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腳步】

欣愉:古人這樣生活 之古代高爾夫

人氣 243
標籤:

【大紀元2015年11月04日訊】

「捶丸」溯源

唐代詩人王建在一首《宮詞》中寫道:「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一半走來爭跪拜,上棚先謝得頭籌。」詩中提到的「步打球」,正是宋代「捶丸」的前身。

捶丸,字面意思是「打球」,是中國古代球戲之一,類似現代的高爾夫球運動,出現於北宋,並一直流傳到元、明時期。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一本專門論述捶丸的著作《丸經》面世,書中說「至宋徽宗、金章宗,皆愛捶丸」,由此推知,捶丸出現的時間,最晚可以上溯到宋徽宗時期。

宋時的兒童也很喜愛捶丸這種遊戲。北宋官吏滕甫,小時候深受范仲淹的賞識,只是他「愛擊角球」,范仲淹屢次規勸,他都不聽,最後范仲淹只得命人用鐵錘將球擊碎。這種「角球」,似乎就是捶丸用的球,以角骨製成。中國近代陶瓷專家陳萬里吃在《陶枕》一書中記錄了一個陶枕,上面繪有一個童子手持小杖捶丸的情景,形象十分生動,也可作為當時捶丸活動盛行的佐證。

捶丸的玩法

捶丸的場地多設於戶外、郊野,不同地勢有不同名稱。球場上設有「窩」,又叫「家」,就是球洞,窩邊插一面小旗,捶丸時,以球入窩為勝,勝者得籌。

捶丸用的杖叫作「棒」,球棒分「杓棒」、「單手」、「鷹嘴」等多種,供人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依照棒數多寡,又分全副、中副、小副,全副有10根棒,中副8根,8根以下的是小副。《丸經》認為秋冬季節最適宜挑選製作木棒的木材,而春夏季節適合製作木棒。製作時用南方的大竹作柄,以牛筋、牛膠加固,這樣做出來的球棒堅固結實。


打擊用的球叫「丸」,上好的「丸」用癭木製成。癭木也稱贅木,就是樹瘤,這種材質生長不規則,纖維絞結緊密,非常堅牢,久擊不壞。民間的捶丸遊戲中,則通常使用製作成本較低的瓷球。


擊球時,必須從劃定的擊球點開始,這個擊球點稱作「基」。球基為方形,一旦劃定,就不能隨意更換塗改,劃定前還須清理地面的障礙物或雜物。球基與球窩的距離,從一丈到100步不等,大約相當於現在的3~130米。

比賽時,既可分組,也可不分,人數規模可多可少,最少的是兩人,叫「單對」。參賽者先領取籌牌,然後以拋球的方式確定打球的先後次序。比賽中以擊球入窩,或所用棒數最少為勝,輸家依照規則把自己的籌碼付給贏家。哪一方的籌碼先達到指定數目,即贏得比賽。

捶丸比賽還有一系列犯規規定,如:不許換球或重複擊球,不許為他人指示地形,不許代人擊球,不許打別人的球等等。犯規者要受到出籌或出局等處罰。

捶丸的流行與流傳

捶丸在宋、金、元三代非常盛行,上至皇帝大臣,下至三教九流,都喜愛這種活動,在元人的散曲、雜劇中時有提及。明朝時,捶丸雖不如宋元兩朝那樣流行,但直到明朝中期仍未絕跡,而且個別皇帝還頗好此道。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有一部分描繪的就是皇帝親自參與捶丸,只是場地從野外搬到了宮中,並以人工障礙代替自然地勢。

到了清代,捶丸活動漸漸沒落,只在婦女、兒童間,還保留一些簡單的捶丸遊藝。在日本古代繪畫作品中,也有當時人揮棒擊球的畫面,可見捶丸也曾隨其他文化傳統一起傳播到日本。

就形式而言,捶丸和高爾夫球的確十分類似:兩者都有球洞,擊球的球杖基本相同,對場地的選擇也非常接近。雖然二者之間沒有確切的流傳證據,但是驚人相似的背後,一定有其因由吧!這不能不說是很有意思的現象。

責任編輯:王曦

相關新聞
王海峰:黃帝夢遊的華胥國是什麼地方
石雲:笑看對古人的誤解
李青秀:讀《西遊記》的思與趣(1)
石雲:「人際關係」為什麼那麼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