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2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惠萱台灣台北報導)歷經318學運、柯文哲當選等事件後,網路的力量日漸受到重視;最近政府單位積極接觸「婉君」(網軍),除了官員都要上課外,也一直積極宣導政府對網路的觀念。
此前,國民黨還一度成立臉書(Facebook)粉絲團,希望藉由社群融入年輕族群力量。外界認為,國民黨是看到台北市長柯文哲靠著網路的力量打贏選戰,深知網路族群已成當前民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成立粉絲團服務,希望接觸民意。
不過,當粉絲團一上線,「婉君」似乎一點也不喜歡,甚至被網民檢舉到被臉書官方下架。
那些從國中、高中接觸網路的族群,在最近幾年都陸續擁有參政能力,這樣的轉變,讓網路的意見突破了虛擬跟現實的藩籬,成為現實生活中相當重要的民意基礎。
沒有網路就沒有318學運
去年台灣318學運就是網路民意突破虛擬封鎖,跨入現實世界的最具代表性的破口,沒有社群網路或沒有網路就沒有318學運,年輕人運用科技,用最省成本、直接的方式,凝聚了全台灣甚至全世界台灣人的心,成為學運的力量。
這群網路族群凝聚起來之後,成為一股堅實的民意基礎,希望能改善當前的政治版圖,但經過執政者「解決」學運後,這族群開始對當前的政權失望,這樣的失望累積到九合一大選,讓那些密切參與過去4年網路爆炸成長的族群,找到機會參政,用選票改變社會。柯文哲給了這族群一個改變的希望,在別的縣市,久未執政的民進黨也成改變的希望,才造成藍綠版圖的翻轉。
簡言之,網路民意已不單是網路力量,這些使用網路的族群也是民意的一部分,但政府仍然認為網路只是單方面的宣傳平台,卻忽略網路世界其實是一社會的縮影,加上資訊傳遞快速,讓凝聚意見的速度也更加快速。
此外,網路因沒有面對面的壓力,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有許多人因環境關係而無法表達真正的想法,但是網路虛擬的特性卻讓這些因素變得薄弱,極少的聲音如果打中眾人的心聲,就可能快速成為網路族群的民意。
因此,政府要了解「婉君」,不再是去了解網路族群的次文化用語,了解「婉君」代表網軍、了解「鄉民」是BBS用戶、了解「好人卡」是什麼,甚至選用網路族群的工具、改善政府官網等表面的事情,唯有真正的看到年輕族群的需求跟意見,正視並解決,才有機會虜獲「婉君」的心。◇
責任編輯:吳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