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感悟隨筆

皇甫容:端午思忠烈 贈扇送清風

【大紀元2015年06月20日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大中華地區重要的節日之一。古時認為黃曆五月是「陰陽爭,生死分」的月份。為禳災驅毒避邪,時人採摘蘭草以香湯沐浴,懸掛艾草菖蒲,並「止聲色」、「退嗜欲」、「定心氣」的端正,驅趕邪氣。

端午節以世代相傳的傳統方式,為華夏子孫奠下遠離惡毒邪佞的保身之道。在數千年的歷史中,端午節隨著人文的演繹,逐漸豐富了內涵。

一心求真為民的楚國大夫屈原於五月五日含冤投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屈原不與惡勢合污的忠貞,為端午之風增添了深沉剛烈的氣度。這股正氣逾越千年傳遞至今,今天品來濃郁酣暢,令後人無限緬懷敬仰。

春秋時期吳國大宰,貪財好色受越國賄賂,向吳王夫差進讒言陷害忠臣伍子胥。吳王賜他寶劍,伍子胥由此而死。銜冤而死的伍子胥,憤恨之氣使其「驅水為濤,以溺殺人」,後「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濤」,浙江一代皆建子胥廟,盡釋緬懷尊敬,安撫告慰冤靈。

東漢孝女曹娥因父溺斃江中,不見屍首,晝夜沿江號哭。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後抱出父屍,後人為紀念曹娥孝感動天之義,為她建廟立碑。

這三段和端午節有關的歷史傳說,「屈原九死不悔忠義,子胥孤臣孽子之憤,曹娥孝感動天之義」,忠臣烈女的義行為端午增加了濃厚的深沉和剛烈。

不過端午節的深沉剛烈之氣,隨著唐太宗端午贈扇的故事,也另闢蹊徑的賦予了新的內涵,世人由此也走出了端午的傷感。

據《唐會要》記載:「(貞觀)十八年五月,太宗為飛白書,作鸞鳳蟠龍等字,筆勢驚絕。謂司徒長孫無忌、吏部尚書楊師道曰:『五日舊俗,必用服玩相賀,朕今各賜君飛白扇二枚,庶動清風,以增美德。』」

原本,扇子和美德之間風牛馬不相及。東晉時期袁宏要去擔任地方官,友人謝安贈他一面扇子,勉勵袁宏為當地百姓送去仁義之風,「奉揚仁風,慰彼黎庶。」。因此扇子便擁有了仁義美德的寓意。或許,太宗有意傚法古人的用心賢德,於端午贈送大臣菖蒲扇,不僅釋義大唐聖主的體恤,也取菖蒲清香驅邪的之意,勉勵大臣弘揚仁義古風。

太宗首開端午贈扇之風,也意在取清慧美德善化人間。希望後世子孫常常「庶動清風,以增美德」,確保世代長安。因此端午節,因太宗這段額外的花絮,增添了大唐富庶包容之中的清風雅趣。

在「陰陽爭,生死分」的時月,採摘艾草菖蒲高掛門庭,時人以蘭草香湯沐浴後,「止聲色」、「薄滋味」、「退嗜欲」,眾人皆以靜心端正,請祈禳災避邪,遠離「蟾蜍、蛇、蠍、蜥蜴、蜈蚣」這五毒。在道德早已崩壞的五毒惡世,一切蕩然無復孑遺時,太宗贈扇(諧音:贈善)更有現實意義,「庶動清風,以增美德」的這股清風,或更適合端午的原意和初衷。

責任編輯: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