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7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綜合報導)今年是對日抗戰勝利70週年,臺灣國史館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國立故宮博物院等單位在臺北圓山大飯店,共同主辦「戰爭的歷史與記憶: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有學者指,從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自己的宣傳品就可看出,抗戰主體是國民政府。
據中央社報導,國際學術討論會上也有學者認為,故宮文物因在抗戰期間的遷移,已和全國人心連結。蔣中正在文物得以遷至南京起了頗大作用,「抗戰不只是軍事武器和敵人的正面衝突,保存國家重要文物不被敵軍掠奪或是毀損,更是凝聚全國人心另一種文化抗戰的表現。」
國史館7日起在圓山飯店舉辦3天國際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劉維開8日以「影像中的抗戰—新聞攝影留下的歷史記憶」為題進行報告,劉維開表示,918事變後,日本對中國侵略加劇,不少攝影家透過鏡頭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行動,激起國人同仇敵愾的民族主義情緒,同時為後代人留下歷史記憶。
劉維開展示中共在1942年成立的「晉察冀畫報」,這是中共最早關於影像的宣傳品,保存很多珍藏品。他說,其實看晉察冀畫報就知道這時期抗戰主體是國民政府,畫報上寫著「擁護蔣委員長,堅持抗戰到底」。
劉維開說,晉察冀畫報一張攝影師沙飛拍攝的百團大戰專頁,上頭青天白日的圖像很清楚,紀錄的是陝西省涇陽縣雲陽鎮的紅軍改編誓師大會,當時共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他表示,清慈禧光緒時就有新聞攝影,到對日抗戰發生,新聞攝影地位大幅提昇。許多抗戰照片來自國民黨成立的國際新聞攝影社,1937年中央社成立攝影部,接收國際社的照片。他說,中央社當時負擔抗戰時期攝影工作,並引進其他攝影機構成員,在歐美各國看到中國抗戰照片很多是這時期留下來照片。
當時有許多知名的攝影師,如拍攝滇西緬北作戰和遠征軍的俞創碩;在長江兩岸隨軍採訪的蔡述文,他留下來許多在鄂西會戰前線拍攝的照片,蔡述文也拍攝過日軍轟炸和崑崙關大捷;以及在粵桂湘一代進行戰地攝影的陳西玲,都是替中央社拍攝戰地照片。
學者:故宮文物遷存 另種文化抗戰
國史館舉行國際研討會,在「戰時文化」這個主題討論議程中,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副研究員鄭永昌和東吳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李泰翰以「誓守國寶—日本侵華時期故宮文物之遷移及存護」為題進行報告。
報告中指,918事變後,文物南遷過程並非順遂無礙,有「在地保存」和「遷地保存」之爭,還有因為上海是租借區,有人反對遷滬保存。但因為中央、地方和故宮密切配合,南遷順利完成,絕大多數文物分5批運抵上海,等建立南京保存庫,就遷存南京。李泰翰說,蔣中正在文物得以遷至南京起了頗大作用,包括故宮文物保存、南遷路線的決定,都和蔣中正有關。
77事變後,故宮為了保存國粹,先將國寶級文物運出,此為南路;其餘2路則以搶救方式運離南京。報告指,文物疏運初期遷移頻繁,抗戰時期故宮在人力、物力都缺乏狀況下,盡力做好防空、防掠、防潮、防火、防蛀、防鼠等防護工作,讓國家文物在艱困環境下可以妥善保存。
兩位學者認為,故宮文物從北平遷出之後,到抗戰勝利長達10餘年,歷經全國多個省份,早已經不單只是與北平一地畫上等號的文物,而是和全國人心連結,播遷過程中讓不同地區的人民緊密合作。他們並指,保存國家重要文物是凝聚全國人心、另一種文化抗戰的表現。
責任編輯:蘇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