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今年適逢中華民國故總統蔣中正逝世四十週年,台灣國史館出版《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並於3日舉辦新書發表會。國史館長呂芳上說,在近代中國,蔣中正在國父孫中山之後是重要的繼承人,對近代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包括對不平等條約的廢除,中國能登上世界四強之一,蔣中正無疑在這個時代裡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國史館新書完整呈現蔣中正真實的一生
中華民國國史館所藏國家重要檔案文物以行憲後歷任總統副總統的文物為大宗,其中尤以蔣中正的史料最多且最為完整。國史館即以這批珍貴檔案及現有的傳記資料為基礎,並參考「蔣中正日記」等新史料及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編撰蔣中正從出生到逝世(1887-1975)的畢生年譜,勾勒其生平大事、揭示其治國理念、描繪其行動軌跡,還原其本來面貌。
國史館表示,過去的蔣中正年譜和傳記,或受到統治者或敵對者的意識形態、政治壓力與宣傳的影響,敘述立場多有偏頗,又因許多史料並未開放,難以一窺全貌,而且也鮮少能有記載其完整生平者。《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正反史料並陳,立場不偏不倚,論述沒有忌諱,不製造偉人神話,並且引述許多最新公開的第一手珍貴史料,讓蔣中正還原成為一位客觀的歷史人物,完整呈現其真實的一生。
蔣中正一生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國史館表示,蔣中正的一生不啻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然而他的歷史地位,迄今仍難被持平而論。近年來由於新史料的開放與新議題的推陳出新,蔣中正的相關研究已有大幅進展,「蔣學」蔚為近現代史研究的新潮流。今年適逢故總統蔣中正逝世四十週年之際,出版《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實正當其時。國史館盼望藉由《年譜長編》的出版,能有助於未來的歷史研究、釐清歷史真相,從而賦予蔣中正應有的歷史定位。
國史館、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等單位,共同舉行新書發表會,呂芳上表示,有時候如何看待一個歷史人物,大概要回到那個時代,否則的話,「我們會苛求很多歷史人物」。他說,蔣中正是近代史上非常重要、複雜,但到目前為止還有點爭議的重要歷史人物;從不同的格局來看,會有不同的感受。例如從二次世界大戰的國際格局來看,蔣中正不只是國際性人物,不只是中國的領導人,且在整個國際反侵略的行動裏,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呂芳上說,來臺灣的這段時間,蔣中正建好這個根據地,然後在整個政治的變局內,把臺灣立穩腳跟,可以走向民主化,這部分也必須承認蔣中正的領導在這個時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說,蔣中正在那個時代可能有一些做法,從今天民主化眼光來看,可能會有不完全符合的情況,但回到歷史現場,可能會同情諒解。
他表示,這部年譜長編能夠出版,顯然有一定的時空環境成熟,也就是說大環境在臺灣民主化後的時機,包括思想、言論、出版自由,在這樣的多元社會裡面,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也可以提供更多思考空間。
呂芳上說,這部年譜長編重要素材之一是蔣中正日記,如果大家沒機會到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去看,他建議可以看這部年譜長編,因為很多都是從日記內摘錄出來的重要紀錄。他表示,國史館先出版6冊,另外還有6冊,共12冊,會在今年年底全部出齊。
蔣中正畢生追隨孫中山革命建立中華民國
蔣家媳婦蔣方智怡致詞時表示,蔣中正畢生追隨孫中山獻身革命建國,歷經艱辛,屢挫屢奮,成就許多無出其右的功績。她說,為了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在發展過程中確實出現一些不盡人意的措施,導致社會有些紛爭;但平心而論,當年沒有蔣中正以臺灣為復興基地的決斷,就不會有今日中華民國的存在。
蔣方智怡說,最近又出現一些搬移蔣中正銅像的行動,甚至出現潑漆及損害銅像的情況,而這只是一小部分人逞一時之快的行為,對社會和諧進步毫無幫助。她深信,回顧歷史應本於理智,出於情緒性的觀察未免失之偏頗;盼透過國史館這套書的出版,讓逝者已逝,讓大家非常客觀理性的理解蔣中正與臺灣命運息息相關與共存。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