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4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加拿大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大多倫多是工薪族貧窮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不過,一份研究發現,原來市中心貧困增加最快的現象,已經開始向郊區轉移。
由Metcalf Foundation在4月2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採用加拿大統計局上2次人口普查獲得的數據,分析了在18至65歲、正在工作的加拿大人的貧困問題。報告對貧困工人的定義是:獨立生活、非學生、年收入至少3,000元、稅後收入少於低收入標準((LIM)。對於單身人士,低收入的标準,2011年是19,930元,2005年是16,163元。
全國最窮最富都是多倫多
在加拿大的10個人口普查大區,2006年的工人貧困率冠軍是溫哥華(8.4%)。2012年,多倫多從8.2%升至9.1%,溫哥華只升至8.7%。全國平均值從6.4%升至6.6%。多倫多地區的工人貧困率,在5年內增加了11%,升幅也是全國最高。
安省的工人貧困率平均值從6.8%升至7.3%,基本是靠多倫多帶高,因為省內10個普查區的貧困率都低於平均值,排第二的倫敦市也只有6.3%。
報告說:「加拿大的2個最富有城市,正在成為巨大的現代市中心『僧院』,那裏有一個高知識階層,他們依靠大量的貧困工人,給他們倒咖啡、提供食物、清潔辦公室,以及在辦公室之間傳遞信息。」
同時,多倫多也是全國最富有的城市,其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每年出口額700億元。多倫多是一個重要的信息、通信技術及媒體中心,也是北美成長最快的金融中心。
報告稱,像蒙特利爾等不太富裕的城市,它們沒有一個足夠大的高薪專業僱員階層,去支持這樣大的低收入工人階層。除了溫尼伯的工人貧困率(7%)稍高於全國平均值外,其他7個人口普查大區都低於全國平均值。
多倫多工人貧困化首次向郊外轉移
該研究發現,多倫多市在職人員貧困迅速增加的趨勢已經轉向,現在是郊外的貧困增加更快。多倫多人口普查區內的10大城市中,多倫多市的工人貧困率從2006年的9.9%升至2012年的10.7%(升8%),領先於排第二的萬錦市(10.2%),但多倫多的貧困率增長速度,已經不是2000年至2005年的39%可比。附近城市的工人貧窮率增速已遠超多倫多市,最快的是萬錦市的27%,接著是Ajax的25%。
多倫多市內的情況,排第一的北約克從11.2%升至13.1%,第二的士嘉堡從10.8%升至12%,多倫多市合並前的多倫多及怡陶碧谷的工人貧困率,都低於現多倫多市的平均值。
從報告提供的一張示意圖看,2006至2012年間,市內Bloor街以南有約20個普查小區的工人貧困率下降,Bloor以北、401高速路以南有3個改善的小區,401以北只有1個改善的小區。
報告作者斯特普頓(John Stapleton)對《大紀元》說,原因之一,是北約克的Rexdale北部一直是個很窮的地區,那裏有很多廉租屋;其二是北約克及士嘉堡北部沒有可以過夜的停車許可,那些有錢買車,需要開車上班的人會搬走。他說:「可以看到,很多窮人搬去了列治文山、萬錦市、賓頓市、Ajax及Pickering等地。」
多倫多正在曼哈頓化?
報告用「曼哈頓化」來形容多倫多地區貧窮工人的居住變遷。斯特普頓解釋說,紐約的曼哈頓現在人口很多,居住成本很高,窮人只能搬出去了。多倫多的貧窮率還是最高,但發展方向變了,「這可能是100年來,我們第一次看到多倫多外的貧窮增長速度更快」 。
他說,在曼哈頓,市區的工資已經提高,因為僱主需要支付更高工資,吸引工人從更遠處來上班。那些搬離多倫多的工人,可能還需要去多倫多市上班,但市中心的這些服務工人的時薪還沒看到提高。「我認為,將開始看到這現象(提高時薪)」。何時會提高時薪與公共交通的發展也有關,如果交通不方便,這些人就很難去市中心上班。
斯特普頓說,在20年前,很多新移民選擇先來多倫多市落腳。現在,很多新移民第一站就去了賓頓市、Ajax或Pickering。「因為對於新移民來說,住在多倫多太貴」,比如在士嘉堡,2006年至今,房價升了80%。他說,多倫多市面對多年的問題,比如無家可歸者、廉租屋等,將會在密西沙加市、萬錦市等地看到。
工人維權中心幹事劉碚溪對《大紀元》說,多倫多已有這種問題,有些公寓單元裡住了很多人,廳也被用來當臥室用,有人不得不使用上下舖。「這現象越來越多,不限於新移民」。
增加最低時薪未能扭轉趨勢
安省提高最低時薪未能扭轉形勢。報告提到,2000年至2005年間,最低時薪從6.85元升至7.45元,期間物價指數升了11.6%;2006至2012年間的物價指數升了10.8%,但最低時薪升幅是前面5年的4倍多。
安省民間正在要求政府將最低時薪提高到15元。劉碚溪對《大紀元》說,多倫多「曼哈頓化」的趨勢正在出現,如果政府不採取措施,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我們要求提高最低時薪,是為了這些工人能在這城市工作和生活」 。
劉碚溪說,工人生活艱難,就「不能成為有效的消費者」,這對個人和經濟來說都是一種傷害。希望政府不要等僱主被迫提高時薪去聘請工人,那時「已經造成傷害」。◇
責任編輯: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