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紐省華裔女議員:儘可能去影響政治
【大紀元2015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何蔚悉尼報導)梁珍妮(Jenny Leong)是今年紐省大選後新當選的紐省綠黨議員,代表新城(NewTown)選區。她也是第一位華裔背景的紐省女議員。相對於目前澳洲華人人數來說,參政的華人不算很多,女性更是屈指可數。珍妮為甚麼會選擇參政?當選議員後,她希望有甚麼作為?珍妮的回答是,她參政是希望儘自己所能去影響政治。
在位於新城皇帝街(King St)的選區辦公室,珍妮與記者進行了半個小時的談話。她說,我的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我的母親是澳洲人。我想,我絕對算得上是第一個紐省華裔女議員。我當選為紐省議員對華人社區來說,也肯定會增加華人在省議院的聲音,增加對華人社區的代表性。
為甚麼選擇以從政為職業
珍妮表示,促使她參與政治的原因是多年前一族黨領袖波琳•漢森(Pauline Hanson)鼓吹極右的民粹主義,宣揚種族歧視和反對多元文化,以及前總理何華德的種族歧視觀點和政策。她看到澳洲社會在種族歧視問題上的不同觀點和態度,「我被種族歧視觀點分裂澳洲社會的現象所激怒。另外,我認為澳洲在對待尋求庇護者問題上的做法是違反澳洲作為民主國家的人道主義原則的,是不能接受的。對我來說,與其在看電視時,對著電視機大喊大叫,在家裏生氣,或向家人和朋友發牢騷,不如參與到政治中去,儘自己所能去影響政治。」
珍妮表示,她選擇加入綠黨,是因為當時綠黨領袖鮑勃•布朗(Bob Brown)對難民和移民問題,對尋求庇護者問題表現了對這些問題複雜性的深刻理解,並採取在同情的立場上去處理的態度。「這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當時的工黨與自由黨對這些問題的政策都反映了缺乏清晰和全面的認識,」珍妮說。
珍妮講到:「我首先在大赦國際工作了多年,作為一名活動家,在悉尼,倫敦和香港的大赦國際機構從事人權活動。今年我決定參加紐省議會的競選,直接參政,很幸運,我當選了。」
在2015年紐省大選中脫穎而出
珍妮表示她能夠當選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綠黨在新城及周邊地區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影響力。她提到,30年前,第一個紐省綠黨分部是在離新城不遠的格裡布(Glebe)市政廳建立的。從那時起,不少綠黨成員在這一帶的地方政府當選為市長,馬力維(Merrickville)的第一位市長是綠黨成員,現任的萊卡特(Leichhardt)市長是綠黨成員,而寶曼(Balmain)選區議員傑米•帕克(Jamie Parker)是綠黨在紐省的第一位省議員。綠黨在這一地區已獲得當地居民很大程度的支持。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紐省政界這幾年來出現了很嚴重的腐敗事件,涉及了原工黨政府的很多政要,也涉及了現任聯盟黨政府的很多官員,包括前省長。競選期間,珍妮接觸了相當多的選民,談話中他們表示不希望再看到腐敗事件的發生。因綠黨的政策原則上符合了選民的要求,表達了選民的願望,所以很多選民轉而支持綠黨。
在被問到甚麼是她在競選中遇到的最難的事時,珍妮說:「競選期間我們每天上午在火車站,下午去挨家挨戶走訪居民,我們去本地的集市,節慶聚會,在街上設攤宣傳。與成千的選民交談。我想,最難的事是瞭解了選民的關注和意願,感受到了他們對我的期望,但卻不知道自己是否會當選(幸運的是,這已成了事實),是否會有機會兌現對選民的承諾。」
在競選期間也有令人難以忘懷的事。珍妮提到,投票的那天有一位老先生對她說,「在過去的50年裡,我一直是投工黨的票,但我現在是綠黨的支持者。」當問他:「你感覺怎麼樣?」他回答說:「非常好!」
另外,一位女子在選舉前幾個星期到珍妮的辦公室來對她說:「我以前一直是投自由黨票的,因為我不能接受自由黨政府建西聯公路(Westconnex)的做法,我現在決定投綠黨票了。」
珍妮感慨地說,這是令人鼓舞的,「對我來說,這顯示了我們能夠改變政治形勢。因為我們主張由選民來參與政策的決定,而不是我們去告訴選民他們應該怎麼做。」
珍妮回憶紐省選舉當天的晚上:她剛走進綠黨的慶祝會場,還來不及與任何人打招呼,在場媒體的所有攝像機,照相機就一下都對準了她。儘管之前的預測已預示她可能會贏,她還是感到一種混雜著緊張的興奮。
當最終點票結果出來,明確顯示她贏得了新城的議席時,她感到一種巨大的喜悅。「我很感動,從內心裏感謝那些給予我們支持的人,特別是在競選時貢獻了無數的時間和精力幫助我們的上千名義工,」她說。
她補充說:「那天晚上,我們發現不僅傑米•帕克再次贏得了寶曼的議席,我新當選了,而且巴林納(Ballina)選區綠黨候選人塔瑪拉•史密斯(Tamara Smith)也當選了,這對綠黨在議會的代表性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展。」
選民的議員將為選民說話
珍妮表示,作為一名省議員,她首要的事是代表選民的聲音,阻止紐省政府興建西聯公路。因為對於一個10多億澳元以上的巨額投資項目,政府沒有做成本預算分析,沒有做商業案列,沒有環境影響調查,而且根據信息,為了使這條34公里長的公路有經濟收益,單程收費或可高達20澳元。誰是受益者?綠黨將與社區團體共同合作,告訴政府,這不是很多地區選民要的。
另一件著手要做的重要事是住房問題。珍妮說,經常煩惱悉尼內城區居民,使他們感到無能為力的是 「可支付住房」問題和政府出售公屋,低租金房源的缺乏,使長期租房戶面對無處可住的威脅,失去安全感的問題。此外,還有涉及公民自由權的問題,如紐省警方在火車站這樣的公共場所使用警犬緝毒,驚擾了很多無辜的民眾,令他們感到基本權益受到侵犯。
珍妮還說,要儘快把她的選區辦公室安置停當,可以開始接待當地的選民,聽取他們的投訴,反應和建議,並幫助一些急需幫助的人解決他們的困難。
華人血統和找回華人的文化傳統
珍妮的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他在上世紀的70年代來到澳洲的阿德萊德求學。之後,與一位普通的維多利亞省姑娘相識並相愛,與她建立了家庭,由此把澳洲當成了他的第二故鄉。珍妮和她的妹妹相繼出生於阿德萊德,並在那裡長大。珍妮19歲時來到悉尼就讀大學,並在新城落戶直到現在。
因為珍妮的父親17歲就來到澳洲,以後又與澳洲女子結了婚,再加上當時澳洲在白澳主義的影響之下,他並沒有讓他的兩個女兒有機會瞭解和學習任何華人的傳統文化和習俗,姐妹倆完全是在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下長大,並不瞭解華人的文化和習俗。
珍妮說,直到後來,「我和妹妹很想找回我們血統中與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相關的聯繫。我們埋怨父親為甚麼不給我們機會接觸和瞭解我們民族的文化。很幸運的是,最近幾年中,父親與他的家人經常在馬來西亞或新加坡團聚,我們就有機會見到我們的華人親戚,學習華人的傳統禮節和習俗。」
6年前,珍妮與父母和父親的兄弟姐妹一起回到祖父母出生的中國廣東鄉村,追憶他們的祖先,找回了很多與自己華人血統相關的聯繫。她表示,那是一次令人難忘的經歷。
珍妮坦率地承認,她不會聽也不會講中文。她原想學習廣東話,但她的姨媽建議她一樣花時間學,就學普通話。因為現在普通話是華人中最流行的口語。她說,她正在安排一個學習計劃,希望將來再次見到她時,她已經能講簡單的普通話了。
責任編輯:宗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