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綜合報導)為求解治療癌症可能性,臺北市建中3年級學生司福恩高一參與哥倫比亞大學「人類蛋白質結晶結構」研究計畫,覓得關鍵生成條件,協助團隊合成人類蛋白-「人類磷酸果糖激酶」取得重大突破,有助癌症藥物研發,研究結果更獲Nature期刊登載。
司福恩高一時參與中研院舉辦的參訪團,因「對任何事充滿好奇、勇於發問」的態度,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法哈(Dr.Farhad Forouhar)的賞識,邀請他在暑假期間赴美參與一項蛋白質結晶結構(人類磷酸果糖激酶-1)的研究計畫。
首登自然雜誌高中生 選擇臺大就讀
建中表示,這種蛋白質在諸多博士長達3年的研究下,一直無法找出生成的結晶條件,甚至瀕臨放棄;但在法哈教授的指導下,司福恩本著不屈不撓的試驗精神,幸運且成功地試出該蛋白質的生成條件,協助團隊成功合成該種人體蛋白質結構,成為首次實驗室成功合成案例,也是全世界學術研究的重大突破,讓哥大生化科學部振奮。
該團隊以此制定持續研究癌症基因突變的有關計畫,並將研究成果撰寫成論文,於2014年8月投稿至美國Nature期刊後登載,因為司福恩的關鍵貢獻,司福恩列名第2作者(共6名作者),僅次於法哈教授。
「Nature期刊的等級相當高,有點像期刊界的諾貝爾獎」,司福恩的生物老師林聰慧對中央社記者表示,她得知司福恩的研究獲得刊登時,真的覺得「頭皮發麻,怎麼可以這麼厲害」。她也強調,蛋白質結晶的生成條件必須不斷嘗試,就算有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司福恩的態度是值得被肯定的。
司福恩說,自己只是運氣好,也感謝教授讓他有機會進入名校實驗室,希望這項研究能有效用於癌症治療的藥物研發。他說,在紐約時每天起碼待在實驗室6至8小時,且結晶生成條件會隨外在條件變動,有時都需要等2至3天才能確定最後態樣。因此不同溶液的濃度、溫度、比例,都會影響蛋白質結晶的合成,關係下一步的研究進行。
現年18歲的司福恩即將從建中畢業,他放棄進哥大的就學機會,選擇留在臺灣進入臺大森林學系就讀。他說,利用大學增強英語能力後,再到哥大攻讀碩博士學位。
責任編輯:華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