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8日電)環保署今天說,「新化學物質及既有化學物質資料登錄辦法」啟動滿週年,與勞動部合作審定國內化學物質清單共10萬餘種,奠定國內化學物質源頭管制基礎。
2011年台灣發生塑化劑事件引發食品安全風暴,當時因市面上部分食品遭檢出含有塑化劑,且被發現部分上游原料供應商在常見的合法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中,使用廉價的工業用塑化劑(非食用添加物)撙節成本。
當時,該事件引發各界關注台灣化學物質列管問題,進而促使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修改「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並研擬「新化學物質及既有化學物質資料登錄辦法」草案。
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長袁紹英指出,「新化學物質及既有化學物質資料登錄辦法」從2014年12月啟動後,在與勞動部通力合作下已設立申請登錄跨部會單一窗口,完成公告台灣既有化學物質清單共10萬餘種。
袁紹英說明,由於登錄制度涉化學物質產業多樣且業者為數眾多,相關審查標準、登錄工具與指引說明技術性高,此外由於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法也訂有「新化學物質登記管理辦法」相關登記登錄法規,經國家發展委員會協調後,統一由環保署擔任登錄窗口,從此台灣登錄制度單一窗口正式上路。
袁紹英認為,新登錄制能簡化業者向二部會重複提交申請登錄的行政程序,有效減輕業者行政負擔,為跨部會協力促成簡政便民作業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