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竹:舜之仁愛 感化天地
【大紀元2015年05月27日訊】相比於人們熟悉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堯舜遵循天道而四海歸心的事情,因為遙遠,故而顯得陌生。然而,遙遠的並非時間座標,而是道德水準的今非昔比,讓人難以揣度聖賢之心。
帝堯在人們舉薦虞舜的時候,對他其實並沒有太多的瞭解。但舜對天道的虔誠卻感動了堯,堯覺得把天下交給這樣的人,才算不愧對上天賦予自己的責任。堯和舜之間曾有過這樣的對話:
昔者舜問於堯曰:「天王之用心何如?」堯曰:「吾不敖無告,不廢窮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婦人,此吾所以用心已。」 ——《莊子》
您也許會有疑問,僅憑一個人說的,就能夠判斷他的德行嗎?其實,在上古時代,人們的道德水準普遍較高,很少出現今人那樣的口是心非。通過其所言,能夠很大程度上讀出其內心。而內心修為和言行的統一,也成為後來儒家所秉承的理念。
當然,對於禪讓這樣的大事,堯能相信舜,也不只因為他所言。在堯決定禪位之初, 他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舜,想看看他的德行究竟如何。要知道,舜當時不過一介農夫,但堯卻可破除門戶之見,將女兒下嫁給他。其實,那時還談不上「門戶」,更談不上破除」,因為在上古時代,君王判斷人高低貴賤的標準不是職業,而是道德水準。正所謂 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卿大夫,此人爵也」。一個人順應天道而擁有威徳,是世間任何爵位無法相比的。
《左轉》有云: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帝堯作為君王所持有的神性和敏銳的判斷力,乃是天所註定 。所以,堯在眾人中選定舜,並不是一個先有伯樂還是先有千里馬的問題,而是冥冥中已有安排。
舜的仁愛有許多故事,不一而足。舜雖有聖人的胸懷,可他父親瞽叟卻心胸狹小。在舜很小的時候,瞽叟給他娶了個繼母, 又把他逐出家門,不給他吃穿,本是希望讓他在野外凍死餓死。然而舜卻頑強地活下來了。他一無所有,僅憑自己的勤勞維持生計,並把微薄的所得用於幫助其他困窘之人。由於他的仁愛,最終得到眾人的歸附。當帝堯把女兒嫁給他並賜予衣物、房屋時,瞽叟和舜的繼母又是妒忌又是羡慕,竟然厚顏無恥地找回來,想分奪財物。
他們多次想謀害舜,都未得逞,但舜依然對他們不計前嫌。有一次瞽叟騙舜到倉房修屋頂,偷偷撤走梯子並在倉房四周放火焚燒。舜用大斗笠做護,才勉強跳下逃生。又有一次,瞽叟騙舜挖井,然後他突然往井裡填土暗害他,幸好舜技高一籌,提前對瞽叟有所防備,在旁邊挖了一個暗道逃生了。要在一般人,經過這幾次暗害,自己又是被帝選定的接班人,肯定有十足的理由收拾他們。就算是考慮瞽叟是他爹,至少也要教訓一下那個後媽吧。然而,舜並沒有報復他們,而是對他們仁愛如初。最終,瞽叟和繼母被舜的雅量感動而無地自容,竟然改邪歸正了。仁愛擁有巨大的感召力,這是禮崩樂壞之後那些忙於宮廷鬥爭的人無法理解的。
舜的故事讓我聯想到密勒日巴小時寄人籬下遭受屈辱的故事。他的母親原本想讓他學習妖術來教訓曾經迫害他們的惡人,但後來密勒日巴卻寧願吃苦中之苦,修善法而化解怨緣。
如果說聖人可以去愛自己的敵人,那是因為他們心中沒有敵人。
善良的人往往也都是勇敢的。舜有一次奉命考察洪水,路過一片荒無人煙又山巒突兀的叢林,三隻猛虎突然撲了過來。當然,舜不是武松,不可能和猛虎決鬥,但他卻毫無懼色。他手下人都驚恐得亂了手腳,舜卻鎮定地對虎厲聲呵道:我奉天子之命來考察洪水,拯救萬民,你不要在這裡阻礙道路,快退回去!於是,老虎真的跑了。
舜的做法在今人看來太可笑了,沒有喪命只能說撿了個便宜而已。然而,這正是凡人與聖人的不同。在危難的時刻,凡人總是寄希望於一個奇跡,可奇跡卻往往不會發生。聖人從來不把命運交給奇跡,因為他們正念十足,堅信天道會做出公平的選擇。於是,奇跡就在聖人不去追求和期待它時悄然發生了。
責任編輯: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