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謙
1860年,美國工業總產值尚不到英國一半,到1913年,美國人均總產值和工業總產值均居世界第一。「鍍金時代」(Gilded Age),是指南北戰爭後的約五十年間,期間美國財富增長突飛猛進,在鋼鐵、金融、電氣、汽車、石油各行業中奠定了強國之基,它們的創辦人、發明者名字如卡內基、JP摩根、愛迪生等至今仍熠熠生輝,他們的才智和成就,也成為「鍍金時代」中的耀眼光芒,恆久點亮歷史的夜空,啟照後人。
照亮城市的發明
湯瑪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發明電燈,大大延長了人類享受光明的時間,可說是他一生中最亮麗的貢獻。
1882年9月4日,愛迪生從紐約珍珠(Pearl)街剛竣工的中央電站走到德雷克塞爾街(Drexel)摩根公司(Morgan Co.),共有106個連好電線的電燈。愛迪生仔細檢查了電源和電線連接,一名電工在珍珠街接通巨型發電機的電流。在3點整,愛迪生在華爾街23號打開了開關。
紐約時報記者介紹道,到了晚上七點,隨著城市的變暗,「展現了電燈有多麼明亮、穩定,它柔和、溫潤、對人的眼睛和善親近」。另一份Herald報報導:「在夜色中,這些電燈的光像飛機懸掛的火焰。」愛迪生告訴太陽報記者:「我兌現了我的承諾。」( “I have accomplished all that I promised.” )
電線起火 銀行家中冒煙
然而,電燈光亮的展示也伴隨著意想不到的麻煩。當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在新宅裡安裝了愛迪生電燈時,從工程師到摩根太太都想把這些燈扔到街道上的垃圾箱裡,因為當時的電燈掛在家中,實在是算不上藝術品。
不打算放棄的摩根請工程師在他的新宅再次安裝好電燈,卻不曾想,樓下馬棚裡的蒸汽發電機的噪音和冒煙招致了鄰居的抱怨,摩根向鄰居道歉。雖然不情願,但他說:「僅僅讓我的房子遠離黑暗這件事,使得我沒有停止發電。」新年後的一月,工程師將發電機遠離鄰居,挖了一個溝槽,將發電機藏在其中,蓋上橡膠,用摩根自己家的煙囪疏導發電機的煙和蒸汽。
等這個問題解決後,摩根興沖沖地邀請了400多位朋友來家中參觀這些電燈。當大家正在欣賞歌劇時,銀行家圖書館書桌上的電線著火了,點著了一些木頭和地毯,整個家彌漫著煙氣,圖書館的地板需要重新鋪,燒焦的物品堆積在房屋中。
工程師約翰遜(Johnson)聽到了腳步聲,摩根先生出現了,目光從眼鏡之上直射過來看著他,約翰遜本想編個理由,正要開口時,摩根太太出現在先生身後,無聲將手指抵在嘴唇上,隨即悄悄離開了。約翰遜選擇了此時無聲勝有聲。沉默了一會兒,摩根問他打算怎麼辦,約翰遜說電燈沒問題,問題在電線,他馬上換電線。銀行家說:「好吧,看你的了。」
這是今天萬家燈火的電燈在當初得以發明出來之前遭遇的小故事。絕妙的好主意和發明變成可銷售的系統,所需要的時間和成本遠遠超過任何人的最初預計。愛迪生的工作,需要解決一系列技術難題,需要建立大型中央電站,需要同時辦廠生產所需的設備,這些加在一起的難度和投入使得一些支持者失去了耐心。這些資金需求,一些由愛迪生以初步專利協議換得,另外大多數需要售出換取現金。幸運的是,愛迪生得到了銀行家摩根先生的率先嘗試和鼎力相助。
電燈推手 摩根籌資
1880年之前,摩根購買了大部份愛迪生公司的股票。1880年底,摩根幫助愛迪生成立了公司(Edison Electric Illuminating Company)和一百萬美元的資本股,用於建立中央電力中心,位於曼哈頓下城珍珠街(Pearl Street),之後還帶朋友來看愛迪生的發明。同時,摩根安排貸款,管理愛迪生個人的投資,在美國和世界推廣白熾燈。
應愛迪生在1881年春季要求,摩根銀行同意購買愛迪生電燈公司歐洲面值股票的一半。一個星期後,股票的價值下降,摩根建議愛迪生取消協議「以減少你的尷尬。」愛迪生感謝摩根的體貼。
1881年,在巴黎電器展覽會上,愛迪生的展示吸引了一位法國建築師的注意,愛迪生的電燈得以放在巴黎歌劇院的大廳裡。摩根說服了持反對意見的、身在英國的銀行家父親老摩根(Junius Morgan),於1882年為愛迪生電燈公司在倫敦設立分公司( Edison Electric Light Company in London)。並於1883年十月,將另一主要競爭對手的公司合併,成為愛迪生和天鵝美國電燈有限公司(Edison Swan United Electric Light Company Ltd.)。
紐約珍珠街中央電站的費用是預想的三倍,其他城市的投資家們已不願再投資。摩根先生容忍了相當大的麻煩和花費。他看到了從資助鐵路、亞特蘭大電纜、聖路易大橋,從一個好主意到好的產品和商業結果,經歷了多少艱難。不是所有的愛迪生的支持者們擁有這樣的耐力。像另一位知名富豪威廉‧范德比爾特(William H. Vanderbilts)在1882年安裝了電燈後,交叉的電線引起了家中藝術畫廊起火,范德比爾特太太放棄了,所有的電燈都撤掉了。
愛迪生幸運得到了摩根一家人的支持。摩根的兒女們也接受了這樣的冒險。1883年,摩根的兒子傑克(Jack)告訴姊姊路易莎(Louisa):「當然,這是電的時代。」據The Herald報導,路易莎出席一個化妝舞會時,「她當時身著綠色緞面、有著電光發亮的長裙,裙子裡面是精緻的電線網絡。」她的頭髮還帶著帶電裝飾,觸摸隱藏在她衣服裡的褶皺,所有的小燈就亮起來了。
可以說,若無摩根的堅持和鼎力促成,愛迪生的偉大發明大範圍照亮世界至少會延遲相當的時間。
摩根卡內基 相助始終
1865年後,鐵路飛速發展到芝加哥和西部,使得從紐約到舊金山從原來6個月減少到了6天,大大促進了美國的商業發展。
1869年,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打算建跨越密西西比河的鐵路大橋,是一個輝煌的大工程。當1876年大橋竣工後,卻正逢美國經濟蕭條,交通車輛減少,卡內基不得不再向銀行借錢支付債券的利息。
1870年3月,摩根遇到了卡內基。對於資助長期項目,如資助承攬大西洋電纜,摩根更熟悉個中滄桑,他仍慷慨資助卡內基的其他橋樑和鐵路企業,也有其他新建大橋的鋼軌軋機。
當卡內基確信鐵會被更靈活耐用的鋼所取代後,他快速創建了鋼廠。卡內基創造了囊括從鐵礦石、煤加工的焦炭等採礦、生產製造鋼材的系統,建造了龐大高效的擁有尖端技術的鋼廠,管理運營達到低成本、高產量,可達每噸鋼軌低於50美元的成本。1876年夏天,卡內基找到了摩根父親老摩根(Junius Morgan),自豪告知他,他可以勝出所有的包含外國的行業競爭對手。老摩根資助了他所需要的啓動資金。
卡內基的鋼鐵大業很快就得到高額利潤,之後的巨額利潤使他不再需要銀行。1876年,在費城慶賀美國百歲生日紀念時,卡內基修建了費城百年博覽會大展廳的一半工程。兩年後,他確定了布魯克林大橋的合同。
1885年,卡內基的鋼廠生產出更多的鋼材,從工具、設備、高樓、輪船、鋼車和機器。憑藉洞燭先機和精通行業的知識和管理,1875年到1901年,卡內基建立了美國的鋼鐵王國,美國鋼鐵企業產量超過了英國、德國和法國之和,成為世界第一。
在卡內基創業之初,給予他及時資金援助的是摩根。1901年,當他想賣掉鋼鐵大業,開啟他另一方面公共教育和文化慈善巨業時,摩根又將4億8千萬美元($480 million)交到他的手中。
金融的力量
1836年,當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關閉美國第二大銀行後不久,摩根出生了。1913年,湯瑪斯‧伍德羅‧威爾遜 (Thomas Woodrow Wilson) 總統簽署法律,美聯儲(Federal Reserve System) 建立,又恰恰在摩根去世後不久。
在1836 年至1913年期間,美國沒有中央銀行調節金融和信貸, 也沒有官方貸款作為依靠,如果遭遇時局紛亂恐慌,是沒有足夠的聯邦資源救濟的。摩根和其他美國銀行家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時期,不僅在恐慌期間穩定國庫,還資助了鍍金時代美國工業大發展所需要的資金。
1870年代末,美國財政部和銀行家們為內戰債務募資14億美元 ($1.4 billion),節省了政府每年兩千萬美元 ($20 million) 的利息。摩根也是這些貸款的促成者之一,他們由此可自由選擇策劃和合作夥伴。在1881年6月,摩根將他們的銀行和企業聯盟組建了一個新項目,可以「承擔和控制足夠好的企業生意,希望創造合作而不是競爭。」
1879年後,金融分析師約翰‧穆迪 (John Moody)指出,「大量金融聚集對人類事務是絕對必要的。擁有資源和能力運作這一切的金融集團之首將要集中有史以來世界上的最大金融力量。」
1879年5月,摩根家族主導的財團聯盟終結了同歐洲銀行巨頭羅思柴爾德(Rothschild)家族的依賴,這是由摩根父親老摩根和喬治‧貝克(George Baker)開啓的長期親密聯盟,老摩根一直保持美國和英國之間的良好財政關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摩根財團的興起及其與其他本土金融界的連橫,結束了美國對外國金融的依賴。1895年,當美國國庫儲金用光時,摩根募集$6,500萬,並確保留在財政部金庫。
1903 年,JP摩根被任命為巴拿馬新獨立共和國巴拿馬運河財政代理人,由美國財政部長安排基金的轉移。巴拿馬運河縮短了海運的時間和距離,被譽為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
當 1907年紐約經歷大恐慌時,摩根率領聯邦銀行家們制止了恐慌,政治家們向摩根致敬,市民們向他歡呼。
「鍍金時代」不同於美國建國後的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美國的國民財富從1870年的300億美元($30 billion) 增長到1900年的1270億美元($127 billion),躍升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
美國開國之父們在立國之初,開創了理念、道德和體制的奇蹟,在美國內戰恢復自由包容的立國之本後,借工業發展之順風,短短幾十年,卡內基、摩根、愛迪生等巨人默契相助,創造了經濟奇蹟,為後世創造出了殷實基業,開啓了以敬神和自由精神和由此得到的強大國力領先世界的全新時代。
(參考文獻:Morgan: American Financier, by Jean Strouse)
責任編輯︰古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