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制鞋業成本優勢喪失 越南「蠶食」市場
【大紀元2015年0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中國新年前夕,廣東珠江三角洲的鞋廠紛紛放假關門,有業界老闆稱,新年後開門的鞋廠有幾家還不知道,他表示大陸的很多鞋廠都搬到越南去了,大陸的鞋廠原有的成本優勢已經喪失殆盡。
據中共海關總署的統計,2015年1月,中國鞋類產品出口的數量與金額大幅下滑,當月鞋類出口56.99億美元,出口額同比下滑10.9%,出口量同比下滑13.5%。
與此同時,越南海關發佈的信息顯示,2014年越南鞋類出口市場達40個國家和地區,最大市場為美國,出口額為33.3億美元,同比增長26.7%。對比利時、德國、日本等國家增速皆超過20%。越南去年對中國出口鞋類5.05億美元,同比增長42.2%,總量排在第六位。自2010年開始,東盟出口到中國的鞋子品牌全部實現零關稅,中國鞋企不僅外銷訂單被越南等東南亞分流走,內銷地盤也逐漸被東南亞鞋業「蠶食」。
有業界人士表示,一雙皮鞋在珠三角下訂單時需要20美元,而在越南只需18美元,東南亞國家在人工成本、關稅等方面佔有優勢,甚至一些東南亞製造的鞋服產品在廣州批發市場上的價格,比在珠三角工廠下單的價格還低。
耐吉代工的一家工廠負責人表示,當生產條件相當,工資成本卻差一倍左右,海外客戶越來越喜歡將訂單下在東南亞。目前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工人每月月薪約500美元,印尼約300美元,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將生產線遷往東南亞後,平均每個工人年薪支出可節省二千至三千美元,以一萬人的工廠計算,每年可節省二千萬至三千萬美元。
成本低廉造成大陸鞋廠加速向越南搬遷。珠三角不少外資鞋廠紛紛將原有鞋廠縮小規模甚至關閉。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多家鞋業老闆表示,自2005年開始人民幣升值幅度超過20%,大陸鞋業成本優勢這幾年基本殆盡,用工成本上漲和勞動力不足成為傳統鞋企發展最大的掣肘,提出將工廠外遷到東南亞要求的海外採購商日益增多。一家亞洲鞋業協會相關負責人甚至表示,現在要在東莞厚街找個朋友吃飯都很難。
《南方都市報》等媒體前不久發起了第5次東莞企業生存報告調查,調查聚焦於東莞鞋企困局。在受訪的150家企業中,超過6成企業表示,2014年的接單量下降。訂單利潤下滑的企業占比達到69.34%,32%企業表示虧損經營,難以維持。近9成鞋企的用工成本都在上漲,近半受訪企業用工成本上漲在10%至30%的區間。此外,49.33%受訪企業表示,2015年的訂單同比2014年將繼續下滑。高達9成鞋企不看好未來,擔心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將有更多鞋企倒閉。大部份鞋企嚐試將訂單轉移到成本低廉的東南亞生產,有23.21%的受訪鞋企表示將選擇關門結業。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東莞厚街華宏鞋廠、東莞東坑名雅鞋廠等多家中小型鞋企已在去年關閉,大型鞋企近年來也紛紛逐漸減少員工規模。全球最大運動鞋製造商台灣寶成集團旗下裕元工業設於東莞高埠鎮的工廠,高峰期達10萬人左右。目前,裕元工業在東莞的員工已減少幾萬人。而裕元工業在廣東中山市的寶元工廠現也從原先5萬多人減少到幾千人的規模。與此同時,裕元工業在越南、印度尼西亞的生產線則逐年增加。在東莞厚街規模最大的制鞋企業綠洲鞋業有限公司,從最高峰期時的3萬人工人壓縮到1萬人上下,並已在越南設廠。中國女鞋最大製造商之一的華堅集團,在東莞兩家工廠分別有8000人和6000人,這兩家工廠現合併成一家5000~6000人的工廠,華堅集團跑到非洲埃塞俄比亞設廠,那裏目前已有幾千名工人。
不僅是東莞,在珠三角其他地區以及浙江溫州、福建晉江等制鞋基地都處於產業轉型升級的陣痛期,不時有企業轉移或關閉。在運動鞋製造行業地位僅次於寶成集團的賜昌鞋業,原先在深圳兩家工廠加起來有3~4萬名工人,現劇減到幾千人,而賜昌鞋業目前在越南工廠的工人已達到5~6萬人。
廣州台商協會榮譽會長、創信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振昌表示,預計到2015年底,中國大陸大約將有一半台商鞋企將工廠從大陸遷往東南亞。
之前有大陸媒體報導,2015年或將迎來大陸製造業的倒閉潮。
責任編輯:林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