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十大國際新聞
【大紀元2015年12月14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又一年很快將過去,新的2016年馬上就要到來。在2015年,世界上發生了很多大事件,其中有危機,也有希望。回首過去的一年,歐洲成為2015年的焦點。最爲慘烈的巴黎遭遇恐怖襲擊,造成逾百人死亡,再到危機重重的希臘債務危機最終達成協議,避免了歐元區分崩。歐洲國家今年還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難民危機;德翼空難及俄機空難,而在歲末,巴黎舉行的氣候峰會達成歷史性協議,給人類帶來些許希望。
總言之,2015年仍是危機四伏的一年,但世人總算忐忑中捱過,也對未來心懷希望。以下是大紀元新聞網評選出的2015年十大國際新聞事件,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讓讀者回顧過往,展望未來。
2015年十大新聞系列報導:
盤點2015年全球十大財經新聞
盤點2015年落馬的中共「十大老虎」
盤點2015年中國十大群體事件
1,巴黎連環恐怖襲擊
2015年11月13日,法國巴黎的酒吧、餐館及劇院相繼遭遇連環恐怖攻擊,造成130人死亡368人受傷,震驚全球。法國總統奧朗德隨即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並實施臨時邊境管控。
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宣布作案。奧朗德把事件定性為「對法國的戰爭行為」,並出動航母打擊IS。
法國當局展開大範圍搜捕,於11月18日在突擊行動中將策劃本次恐怖襲擊的主謀阿巴伍德擊斃。數名嫌犯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附近被捕。
今年1月巴黎市諷刺雜誌《查理週刊》總部等受到伊斯蘭恐怖分子的襲擊,造成12死11傷。
巴黎連環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歐美各國紛紛提高反恐警戒度,並誓言聯合全球力量打擊恐怖主義分子。
2, 伊斯蘭國恐怖主義及西方反恐
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以極端、殘忍、野蠻而惡名昭彰,其暴行纍纍。除了在世界各地針對無辜民眾發動恐怖襲擊,他們還進行血腥種族清洗,斬首美國、英國、約旦、韓國、日本等國人質,並公開斬首視頻畫面進行恐嚇。今年11月18日,IS承認已將公開「出售」未果的中國人質樊京輝和另一名挪威人質殺害。
面對恐怖主義威脅,全球各國政府紛紛展開本土反恐行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聯盟去年開始對伊拉克境內的伊斯蘭國展開空襲行動。
美國總統奧巴馬12月6日發表罕見講話,公布美軍調整打擊IS的策略。
除了繼續為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地面部隊提供培訓和設備之外,美國還協助他們在地面攻打恐怖組織中取勝。奧巴馬還宣布向這兩個國家派遣特種部隊,加快殲滅伊斯蘭國的步伐。
今年11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成員國加大力度打擊極端主義組織「伊斯蘭國」。而法國在聯同美國之餘,也尋求與俄羅斯合作,以建立國際反恐「大聯盟」。
12月2日,英國議會表決通過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IS)實施空襲。數小時後,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迅速起飛執行任務。
3,希臘債務危機
希臘債務危機,源於2009年年末開始希臘主權債務不斷增長,令整個金融市場極為擔心。而後全球三大信用評級相繼調低希臘主權信用評級從而揭開希臘債務危機的序幕。
2010年5月歐元區國家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同意分二輪向希臘提供2,400億歐元紓困貸款,條件是實行緊縮措施,並對私有化、養老金和就業等方面進行改革。到2015年希臘拖欠國際債權人的總債務為3,230億歐元。
國際組織壓力下的削減計劃在希臘選民中引起了強烈的反彈。2015年1月25日,反對撙節政策的激進左派聯盟(Syriza)贏得希臘國會大選,要求與歐洲聯盟(EU)、歐洲中央銀行 (ECB)和國際貨幣基金(IMF)三駕馬車重新談判臘紓困案,並希望削減希臘部分外債,但沒能達成共識。
2015年6月4日,在離還債期限還有24小時的時候,希臘政府對債權人提出要延期至月底。6月27日,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宣布在7月5日進行全民公投,以決定是否接受國際債權人「改革換資金」的救助方案。公投結果顯示,61%的人反對債權人的救助方案,進一步增加了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擔憂。
但戲劇的是,7月13日歐元區領導人就希臘債務問題達成協議,希臘不退出歐元區,避免了歐元區分崩離析。而齊普拉斯提出的第三輪救助方案,完全沒有依照公投的選擇,而是遵循了債權人的需求。
分析認為,希臘債務危機最重要的影響是在於對歐元穩定性的影響,以及對全球風險資產的影響。如果希臘危機不能妥善解決,全球資產將會流向一些安全國債,如美國或者日本的主權債,這種避險的全球資產流動將會影響到多類資產。
4, 國際足聯腐敗醜聞 震驚全球
2015年5月27日,美國司法部宣布對9名國際足聯高官和5名企業高管提出起訴,指控他們在24年間涉嫌在足球賽事中進行賄賂、詐騙和洗錢等47項罪名,在過去24年來涉案賄款達1.5億美元。此消息傳出震驚全球。
當日瑞士警方應美國的司法請求,在瑞士蘇黎世市中心一酒店突然抓捕到此參加國際足聯年度大會的7名國際足聯(FIFA)高官,其中包括國際足聯副主席傑夫瑞‧韋布和尤金尼奧‧菲格雷多。多方壓力下,79歲的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雖然再獲連任,但在數天後不得不宣布辭職。
此後英國、巴西、阿根廷等多國司法機關亦相繼展開調查行動,調查範圍不斷擴大,涉及全球多個大洲的足球管理機構以及國際足聯的多個成員國足協。
9月25日瑞士司法部宣布對涉案的布拉特展開刑事調查。10月,布拉特和60歲的歐洲足聯主席米歇爾‧普拉蒂尼均被停職90天接受調查。
12月3日,瑞士警方清晨進行突擊搜查行動,再次拘捕十多名國際足聯官員,大部分為中美洲及南美洲官員。瑞士司法部指,拘捕行動是在美國司法部的請求下執行的。
5,歐洲空前難民危機
敘利亞內戰持續、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猖獗,大量不堪其苦的民眾鋌而走險湧向歐洲,歐洲國家不堪重負,其中到德國申請庇護的難民預計將超過100萬人。
在如何對待難民這個問題上,歐盟主要大國意見相左甚至尖銳對立。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倡導歐洲28個國家製定分擔收容難民的名額,但匈牙利、捷克、波蘭、斯洛伐克及西班牙堅決反對。
歐洲第一大國德國對難民最爲大方,但大批的難民湧入已經讓德國承認「無法負荷」,宣布德國邊境的負載量已達極限。12月14日,德國總理默克爾承諾大幅減少接收難民數目,以平息所屬政黨內的反對聲音。
由於11月13日巴黎恐怖襲擊中多名恐怖分子以「難民」身分登陸希臘,由於擔心難民中混入潛在的恐怖分子,歐洲反對難民的情緒不斷升級。這種情緒也蔓延到美國,截至11月17日,美國50個州中已有27個州表示將拒絕接受敘利亞難民。
11月底,歐盟與土耳其就解決難民危機問題達成協議,歐盟將對土耳其提供30億歐元,幫助其把數以百萬計的難民控制在土耳其境內,防止他們湧入歐盟。
6,尼泊爾地震 逾8千人死亡
4月25日中午12時11分,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西北80公里處7.8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約20公里。鄰近震央的加德滿都震感強烈,大量房屋倒塌,路面裂開。迄今已造成尼泊爾境內8,673死21,952傷,另在中國西藏造成26死3失蹤856傷,印度亦有52人罹難。
地震同時誘發珠穆朗瑪峰發生多宗雪崩,淹沒部分營地,至少18死多人失蹤,由於當地是登山旺季,估計雪崩時珠峰至少有1,000名登山者,其中約有400名外國人。
5月12日12點35分,當地再次發生7.3級大地震,深度為18.5公里。震中靠近珠穆朗瑪峰和首都加德滿都之間的中方邊境。這一餘震造成超過2,500人受傷,超過125人死亡。
7,緬甸大選 昂山素季領導的民盟獲勝
11月8日,緬甸舉行了25年來首場自由公平的議會選舉,昂山素季領導的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獲得近80%的議席,控制了上下議院。選舉結果意味著緬甸結束了長達50年的軍政府統治,也被外界認為是緬甸民主的標誌。
選舉結果出來後,緬甸總統登盛和緬甸軍方總司令敏昂萊在選舉後均向昂山素季表示祝賀。12月4日,曾經囚禁昂山15年的前軍方總司令丹瑞也會見了昂山素季,並表態支持她成為緬甸的「國家未來領導人」。這次會面被認為是一個實現權力和平過渡的重要信號。
昂山素季因兩個兒子持有英國護照,按照目前的緬甸憲法無法出任總統。但昂山素季已經表明,她將領導這個國家。她會按憲法規定選擇一位總統人選。誰將是總統人選目前是外界關注的話題。
本次選舉中,緬甸國會664個議會席位中有1/4預留給了軍隊代表。對於這次歷史性大選,法新社援引美國助卿拉塞爾的話稱,緬甸經歷了50多年的軍政府獨裁統治,一場選舉並不能重建民主。但此次選舉顯然推進了緬甸的民主進程。
8,俄機空難224死 IS宣稱作案
10月31日,俄航A321航班在埃及西奈上空墜毀,機上224人全部罹難,幾乎都是俄羅斯公民。客機殘骸散落長度超過13公里,顯示飛機在空中解體,這也是俄羅斯航空史上最大的一場災難。
IS宣稱為空難負責,但俄羅斯當局及埃及政府一度均否認恐怖攻擊。英美情報部門則根據監聽到IS同西奈半島分支人員的通話,提出「炸彈襲擊」的說法。
11月17日,俄聯邦安全局局長證實,墜毀客機是遭「恐怖襲擊」失事,機上載有1枚威力相當1公斤黃色炸藥的炸彈爆炸,導致客機在空中解體。同時宣布懸賞5,000萬美元徵集罪犯線索。
俄羅斯誓言報復,隨即出動長程戰略轟炸機和巡弋飛彈,轟炸敘利亞境內的IS目標。 克里姆林宮還表示,會和遭到恐怖攻擊的法國加強軍事合作和聯繫,共同打擊敘利亞境內的恐怖分子。
但11月24日,土耳其在土敘邊境擊落一架俄羅斯戰機。這是半個世紀以來,首次發生俄飛機被北約成員國擊落的事件,導致兩國關係緊張。外界擔憂這一事件將削弱西方同俄建立一個新的國際聯盟對抗IS的努力。
9, 美國等12國達成TPP 將涵蓋全球40%經濟量
經過長達八年的談判,美、日、澳等12個環太平洋國家終於在10月5日達成了《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協議。協議制定了新的貿易共同標準、放寬大量產品的關稅,覆蓋全球40%的經濟量。
TPP由美國主導推動,被視為美國制衡中共的重要自由貿易協定,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世界經濟的規則應由美國主導設立。這項協議一旦被各國議會通過並付諸實踐,將成為奧巴馬任內的一項重要政績。
TPP最終協議雖然已經達成,依然需要得到各國議會的批准才會正式簽署。TPP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成員國內部都受到阻力。美國國會也是對TPP落地的最大考驗。奧巴馬所在的美國民主黨內部對TPP也持有懷疑態度,他們擔心協議會讓美國勞工損失工作機會。
奧巴馬力拚在明年總統大選前通過TPP,但由共和黨主導的美國國會擬將TPP延後至大選後再表決,這也表示TPP將可能無法在奧巴馬任內完成。
10. 巴黎氣候峰會達成歷史性協議
歲末的尾聲,12月12日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195國代表經過歷時14天的談判終於通過一份旨在抑制全球暖化的歷史性協議,全場激烈歡呼。
依據《巴黎協議》,在未來數十年內,全球195個國家與歐盟將致力於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力保在本世紀結束之前,全球均溫上升不超過攝氏2度,進而追求不超過1.5度的更艱難目標,避免氣候災難一發不可收拾。
這是有史以來世界各國首次就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籤署一項協議。美國總統奧巴馬形容這是一份「宏大」的「歷史性」協議,但並非完美。
這份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協議只是一個新起點,接下來就看各國如何落實承諾,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責任分配問題及援助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問題都頗為棘手。
專家表示,由於整個機制都是建立在各國自行制定減排目標的基礎上,且沒有具體的指引明確指出對這些減排目標的要求,因此對於協議中的目標最終是否能得以實現,並不很樂觀。 #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