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4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任倩雪紐約採訪報導)為了解決紐約人住房難的問題,市長白思豪計劃在未來10年內建設20萬套平價樓。在「寸土寸金」的紐約,要順利實現這個目標,可能要更多地向空中發展。因為涉及到紐約市重新分區以及抬高建築高度上限,白思豪的計劃受到各種不同聲音的沖擊。
3月31日上午,市規劃委員在「公開規劃」聽證會上表示,這個名為「為質量和承受能力而分區」的建議,是為了排除那些阻礙房子建設的障礙,降低建築成本,鼓勵建造和周圍街區相匹配的房屋;同時促進老年公寓的建設,減少不必要的停車場地,以便使房子價格更易於民眾接受。此外,對於樓房高度上限,城市將允許採取靈活的限制標準,對一些街區甚至取消上限限制;同時,將放鬆那些在傾斜、銳角或者低窪等特殊地段的建設要求,在中等密度區的新型經濟適用樓房中採取減少停車坪的做法,在人口高密度地區甚至允許直接取消停車場等原有的建房要求。
市規劃委員會已將分區改革對環境的影響報告放到了網上供公眾查詢,公眾可在4月6日前用書面形式表達他們對對此計劃的意見。
「硬塞」的做法會破壞街區特點
在聽證會上,紐約州參議員艾維樂(Tony Avella)對這一計畫表示強烈反對。身為前分區和特許經營事務主席,艾維樂在昨日「公開規劃會議」上以書面形式表示,市規劃委員會的建議是一種讓街區「無法容忍的戰爭行為」。艾維樂說:「我和我的同事們,社區委員會及各民間團體精誠合作,就是為了城市合理改劃和制定合適的分區法規,以便保護我們眾多獨特街區的特點」,「但是市規劃委員會的改革建議對這些花費了數年的努力構成嚴重威脅。我們不能容忍市府現在要毀掉所有這些成就,破壞社區的生活質量。」
皇后區第八社區委員會成員Kevin Forrestal也不喜歡把人都塞到高樓裡的想法。他認為,市規劃委員會的這個建議存在重大缺陷,「就好像讓我不要開車了,因為我開車,就需要汽車和停車場。」城市規劃顧問Paul Graziano則認為,市府的決定是在「鼓勵建設平價房和老年公寓」的幌子下,給開發商們一個可乘之機。
陳作舟:華埠的建築太矮
在接受記者的採訪時,華埠共同發展機構行政總監陳作舟表示,贊同紐約市提高建築物高度上限。他表示,中國城的房子都太矮了,「在曼哈頓下城,大樓的平均高度為55層高,而在中國城附近的大樓平均不到六層樓高」,而且多半沒有安全感,「著火的地方哪裡多,大家一看就一看了然。」
陳作舟表示,紐約市唐人街的建築物限高為六層樓高,因為紐約市的水只能上六層樓高,除非用馬達、用水泵把它打上去。如果高一點,屋頂就可以放一個大水桶,靠重力把水拉下來。而新建的房子如果高一點也沒有這方面問題,因為多數都安裝了很強的水泵、灑水車、報警器和防火設施。
責任編輯:鐘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