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3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天晟醫院骨質健康促進中心主任、風濕免疫科翁國益醫師與民眾分享「骨質疏鬆與飲食」。實用的醫療新知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加分,參與民眾熱烈迴響。
骨質疏鬆症是指骨頭的骨質密度下降到某種程度,導致容易發生骨折的一種疾病。隨著年紀增加,骨質流失的速度會大於骨質生成的速度,骨質密度就會開始下降。骨質疏鬆症好發於停經後的婦女及老年人。根據研究,台灣50歲以上女性可能有41.2%罹患骨質疏鬆症。
常見與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骨折包括脊椎體壓迫性骨折、髖部(大腿骨)骨折及手腕處橈骨骨折等等。大約三分之一的台灣婦女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之骨折。若發生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髖部骨折,肉體上的疼痛不說,有近80%的病人一年後仍無法自理生活,對病人自己及家人的生活品質影響很大。根據健保紀錄,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一年內的死亡率女性約為15%,男性約為23%,比許多末期癌症還要高。
年滿65歲的婦女、年滿70歲的男性及停經後未滿65歲但具有骨質疏鬆症危險因子的女性,都應該接受中軸型雙能X光骨質密度分析儀的骨質密度測量,來早期診斷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治療最近有非常大的進步,新的藥物不但有效、安全,而且隨著長效針劑劑型(每年只要到醫院吊一次點滴,或每半年到醫院接受一次皮下注射)的出現,對病患來說越來越方便。已經確定患有骨質疏鬆症的病人不管有沒有發生過骨折,都應該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考慮接受這些已經有充分科學證據的藥物治療,來降低未來發生骨折的機率。
劉姵君營養師表示:長期鈣質攝取不足,會導致鈣質流失,進而造成骨質疏鬆。鈣質含量高的食物,除了常見到的牛奶外,還有其他食物可供選擇。平常喝一杯240cc鮮奶或兩片乳酪可補充約250毫克鈣質;另外以半碗(約100g)煮熟的青菜,約有100-200毫克鈣質、兩匙免洗湯匙的小魚乾及黑芝麻則約有200-300毫克鈣質,要是每日無法從乳製品攝取足夠鈣質的話,可多補充綠色蔬菜、小魚乾及黑芝麻。
需注意的是,飲食要均衡避免高蛋白及高鹽飲食,因為攝取過多會造成骨質流失,另外要避免喝碳酸飲料及過量的咖啡因攝取,這些都是易造成骨鬆的危險因子。平日可以多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來幫助鈣質的合成,或是多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芭樂、奇異果,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