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11日電)行政院長毛治國今天說,蘇花公路改善工程兼具社會公平與環保;至於通車日因工程有不可測性,會有調整,盼外界多包容。
位於宜蘭南澳、全長464公尺的蘇花改武塔隧道南下線,上午11時在毛治國等人主持觀禮下貫通,破碎機鑿穿隧道最後一道岩面,打通兩端。毛治國除致贈紅包給施工團隊,勉勵他們辛勞之外,還與施工單位一起開香檳慶祝。
毛治國表示,蘇花改的路線有63%是隧道工程,在台灣整個地質來說是最複雜,因為它介於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錯介面,因此在施工上有些難度,所以會以安全與品質為最高要求。
他說,蘇澳與花蓮之間原本要設計一條高速公路,但之後引起環保人士關切,有人不願把台灣的東部變成像西部一樣,也不願以這樣方式的開發來帶動東部經濟;後來有民眾喊出「請給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之後,整個工程就變更為現在的改善工程。
毛治國表示,蘇花改的重點不在經濟發展,而是社會公平,因為台灣西部的發展都已進入21世紀,但東部的蘇花公路還停留在1970年代水準,行車不夠安全、常遇落石坍方;蘇花改在社會公平與環境保護上找到了一個平衡點,讓日後用路人在行車上更安全。
他說,目前蘇花改「蘇澳至東澳段」與「南澳至和平段」的隧道工程都已有6、7成進度;「和中至大清水段」段因地質挑戰難度較高,希望施工團隊繼續全力以赴,朝整個工程完工的目標邁進。
至於蘇花改原訂民國106年分階段完成,但因施工路段遇到斷層、文化遺址及承包商倒閉等多重問題,通車期程恐延宕至民國106年中才能通車。毛治國對此表示,因為工程有不可測性,因此在工期上會有所調整,希望外界多包容。
毛治國說,蘇花改在國內首創採用工程碳足跡管理,目前在國際間也只有英國等少數國家推動,或許在工程成本上會增加,但因應減緩地球暖化來說,這是應該採取的作法,也盼望這樣的模式在未來能普及到國內所有重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