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入主流社會禮儀指南(圖)

文/奚磊

人氣 1504
標籤:

新移民來到西方社會,對這裡的文化和社會環境有個很長的適應期。中國人很勤奮也很聰明,但是往往在待人接物及言談舉止上和主流社會有些脫節。主要原因是缺乏對禮儀的認知和了解。造成的原因有兩方面:

1) 中西文化的不同

中國文化非常注重內涵。 傳統的中國人非常謙虛,很可能他肚子裡有很多學問,但是穿著打扮比較隨便。 西方文化比較注重外表, 他們認為一個人良好的外表是他美好內心的延伸。 這個外表不只是表面形象,也包括言行舉止。當然,中國古時候人也是講究儀表,穿衣和行為舉止的。西方人注重外表但並非排斥內涵。 在道德高尚的古時候,中西方人都不但非常注重人的品行,言談舉止,也同時講究人的儀表。 我們應該把東西方文化結合起來,同時注重內涵和外表。把中國人美好的內心和外在同時帶給主流社會。

2)中國大陸的歷史原因

中國社會在1949所謂的「消滅階級」後,除了「廣大革命群眾」和「革命專政對象」的差別,以及有特權和沒特權的差別以外。當今中國大陸很多人無法用人的品行,行為舉止來衡量人的水準和社會地位。所以,中國大陸很多人來到海外雖然在經濟實力上已經很「主流」了,但是在社會地位上往往不「主流」。其原因是不太熟悉主流社會的文明禮儀。中國曾是禮儀之邦。但是在過去六十年「革命文化」的洗滌下,中國人不幸丟失了許許多多良好的傳統。被強迫地學會了「打」「鬥」「革命」「流氓無產者」的文化,使得我們很多大陸來的中國人在和主流社會交往中顯得非常不入流。

禮儀為什麼那麼重要?

一個人的社會階層和他對禮儀的掌握多少是對應的。西方傳統的禮儀大部分是來自王室和教會。禮儀當年是約束貴族和教徒言行的規則。

一個人對禮儀的掌握多少決定了他的貴族地位有多高和他對神有多虔誠。 法國著名的路易十四王自己就曾經是禮儀的典範。比如,西方的男士在街上遇見熟人要把帽子舉過頭頂,以及男士女士在公共場合不翹二郎腿這兩條禮儀都是路易十四王當年親自定下的,西方社會至今還在遵守。 美國的開國總統華盛頓年輕時抄寫過110條社交場合的文明舉止的規定 (George Washington Rules of Civility)。這些歷史人物為現在西方主流社會的禮儀奠定了基礎。

什麼是禮儀?

禮儀包括禮和儀。禮包括兩部分:

禮之一: 懂規矩,守規矩

一個文明的社會是有很多行為準則的,也就是說很多事情是有規矩的。 孟子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一個工匠對他本行業的規矩掌握多少決定了他的專業本領有多大。 在有身分的人眼裡,沒有規矩就是沒有教養,沒有規矩也就不能成大器。 一個人對這些規矩掌握的多少決定了他能溶入主流社會多少。 在中國大陸很多規矩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被破壞了。中國曾是禮儀之邦,但是,文革中「打,砸,搶」和「造反有理」的文化把中國人變得不懂規矩了,甚至對社會交往中的規矩很排斥。可是,不學會和適應這些規矩我們華人如何溶入西方主流社會呢? 以下是幾個守規矩的例子。

• 守時,不要遲到。遲到會影響其他人。萬一遲到了,要道歉。不要早退,必須早退時,也要道歉。

• 要安分守己,不要去占有不屬於你的東西,也不要替別人占有不屬於他的東西。比如:演出時不要去坐空著的好位子,因為那不是你的。 開會時沒有特殊情況不要替別人占座位。每個人管好自己最好。

• 要想成為有禮貌的人,言談舉止必須分場合而定, 比如:

o 初次見面說什麼。分清什麼是隱私,什麼是關心別人。

o 主人和客人的身分不同, 怎麼自我介紹和介紹別人?

• 懂得公共場合及社交場所的基本規矩, 比如:

o 不要不分場合的隨便吃東西,喝水。

o 不帶著大包小包的去參加社交活動。

o 手儘量不要在公共場合觸碰自己的身體,包括撩頭髮,揉眼睛等。更不要做不雅的小動作。

禮之二: 替別人著想,尊重別人

禮儀標準的前提是為他人著想。一個有禮貌的人會時時刻刻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和自己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尊重別人,處處為別人著想是社會交往的準則,也是衡量一個社會,一個人文明程度的標準。曾經有人說過:「禮儀是為了他人和環境的和諧,每個人自己做的一點小小的克制和犧牲。」

以下這些良好的禮儀都是建築在替別人著想的基礎上:

• 不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喧譁,不要老遠和人打招呼。

• 在有人講話或表演時,不發出任何影響他人的聲音。包括手機,交談,咳嗽等。

• 走路,站立,進出都要考慮周圍的人。走路不搶道,站立不擋路,開門替別人先開,關門替身後的人檔著,女士優先等。

• 注意從容,禮讓三分,保持風度。不管多急都不要在社交或公共場合奔跑、不要「奪路而行」。

在「禮」方面的善意提醒和建議

1. 多說「謝謝」和 「對不起」。 那是謙虛和感恩的自然反映。 不要把這些話總是留在心裡。

2. 學會誇獎和鼓勵正的,好的,和美的東西,事物,及行為。當你的心態美好時,你會注意到你周圍一切正的,善的,和美的事物。當你誇獎並鼓勵這種行為時,你在把你周圍的環境變得善良和美好。這絕不是俗氣的阿諛奉承和討好。

3. 學會細微地觀察周圍的環境,注意細節和體貼他人。越高檔的產品越注重細節。粗製濫造的都是廉價品。同樣,有身分有教養的人都會注重細節並懂得別人的感受。

4. 批評或提意見時注意口氣。有身分有教養的人都注意不發火,不惡言惡語。

5. 注意待人接物真誠,大方,不要拐彎抹角。過分謙虛客氣會讓人感到虛心假意。

6. 分清公共場合和私人場合的不同,注意內外有別和各種分寸的掌握。

7. 說話放慢速度,但儘量保持勻速。有口音和不流利沒關係,不要著急,儘量保持勻速地一字一句地講。

8. 記住:你的言談舉止代表你的人品。

什麼是儀?

有禮才有儀。禮是內在的東西,儀是外在表現。只有在禮的基礎上才談得上儀。儀包括兩部分:穿衣打扮和個人衛生。

儀之一:穿衣打扮

什麼算會穿衣服?漂亮?名牌?都不是。答案是得體。就是能準確地按照活動的時間,地點,場合,和身分,恰到好處地裝扮自己。不管在東方或西方,傳統的社會都會對不同身分的人,在不同場合,不同地點穿衣打扮有不同的要求。對於這些規矩或習慣掌握的多少也決定了一個人在社會裡階層的高低。一個打扮得體的人容易在社交場合被別人接受,反之就是人為地讓別人難以接受。 打扮漂亮並不一定等於打扮的得體。

當然,一個人打扮得體絕不是為了炫耀自己,而是出於尊重他人和對出席的這個活動的重視。 所以,我們一定要在為別人著想的基點上才可能打扮得體。 如果你打扮得很花俏去看高檔演出,但是其他觀眾沒法接受你的穿著,那就是不得體。或者是別人能接受你的穿著,但是無法接受你的言行舉止,那也是不得體。所以說,從裝束到言行都非常得體的人才會被認為是有教養的。

華人在「儀」方面的常見誤區和糾正

• 衣服的整潔和平整是必須要求。

一個有身分的人絕對不會穿著帶著油跡和皺巴巴的衣服出門的。請大家平時注意乾洗和熨燙你們的衣服。

• 衣服的剪裁合身比品牌更重要。

不是所有的人會注意到你是不是穿了套名牌西服,但是,所有的人會注意到你太鬆,太緊,太長或太短的衣服並為你惋惜。買衣服一定要合身。不合身的衣服不要在重要場合穿。

• 注意衣服不沾油煙味,要保持自然的芳香氣味。

中國人炒菜時的油煙會落在頭髮和衣服上。時間長了衣服會有油煙味。尤其是冬天不通風時,外衣放在客廳裡會沾上很多菜味。這是中國人穿衣的一個大問題。同時,要注意頭髮和衣服上的氣味要用清洗和通風來解決,而不能用太重的熏香或香水來解決。因為太濃重的香水味(尤其是廉價香水味)同樣也是不合適的。

• 不穿任何掉扣子,脫線,有破洞的衣服。

有身分的人不會穿這樣的衣服出門的。不要懶惰,掉了扣子馬上釘好。不要認為別人看不見你服裝上這些小的紕漏。有身分的人注意的就是細節,對自己的馬虎是對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 冬天不穿夏天材料的衣服。同樣,夏天不穿冬天的衣服。

夏天不穿羊毛, 絲絨,平絨等冬天材質的衣服。冬天不穿亞麻,絲綢等夏天質材的衣服。 衣服,皮包,和鞋子的材料也是有季節性的,比如夏天不用麂皮(suede) 的皮包和皮鞋。

• 重要!首尾原則 。

一個人打扮是否得體,頭髮和鞋子是極其重要的,甚至比衣服還重要,重要場合請一定注意頭髮和鞋子。

• 注意佩飾和服裝的搭佩。

• 在西方通常深色服裝比淺色較正式。

儀之二:個人衛生

• 頭髮經常修理整齊, 每天出門前要造型。

• 注意口腔清潔、飯後注意漱口,牙齒清潔、口腔無異味。

• 每天洗澡,換內衣。

• 男士每天要刮鬍子,女士要經常去汗毛。如果你沒有去汗毛的習慣,請不要
穿漏腿和肩膀的衣服。

• 男女都要注意手指甲的修理和清潔。女士要注意手指甲的美容。

• 女士穿露腳趾的鞋子時要注意腳趾甲的修理和美容。

• 女士出席商務或社交場合時,一定要化淡裝。

對男士的善意提醒

• 西裝襯衣的領圈要合適,不能太大,太大的領圈打起領帶來不好看。

• 領帶要打得精神,不能太長或太短,或太鬆。鬆鬆垮垮的領帶會讓人看起來很
邋遢,不精神。

• 深色皮鞋比淺顏色的皮鞋要正式。正式場合要穿黑色皮鞋。

• 白色襪子通常是運動襪,不能和正式服裝穿。

• 穿有襻的褲子一定要繫皮帶。

• 特別注意頭髮的清潔和整齊、無頭屑。

對女士的善意提醒

• 根據場合穿衣服,要得體。既不要太隨意,也不要過分張揚,過分正式。得體的標準就是讓所出席場合的賓、主都覺得受到尊重、得了體面 。過分正式(Overdress) 會給別人有壓力,也會被認為有點「土」的。

• 不要過分追求時髦和新潮。有身分的人講究的是細節,搭配,品質。他們往往都是遵循保守的風格。

• 內衣不能露在外面。

• 不能穿有抽絲或破洞的絲襪。一旦發現絲襪有抽絲,馬上換掉。只有粗心的女人或懶女人才會穿著抽絲的襪子四處走動。

• 注意不穿開衩太高的裙子和旗袍。傳統的旗袍叉不能開到膝蓋以上。無論用東方和西方的標準,旗袍叉開到大腿上都不是正經女人的服裝。請女士們千萬注意!

• 注意裝飾品(絲巾,胸針,耳環,項鏈,戒指等)的款式和搭配。如果你不懂裝飾物的搭配或沒有好的飾品就不要帶。這並不是說裝飾物必須得是昂貴的或真品的金銀寶石珠玉,而是說不能看起來很廉價、粗糙,還要與你全身的衣著打扮和出席的場合、氣氛相適宜。 佩戴不得體的裝飾品比不戴更糟糕。

• 手提包的款式和搭配。手提包的款式,尺寸,和面料決定了它的功能。 不同場合要用不同的手提包。不同的衣服要配不同的包包。通常來說,在比較隆重的社交場合,要用和衣服搭配的精緻的小包,不要背上班用的大包。

結束語

“Courtesy is as much a mark of a gentleman as courage. ” –Theodore Roosevelt
「禮貌與勇氣同樣是衡量一位紳士的標竿。」——第26屆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

(轉載需聲明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責任編輯︰古雲

相關新聞
艾華:從工黨落選看西方社會價值觀
陳娟:迎胡有感 談華人爲何難融西方社會
金融公司總裁:給西方社會很多可學的東西
趙靜芝:現在輪到西方社會死心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