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 古時的智慧(二)
艾灸療法與禁忌症
作者:林貴(中醫師)
艾灸療法,是用特製艾絨或艾柱,在一定穴位上薰灸,直接刺激神經,經由傳導,體內產生抵抗疾病的物質,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引發人體自然痊癒的力量。
艾葉最早的用途是灸,醫籍《靈樞經》、《五十二病方》就有艾條灸或艾熏的記錄。東晉時期的葛洪《肘後備急方》中就有艾葉煙熏治療的記載。而且還有「醫家用灸百病」之說。至今還流傳著「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諺語。更有不少地方栽培種植,家家收藏艾葉。
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灸能溫通經絡,調和氣血,促進血液循環,尤其對於身體虛弱的虛証、寒証,最有助益。
傳統中醫多用針法來治療急性病,用灸法來治療慢性病。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哮喘、肺結核、瘰癧等慢性疾病。常用於因寒而引起的嘔吐、腹痛、腹瀉及風寒痹痛等。多用治療命門火衰而致的陽痿、早洩或瘡瘍久潰不斂等症。老年人常灸足三里可增加身體的免疫力。
艾葉的科學實證
研究發現艾灸療法中,艾葉除了含揮發油以外,還含有鞣質、黃酮、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其中艾葉油具有平喘、祛痰、鎮咳、抗菌、抗過敏、鎮靜等多種藥理活性。藥理實驗結果證實,艾葉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熱鎮靜等作用,在臨床上,艾葉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呼吸道疾病。
艾灸的禁忌證
1.凡實證、熱證、陰虛內熱者禁灸。
2.傳染病一般不宜用灸法。
3.孕婦、高熱、急性炎症(腸癰、急腹症)、大饑、大飽、醉酒、大驚、精神病禁灸。凡是屬熱證為病者禁用(灸火則氣下行) 。@◇
責任編輯:張靜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