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展現靜默能量 聽障畫家陳登景首辦畫展

陳文敏苗栗
font print 人氣: 13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07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簡惠敏台灣屏東報導)屏東畫家陳登景自幼雙耳聽力受損,語言表達有障礙,但他看書自學,利用畫筆畫出內心世界的作品「秩序空間」,被評審譽為開創水彩特殊技法,榮獲104年全國美術展金牌獎。個人首次畫展「靜默」於屏東文化處展出,展期至7月22日。

44歲的陳登景,屏東縣竹田鄉人,4歲時因日本腦炎高燒不退,導致雙耳聽力受損,耳疾造成的諸多不便,讓他封閉自己,然不認輸的個性,也使他擅於利用敏銳的觀察力,更細緻的感受周遭環境與事物,在藝術創作上,耳疾的阻力反而變成最佳助力。

陳登景從小就喜愛繪畫,他曾經學習國寶級畫家莊世和老師的素描,看到師不到10分鐘畫好的一幅石膏素描,精湛的技法讓他的印象深刻。而後,他看書自學,大量臨摹各種技法,其中水彩是他最喜歡媒材。他也勤加參與藝術博覽會,請益國際當代藝術家,提昇自己創作能量與靈感。

東方設計學院畢業後,陳登景為了溫飽生活,曾在設計公司、環保公司上班,但一直覺得活的很痛苦,直到2年前,在家人的鼓勵下辭掉工作,重新拿起塵封10多年的畫筆,專心繪畫;今年他首度參賽,榮獲全國美展水彩類金牌獎。

陳登景表示,包含得獎作品「秩序空間」在內的「靜默」系列,展現的是他對生活的感觸,作品中出現的「節拍器」是他心境投射,比喻自己喜歡安靜的氛圍,因為他很怕吵,當節拍器停止時,所有聲音都消失了,各種污濁、亂序都散去,靜默的能量隨即。

拾回陽光開朗的陳登景表示,雖曾為在理想與現實中找到平衡點,而覺得活的很痛苦,但累積的生活工作經驗,也滋養豐厚了藝術創作的深度;他說,繪畫對他而言,就像文學一般,可藉由表達自己內心情感,感動觀眾。

責任編輯:陳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8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朝福高雄二十八日電)樂彩公司今天南下高雄舉辦聽障數位畫家選拔活動,協助培育工作技能;示範的聽障數位畫家在街頭作畫,擬真細緻的筆觸,帶給民眾截然不同的新體驗。
  • 【大紀元10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一日電)第三屆聽障數位畫家新秀甄選複試活動今天下午在台中市老虎城廣場登場,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旗及活動愛心大使SAYA都到場為選手加油打氣,五十八位候選人就在現場作畫爭取進入決賽的機會,在街頭藝人的妝點下,加上濃濃的咖啡香,宛如巴黎街頭藝術秀現身台中市街頭。
  • 〔自由時報記者鄭學庸/台北報導〕一張讓人淚下的生日賀卡,是一句無聲勝有聲的樸質感情告白,也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堅實承諾;台北智慧卡公司最近發行的情人節主題悠遊卡,票面上沒有璀璨的煙火、綻放的玫瑰與煽情的戀人絮語,只有一對銀白雪地中白髮老夫妻緊緊相擁的背影;這張原本是聽障畫家張佑民獻給妻子的生日賀卡,不但讓青梅竹馬、結識16年的妻子當場掉下眼淚,更感動悠遊卡評審,成為情人節票面主題。
  • 〔自由時報記者吳為恭、黃以敬/綜合報導〕對於游昕瑋無法進入國中美術班,彰化縣教育局表示,性向測驗要PR九十七是教育部規定的,並非地方政府可以改變,不過,由於游昕瑋是聽障生,可以向教育局申請「雙殊鑑定」,就是身障者又有特殊才能,或許可以補救進入美術班。
  • 【大紀元11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十五日電)聽障街頭藝人甘宗哲除了素描、剪影、默劇等,還是展現秦始皇「綠面兵馬俑」的行動藝術表演者,日前還帶著小孩表演「小兵馬俑」出現在木柵動物園的步道,令過往遊客相當驚喜。不過,由於來自台中的甘宗哲並沒有台北市政府核發的街頭藝人證,所以在貓纜動物園站遭捷運公司婉拒。
  • 戴著助聽器,講話和張小燕一樣快,聽障畫家張俊賢運用觸控筆生動地畫出台北一○一大樓、三峽祖師廟等台灣美景,被觀光局選中足以呈現台灣科技島的形象,特別邀請他幫忙出國拚觀光。
  • 聽障素人畫家沈翠玉正在署立台中醫院藝術走廊開展,台中市長胡志強今天到場參觀時表示,沈翠玉不受身障所限制,還熱心公益,希望病友參觀時,能暫時忘記病痛。
  • 畫家吳政彥,人物手指畫油畫巡迴展,將於1月29日至2月16日在臺中市文英館展出。展出畫作共有五十三件,每幅作品都是以指代筆,以指沾彩,將人物臉上細緻的表情及動作,以細膩的「指」法,一一呈現在眾人面前。
  • 伴隨著飄揚的五彩布條、七彩霞光,有著絕世神功的俠客在操偶師的掌中翻騰跳躍,源自台灣的「金光戲」是1950年代流行的布袋戲的一大種類。同一時期,美國知名布偶劇電視節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的角色豬小姐(Miss Piggy)與青蛙科米(Kermit)自布偶師Jim Henson在1955年創造以來,成為美國電視、電影行業重要的文化象徵。當台灣布袋戲來到美國,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本報記者專訪現任台北偶戲館館長的蔡易衛,分享他兩年前訪美交流的經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