bernard Aton IV)在大約1130年的羅馬時期開始建設,以代替原來位於納博訥門處的城堡。它背倚著有特別陡峭斜坡的城郭西側,呈現出平行四邊的形狀,自北向南延伸,在西側靠近奧德門的地方和古城的東側,設有兩個出口。

該城堡由兩座呈L形的建築物組成,有高高在上的防禦哨塔品特塔(la tour Pinte)俯臨整個城區。在北面是一座獻給聖母瑪利婭的教堂,至今仍保存有半圓形的後殿。只有柵欄將伯爵城堡與卡爾卡松古城的其餘部份隔開。

伯爵城堡的半圓形甕城,防守塔,閘和橋。(維基百科)

從1228年至1239年間的王室時代,伯爵城堡被徹底改造成古城內的一座堡壘。城堡入口由一個帶巡邏走道的外堡和一道築有雉堞的護牆守衛著,緊靠著它們的是將內牆完全封閉住的城壕。城堡的大門兩側有兩座塔樓,它們構成一個城垛、一個吊閘和出入的門戶。城堡入口處的小橋,開頭是固定式的、緊接著的是可翻轉的部份,然後是吊橋,在前門附近有支架控制其平衡。並用又厚又高的城牆替代了原有的柵欄,將這座防禦型的建築物四周完全封閉起來。

伯爵城堡的城牆上共有9座塔樓,其中兩座是西哥特時期的,分別是禮拜堂塔(la tour de la chapelle)和位於古城最高處的方形哨樓品特塔(la tour Pinte)。其餘的塔樓因為都建於十二世紀的同一時期,所以具有相同的內部佈置和外部特徵。這些塔都有底層和上面的三層。底層和一層有著拱形的天花板,再往上的兩層設有簡單的樓板。各層之間的通信是經由拱頂和地板間的擴音孔。

通過入口後,就進入了城堡內矩形的庭院。因為在十二至十八世紀間多次修整過,這個庭院四面的建築各具特色:北面和東面的外牆是簡樸的柱廊,在南部和東部份別是兩座建築,其中南部的那座設有廚房,並通往第二個包含有一棟現已損壞建築的庭院,在那裏仍然可以看見一層廢棄了的大梁和幾扇窗戶。

聖納澤爾大教堂

聖納澤爾大教堂(club-hotel-carcassonne.fr)

外牆由砂岩建成的聖納澤爾大教堂(La basilique Saint-Nazaire),是一座起源於羅馬時期的教堂,最古老的部份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紀。在其所處的位置上,原本有一座加洛林王朝時建的教堂,但現今完全沒有留存下任何痕跡。

在羅馬藝術鼎盛時代的初期,這裡最先建有一座簡樸的小教堂,後經教皇烏爾班二世在1096年的祝聖和坦卡維家族的推動,將其新建成為一座規模更大的教堂。這時的建築保留下了中殿的兩個石柱和地下室。

在十二世紀,教堂建成了現存的有六個梁跨的中殿,在西哥特時代擴建時這裡得以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與之相反的是那時破壞了十一世紀的教堂中殿內的司祭席。羅馬時期的大門,則是在十九世紀維奧萊-勒-杜克主持修復時完全重建的。

在1269年至1330年間,聖納澤爾大教堂被擴建成哥特式的風格,具有一個(教堂中部與大堂十字交叉的)耳堂和修長的祭壇,還有雕塑和法國南部最美麗的彩色玻璃窗戶作為裝飾。創建者是皮埃爾.德.羅甚福爾(Pierre de Rochefort)主教,他資助了很大一部份裝飾的建設,並完成了拱門。

維奧萊-勒-杜克對聖納澤爾大教堂的修復,將其外觀改變很大,但內部保留了最顯著的特色:哥特式和羅馬式兩種風格的混合,體現在彩色玻璃、雕塑和教堂所有的裝飾上。在外牆上有很多十三和十四世紀時期的窗戶,描繪了基督和其門徒生活的場景。

直到十八世紀,聖納澤爾大教堂一直是卡爾卡松的主要宗教中心。在舊制度結束時,大教堂都維持有聲樂部,包括一台管風琴、音樂指揮和至少五個唱詩班。然而到了1790年,這個項目被取消。到了1801年,聖納澤爾大教堂失去了卡爾卡松大教堂的名稱,讓位於坐落在古城外鄉間的聖米歇爾教堂,這種轉移的發生是因為古城被居民遺棄,他們流向聖路易下城。到了1898年,聖納澤爾大教堂被教皇利奧十三世重新授予大教堂的名稱。

在教堂附近原有一個議事司鐸的修會,建有北面的教務會廳、東面的宿舍、南面的廚房和食堂,和西面的酒窖與馬廄。但是,所有這些建築在1792年被拆毀。南面迴廊的位置,現在被一座1908年建的露天劇場所佔據。

古城內的生活場景

古城景觀。(維基百科)

許多歷史學家都曾研究過卡爾卡松古城內的生活。在貴族采邑時代,統治卡爾卡松的坦卡維家族因為擁有大片土地和各種稅收,很是富有。這些領主的生活相當奢侈,伯爵城堡裝飾典雅,這地方吸引了眾多的行吟詩人。

古城的生活裡貫穿著集市和市場。據1158年的記載,那時的子爵羅傑.德.貝濟耶(Roger de Béziers)允許每年兩次的廟會,並為商家和客戶提供保護。當地出土的貨幣證明了古城的活力和富裕。商業活動對這裡來說是很重要的,提供了許多人的生計,食物也豐富多樣,有鹹豬肉、小麥麵包、梭子魚、捲心菜、蘿蔔、豆類等。

到了王室時代,古城不再活躍,駐紮在此的衛戍部隊開始佔據主導地位。國王成立了軍隊士官機構,這些士兵的職責是保衛城市,他們聽命於陸軍統帥,並設置了守衛哨塔和各種監管措施。士兵人數起初為220人,到十四世紀時縮減到110人。在1336年,這些士官成為世襲的。一段1748年的文字準確地描述了巡邏與守衛的儀式。

古城內還擁有豐富的防守和戰爭武器,一份在1298年的清查報告對此進行了描述:有拋擲型的機器,如投石機、弩炮和弩栝;圍攻用的材料,如衡木、可拆卸的圍板和所有挖溝破壞城牆所需要的工具;交通運輸設備,如二輪馬車;建材與許多備用品;補給品,特別是在圍城時所需的蓄水。這些都曾是儲備物資,以便在該地區發生戰役時提供各種供給。

到了十九世紀,卡爾卡松的駐軍撤離後,被雙層城牆包圍的古城變成了一個被遺棄的地區。對於卡爾卡松的居民而言,這座坐落在小山上的中世紀古城交通不便、街道狹窄、護廊和城牆破舊,相對於後來建造的生活大為改觀的聖路易下城,成為一個缺乏吸引力的地方。衛生條件還是中世紀的古城成了窮人的集中區,只有窮困的紡織工人生活在護廊內靠著城牆搭建的茅舍裡。

歐仁.維奧萊-勒-杜克的修復

城牆。(維基百科)

居民對卡爾卡松失去興趣,更導致了其惡化。塔樓大都已經傾頹,護廊也逐漸被其它建築侵佔。對古城的維護迫在眉睫。在1853年,拿破侖三世批准了歐仁.維奧萊-勒-杜克主持的修復工程,資金90%由國家支持,10%由城市和奧德的地方議會籌措。

修復工作在1853年至1862年間分段完成,修復方案考慮了可行性及經濟條件,規劃了9個無屋頂的塔樓。1862年,維奧萊-勒-杜克提出第二個方案,計劃對兩道城牆進行完整的修復。在他過世後,由其學生保羅.波斯維瓦接手繼續,終於在1911年完成了對城堡及古城南側的修復。

這些工作也有爭議,如維奧萊-勒-杜克在塔樓上修築了尖形屋頂,並以石板岩覆蓋,恢復了古城在13世紀末期的樣貌。在1960年到1970年間,古蹟歷史學界則出現其它假設:在13世紀興建的塔樓上應使用黏土燒製而成的平瓦。高盧-羅馬式塔樓上使用的則是筒板瓦。

古城夜景。(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