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捐唐獎千萬獎金 成立人文研究獎
【大紀元2月12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2日電)史學泰斗余英時教授在去年獲選為唐獎漢學獎首屆得獎人之後,不忘提攜後進,特別將唐獎獎金中的1000萬元獎勵研究補助費,成立了「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
將從今年起為期5年(民國104年至108年),每年評選在人文學研究領域深具潛能的研究者,提供專書或論文寫作的獎學金,希望能藉此鼓勵更多年輕學者投入人文研究的領域,為中華文化投注更多的生命力。
唐獎教育基金會在2月12日,正式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簽約,由黃進興所長代表中研院史語所接下此一任務,委託中研院史語所辦理未來「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的相關評選工作。
由於余英時教授在學術上的貢獻,是跨越整個人文的領域,所以「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以漢學、人文學研究為主,將涵蓋整個人文的領域,包括歷史、文字、語言、考古、哲學、宗教、經學、文學與藝術等方面都將會是獎助的範圍。
獎助的對象,將針對年齡45歲(含)以下,在撰寫專書或博士論文之人文研究年輕學者,提供每年「專書寫作獎」三名,每名新台幣36萬元;「博士論文寫作獎助」三名,每名新台幣24萬元。綜合兩項獎項,每年總獎助金額為新台幣180萬元整,連續五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黃進興強調,之所以會選擇這兩個部分來獎勵,是因為「在年輕學者的發展過程中,撰寫博士論文的最後階段,特別需要資助,另外一個則是已經拿到博士學位的年輕學人,若需要撰述專書,也需要有特別的研究獎金來幫忙他們完成書稿,這兩個時間點是最需要外界幫助的時候。」
黃進興說,所以基於余英時教授惜才愛才,鼓勵年輕人投身人文研究的原則下,特別獎助這兩部分的年輕學者。
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也表示,「能夠藉此把余英時先生的理念,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散播,正符合唐獎成立的目的」。
唐獎創設於2012年12月,設立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四大獎項,得獎人除獲得高達新台幣4000萬元的獎金及獎章、證書之外,為鼓勵後進、加強人才培育,唐獎同時提供每個獎項領域新台幣1000萬元的獎勵研究補助費。
在去年9月舉辦第一屆唐獎頒獎典禮,將永續發展獎頒給來自挪威的Gro Harlem Brundtland、生技醫藥獎頒給分別來自美國德州的Dr. James P. Allison,及日本京都的Dr.Tasuku Honjo,而漢學獎則頒給余英時教授,法治獎得獎人則為來自南非的Albie Sachs。
其中,漢學獎得獎人余英時教授在睽違台灣6年之後,特別為了唐獎,偕同夫人陳叔平女士自美專程來台領獎,全程出席唐獎週活動,不論是演講或是座談,都引發不小的迴響。
僅管余英時教授在領獎時謙虛的表示,他能獲得第一屆唐獎漢學獎,可以說是他生平最高的榮譽,他既感激又興奮,但在他內心深處,免不了有一種受之有愧之感,但不論在國內、外的學術界,都一致公認當代思想史研究第一人的余英時教授,獲頒唐獎首屆漢學獎可謂實至名歸。
尤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為傳統學者治史之宗旨,余英時教授以其研究撰述與人生實踐,為此語做了最佳的現代詮釋。而余英時教授將唐獎1000萬元的獎勵研究補助費在台灣成立「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不但提攜後進,更讓他嚴謹的治學精神得以傳承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