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 中山大學研發多功能氣膠檢測儀
【大紀元3月7日報導】(中央社高雄7日電) 中山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王家蓁研發「新一代多功能氣膠檢測儀」,能對不同溫度、壓力與環境探測氣膠成份影響氣候的機制。
近日中國大陸「穹頂之下」影片講述中國十年來的濃霧現象,其實是空氣中嚴重超量的懸浮微粒PM2.5所致。微細懸浮微粒就是「氣膠」,通常由多種物質混合而成。
王家蓁研發「新一代多功能氣膠檢測儀」,能夠針對不同溫度、壓力與環境,探測分析不同化學成份的氣膠影響氣候環境的機制。她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化學學會「物理化學雜誌通訊(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已有國外學者來取經。
王家蓁說,統計數據顯示氣膠指數與人口死亡率呈高度正相關,唯有了解不同化學成分氣膠的化學活性及影響機制,才能真正落實了解氣膠當中的特定成分對環境及人體健康所帶來的影響,據以制定相關法令改善。
王家蓁的氣膠及生醫材料科學實驗室研究的「新一代多功能氣膠檢測儀」,可分為氣膠紫外光電子光譜與低溫氣膠紅外光譜儀。
前者可自行設定所要分析的具特定化學組成的氣膠粒子及其顆粒大小,有系統地探測直接決定氣膠粒子化學活性的價電子能級結構;後者「低溫氣膠紅外光譜儀」能針對氣膠粒子中的特定物質。
目前團隊鎖定大氣中含量高的硫酸鹽類,以及有機氣膠(VOC)、次級有機氣膠(SOA)及生物氣膠(Biogenic aerosols)等重要物質進行分析,每個特定物質設定約十組左右的環境條件參數,涵蓋大氣中各種壓力溫度組合,可深入瞭解各種重要氣膠粒子的物理化學及生化特性,有助於環境科學、生醫研究提供突破性的工具及探測方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