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帝舜是上古五帝之一,姓姚,傳說目有雙瞳而取名「重華」,號有虞氏,故稱虞舜。帝舜被後人尊為中華文化的道德始祖,他所倡導的倫理道德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雖歷經5千年滄桑,仍然閃耀著光彩。正如《史記》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舜與堯一樣,同是先秦時期儒墨兩家推崇的古昔聖王。而舜對於儒家,又有特別的意義。儒家的學說重視孝道,舜也正是以孝著稱,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為儒家倫理學說的典範。正如孔子所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孝感動天 德行服眾
舜很小的時候母親就過世了,雙目失明的父親瞽瞍(gǔ sǒu)又娶了妻子,生下弟弟象。舜的父親是個頑固不講理的人,加上後母個性粗暴凶狠,弟弟蠻橫無理,後母和象因為得到瞽瞍的寵愛,三個人都討厭前妻生下的舜,經常想殺死他。
有一次瞽瞍叫舜修理米倉,等舜爬上倉頂,瞽瞍就放火燒米倉,舜拿著兩個斗笠像小鳥一樣降落下來,沒能害死他。後來瞽瞍又叫舜去挖井,當舜深入井中時,瞽瞍和象合力用土填井,沒想到舜很聰明,挖井時就預先從旁邊挖了通道,逃了出來。象本以為這次萬無一失了,就霸佔了舜的家產,看到舜回家來,大家嚇了一大跳。但寬宏大量的舜還是以德報怨,日後依然孝敬父母,愛護弟弟。
古人說:「百善孝為先。」舜二十歲就以孝聞名天下,三十歲時堯帝訪求賢才,四方群臣都推薦舜,堯帝因此把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並讓九個兒子和舜相處,以觀察舜的品德。因為舜以德服人,娥皇、女英受到舜的德行感化,也不敢因身分尊貴就態度驕慢,待人都非常謙遜恭敬。堯帝的九個兒子在舜的耳濡目染下,也變得更加仁厚謹慎。
舜待人謙和,做事勤勤懇懇,到處受人歡迎擁護,在歷山耕地,舜耕田把好地讓人,歷山居民都受他的感召互相也不爭了,都能互相推讓地界;在雷澤捕魚,舜把魚多的地方讓給別人,在他的帶動下雷澤的人都能推讓便於捕魚的位置,雷澤居民都願讓房屋給他居住;在河濱燒陶器,制陶質量好,還常常講道理解決人們的爭執糾紛,陶業居民都與他合作,因此河濱出品的陶器都不粗疵而特別精細;人們都願意同他在一起,凡是他住過的地方,都受他的感召,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為一個村落,二年就成為一個小城鎮,三年就變成大都市了。
堯見舜居家和處世一切表現確是一位有才幹的賢者,深為器重;因此舜五十歲時,即讓他代行天子的職權,辦理國事,果然天下大治,四方擁護;到六十一歲那年正式繼承堯而為天子。即位後,戴著天子旌旗回鄉省親,對父母恭敬孝順,小心謹慎的情況,還是如同昔日為人子時一樣;瞽瞍和象都被感化了。封弟弟象為諸侯。舜在位有三十九年之久,享年一百一十歲。
以孝悌治國 推行五典
帝舜以孝、悌作為其治國的根本國策。因為那時百姓識淺,以為「孝」字是專對父母而言,對於常人應該如何,他就不知道了。所以帝舜就在「孝」字下加上一個「悌」,使百姓知道,對於父母固然要孝,即使對於常人中年紀比我長的,亦要恭敬。那麼不但家庭安寧,就是社會上亦不會紛擾。
帝舜為敷布教化而設定五典,也叫五教、或五品,即:君臣從義、父慈子孝、夫和妻柔、兄友弟恭、朋友守信,著百官執行。舜以身教推行「五典」。
舜不僅是「子孝」的化身也是「兄友」的典範。舜對迫害他的同父異母之弟象寬容大度,不記仇恨,還加以封賞。如《漢書.武王子昌邑哀王傳》云:「舜封象於有鼻,死不為置後。」
舜也是「夫妻和」的榜樣。帝舜在處理夫妻關係時,注重互敬互愛,面對舜生父瞽瞍、後母和弟象的迫害,舜的兩位妻子娥皇、女英不僅積極幫助舜脫離險境,避凶趨吉,而且還沒有任何怨言,堅持跟舜一起恭敬地侍奉老人。晚年帝舜南巡崩,二妃千里尋夫,淚灑斑竹,追隨夫君而薨,葬於君山,可歌可泣,為後人所稱道。
舜執政期間,不僅他自己真誠地履行這五種倫理道德規範,而且把這五種倫理道德規範和國家治理結合起來。如在《尚書.舜典》中他對大臣契說:「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舜教導契要恭敬地傳授這五種倫理道德,從而改變百官不親睦,父母兄弟兒女之間關係不順和的現狀。
知人善用 揚善抑惡
從前,一支華夏人的祖先高陽氏一族,有八個有才能的兒子,被稱為「八愷」;黃帝的後裔高辛氏一族,也有八個才子,被稱為「八元」。先前的帝王任用這十六個人輔政,百姓與社會受益很大。這些人的後代,繼承了先人的美德。
帝堯在位時期,沒有來得及舉用這些賢者的後代。等到虞舜代行天子的政事以後,重新舉用八愷的後代,讓他們主持有關土地方面的事務,這些賢才把任務都圓滿完成了。虞舜又重用八元的後代,讓他們到四方宣揚倫理道德,教化萬民。結果,父親們都變得非常仁義,母親們都變得非常慈愛,兄長們都變得非常友善,弟弟們都變得非常恭謹,兒子們也都變得非常孝順,家庭融洽,社會祥和。
過去,黃帝部落的一支後裔――帝鴻氏有個不成材的兒子,他性格暴戾,兇殘無比,還總是想掩蓋自己的罪行。因此,當時天下人稱他為「渾沌」。居住在東夷部落的少吳氏,也有個兒子,毫無仁義,專幹害人的事情,他毀敗信義,憎恨忠直,說話時滿嘴都是惡毒的語言,天下人稱他為「窮奇」。顓頊氏也出了一個不成材的兒子,他冥頑不靈、分不清楚話語的好壞,所以,天下人稱他為「禱杌」。這三個人的家族世代如此,危害百姓,百姓對他們感到非常憂慮害怕。
帝堯在位時,沒有能夠除去他們。後來,黃帝部落另一支後裔縉雲氏,也出了一個敗家子,他貪戀酒食、喜歡財物,所以天下人稱他為「饕餮」。人們很厭惡饕餮一族,並將他與以上的三家凶族,相提並論。虞舜繼位以後,順應民心,將這四個兇惡的家族,分別流放到四方邊遠地帶,對他們施行教化,並且利用他們來抗禦更加兇殘的惡人,他們為了保衛自已的家族,也願意守土衛疆。從此以後,天下太平,再也沒有兇惡的人了。
偃兵修教 以德感化異族
舜攝天子位後,面對南方「三苗」民族的多次搗亂和侵犯,大禹帶兵討伐,但「三苗」民族一直不服。後來「帝乃誕敷文德,舞干羽於兩階,七旬有苗格。」(《尚書.大禹謨》)。意思是:帝舜便大施文教,又在兩階之間拿著干盾和羽翳跳著文舞。經過七十天,苗民不討自來了。因為他深知,如果想讓三苗真正的心悅誠服,只能以德感化,使他們「棄惡從善」,而不能靠武力征服。虞舜偃兵修教和推德懷遠的政策,使得三苗不僅不再來侵犯,而且「移風易俗」。由此可見,武力征伐不能服眾,行德喻教方可化民,出現了「九族親睦」、「合和萬邦」的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的局面。
關於帝舜以德感化苗民,民間流傳著一個傳說。《湖南省志•地理志》引《嘉慶一統志》說:「韶山,相傳舜南巡時,奏韶樂於此,因名。」據說韶山之所以得此名,源於帝舜南巡時用韶樂使當地苗民歸順。傳說帝舜親自創製了韶樂,這韶樂是天籟之音,美妙絕倫,蕭韶九成,蕩氣迴腸。
上古時期,湘鄉一帶是三苗居住地。傳說舜南巡到湘鄉的一個山沖,登上一個山峰時,忽聽鼓角齊鳴,作亂中的苗民手執弓矛將帝舜一干人團團圍住,形勢危急。這時帝舜命人奏起了韶樂,一時間百鳥合鳴,鳳凰來儀。苗民被妙不可言的韶樂融化了,他們丟下手裡的武器伴著音樂節奏情不自盡的跳起舞來。於是,一場干戈化為玉帛。從此,帝舜演奏韶樂的山峰就叫了「韶山」。因而唐代韓愈詩云:「暫欲系船韶石下,上賓虞舜整冠裾。」
幾千年來,帝舜推行的倫理道德,經由孔子儒家文化傳承下來,教化了一代代的中國人。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