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興市場企業債違約或是明年真正危機
【大紀元2015年1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新興市場貨幣包括俄羅斯盧布、巴西雷亞爾、馬來西亞令吉以及中國人民幣等,近來都在下跌,再加上市場預期美聯儲加息在即,美元看漲。這一漲一跌,使得新興市場企業的負債無形中增加。業界人士認為,新興市場企業違約是明年真正的危機。
商品價格下跌及資金外流打擊新興市場
12月9日,亞洲股市全線下跌。路透社表示,股市下跌源於大宗商品價格下挫引發需求憂慮。布蘭特原油期貨今年以來已下跌近30%,2014年累計下跌近50%。鐵礦石價格也在下跌。湯森路透/核心商品CRB(商品研究所)指數TRJCRB於8日觸及2002年11月以來最低位,顯示整體大宗商品市場面臨的困境。
商品價格下滑給賴以出口這些商品的新興市場帶來了困境。油價下跌使依賴石油和其它資源作為收入的國家受到打擊。美國明晟公司(MSCI)新興股市指數MSCIEF跌至兩個月低點。巴西股市8日接近今年稍早觸及的六年低位,卡塔爾股市QSI跌3.1%至兩年低位,美元兌俄羅斯盧布再度逼近70大關。
另外,各界普遍預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將在下週進行近10年來首次升息。一旦美聯儲升息,資金將會回流美國。而新興市場融資金額以美元計算(有上萬億),這些融資的債券在美元升值,自己國貨幣貶值的情況下,無形中債務就增加了。
荷蘭國際集團(ING)彙編數據顯示,2014年第3、4季度,15個新興經濟體經歷了上波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幅度的淨資金外流,第3、4季資金淨流出總計3,924億美元。
據國際金融協會(IIF)今年10月份的報告預測,今年全球新興市場獲得外資投資的金額全年估計僅5,480億美元,比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還要低。
與此同時,新興市場本國投資人則大舉將資金匯往海外,估計全球新興市場今年全年本國投資人匯往海外的資金將破1萬億美元,創近年來新高。匯入變少而匯出又爆增,造成新興市場今年全年將出現約5,40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出,為1988年來首見資金失血。
2016年新興市場違約是全球風險
香港財經專欄作家江宗仁認為,新興市場的核心問題依然是商品價格,現在很多商品價格已很低了,但一路跌下來卻沒有太大支持,價格愈低,礦商及產油國愈要增產來維持現金流。現在的產能在規劃建設時,回報率是基於當時的匯率來計算的,比現在要高出很多。以目前的價格營運,能否產生足夠的盈利和現金流來償還負債還是個問題。
國際清算銀行最新的一份報告顯示,新興市場於第三季度海外淨發債規模降至15億美元,較次季度大減98%,降幅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高。
江宗仁表示,僅僅是經濟和企業盈利差、資金外流等因素,已經令新興市場叫苦。明年真正的危險在於現金流未必足以償付債務,同時對外融資之路又被關上,屆時大量企業違約衝擊信貸市場,會令新興市場再下一台階。新興市場企業違約,才是明年最要命的風險。
中國不能夠獨善其身
中國目前也面臨資金外流和債務違約的風險。美國財政部認為,僅僅在今年前八個月,中國外流資金就達到了5,000億美元。中共官方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資金外流又達到了872億美元。
中國債券市場也同樣充滿泡沫。大陸今年6月份至8月份發生股災後,大量資金流入債券市場,造成債券市場暴漲。有分析師認為,現在中國的債券市場相當於今年股市下跌之前的高點5,000點,債券市場有發生崩盤的危險。
而大陸經濟增長下滑,企業步履維艱已經造成了煤炭、水泥等大型企業債務違約。中國招商銀行資深分析師Liu Dongliang表示,大環境欠佳,產能過剩產業備受壓力,私營部門倒債將更為普遍。中國公司為全球最大的企業債債主,當地景氣放緩,重創原物料和製造業。今年中國五宗大型債券違約案中,有四家都是製造業者。
10月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出警告,新興市場國家中有多達3萬億美元的過度舉債,中國是其中規模最大的,目前中國的信貸風險敞口尤其令人擔憂。當局必須採取積極的措施來降低企業債務。#
責任編輯:劉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