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6月18日訊】 當狂熱房市和飆升房價越來越為市民所關注時,無論是聯邦和省級政府為房價不高所作的背書,抑或是開放商的房價低估、買不起就該遷走的觀點,都越來越難以令市民心安。當不願或不能解決問題時,相互推諉似乎就成為政策制定者的另一種常見選擇。於是,房價高究竟誰之過,最近挑起了溫市府和省府之間的論戰。
溫哥華市府委託的一份研究調查認為:省府責怪溫市府徵收社區設施貢獻費(Community Amenity Contributions,簡稱CAC ),推高房屋價格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克瑞阿利斯諮詢公司(Coriolis Consulting)最近受溫哥華市府委派,對房產價格高企不下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房價高的罪魁禍首是:由於「溫哥華已經成為全球房產市場」,因此吸引了外國與加國的投資者以及當地購房主,紛紛湧入。
諮詢公司支持溫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的觀點,他最近向省長簡蕙芝(Christy Clark)諫言,政府應該干涉房市,徵收投資稅與豪宅交易稅等。
然而,簡蕙芝回絕了。她根據卑詩房地產協會(B.C. Real Estate Association)的研究數據,房產業不認為外國投資者是大溫房價的主推手。
她與都市發展研究院(Urban Development Institute,簡稱UDI)都認為,徵收城市開發費將加重房屋可負擔性,也會限制房屋的供應。
簡蕙芝因此回應羅品信說:「城市應該考慮,如何改善房屋可負擔性。」「UDI去年的一份報告表明,溫市徵收的各類市政費用,將價值45萬元的公寓,抬高了7.61萬元。」 UDI的首席執行官Ann McMullin也表示,羅品信建議限制投資者,會抬高房屋的價格。她說:「增加投資稅,實際上是增加收費與費用,當然讓一切變得更加昂貴。投資稅可能推動房價進一步高企。」
據《省報》報導,雙方在互相爭辯中,背後隱藏著一場無形的戰爭,也就是,開發的基礎建設到底應該收費多少。
UDI一直責怪溫市府徵收社區設施貢獻費,而市府也不想讓出這塊蛋糕,強調開發商從中盈利巨大,需為社區做貢獻。
開發商每次申請一個項目,增加住房密度時,市府必須向他們徵收一筆CAC,作為改善公園、學校、公交與可負擔房屋的資金。
去年,市府共批准了50個開發項目,CAC收費達2.34億元,讓開發商心中不快,認為市府太貪婪、反而犧牲了城市的房屋可負擔性與良好的城市規劃。
上述研究報告否定了此說法,認為CAC沒有抬高房屋價格,也沒有阻止開發商的建設項目,相反,還是解決房屋可負擔性的辦法之一。◇
責任編輯:何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