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人權

強制一胎化35年 多重家庭社會問題日益尖銳

「三十五年血與淚 中共計生政策下的禍患」系列報導之二

【大紀元2015年11月03日訊】系列分析報導之一

(接上文)

(大紀元記者華德綜合報導)中國實行「一胎化」政策已經35年,帶來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把中國百姓拖進苦難的深淵。目前,中國社會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調、老齡化加劇、「人口紅利」將很快消失、「用工荒」等問題日趨嚴重,而這些問題帶來的惡果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逆轉。

長期計生 導致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在自然繁衍狀態下,男女出生比例的正常值在103~107範圍之內,即平均每出生100個女嬰,就出生103~107個男嬰。由於男性在各年齡段的死亡率都偏高,所以總人口中的男女比例會逐漸趨於平衡。

然而,由於中共計生政策的強行干預,中國男女比例失衡長期處於全球之最。據中共官方最新統計,2014年男女人口比例已高達115.88。2004年還曾出現過121的歷史最高紀錄。

據中共官方統計,從1980年到2014年,中國共出生了6.75億人,平均男女性別比是114.7。南開大學教授原新按性別比正常比值推算,得出了一個非常可怕的結論:中國男性比女性多出生了2345萬~3631萬,即出現了3000萬左右的「剩男」。

由於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大批「剩男」找不到媳婦,已成為一個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網絡圖片)

人口學者姚美雄預測:到2020年,24~28歲男性有4900萬人,而22~26歲女性只有3900萬人,初婚年齡男比女多了1000萬人,只能向低年齡女性中去擇偶。而低年齡段男女失衡也將持續存在,會造成早婚、婚姻買賣現象增多,導致婚姻錯位、第三者插足、非婚生育、代際爭奪及婚外情、性犯罪等社會現象增加。

今年9月6日,大陸財新網發表文章,坦承「計劃生育對男女比例失調難辭其咎」。文章說:「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中國和世界一些其它國家和地區一直存在,但中國的男女出生比例在最近幾十年才嚴重偏離正常水平,並高於其它所有國家和地區。從合理的分析來看,這背後的原因恰恰是中國實行了極端的計劃生育政策,即全球最嚴苛的生育數量限制。」

文章說:「如果沒有生育數量限制,父母可以通過生育更多的孩子來滿足他們的性別偏好。假設自然男女出生比例與胎次無關,一直保持為106,即使所有父母都偏好男孩並一直生育到有男孩為止,那男女出生比例依然還是106,平均每對夫妻的孩子數量也僅為1.94。」

文章還特別強調,「即使沒有重男輕女而只有男女雙全的思想,農村的『一胎半』政策也會導致男女出生比例失調。這是因為,頭胎是男孩的父母被禁止再生育,無法實現兒女雙全的夢想;而頭胎是女孩的父母,如果希望男女雙全,自然會希望第二個孩子是男孩」。

江蘇如東縣雙甸鎮的一個全家福。20歲的大學生劉心雨(前中)背負著令人窒息的贍養老人負擔。後排左起依次為:45歲的母親、91歲的曾祖母、68歲的奶奶、66歲的外公、47歲的父親、90歲的曾祖父、69歲的爺爺。(網絡圖片)

人口老化與老無所養

按照國際人口統計學的標準,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7%即為老齡化社會。2014年,中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已達1.37億,占總人口的10.1%,屬於深度老齡化。

由於長期的獨生子女政策,80後組成的家庭絕大多數都是「四二一」式結構,即一對夫婦下有一個孩子,上有四個老人。在贍養和照顧老人方面,給年輕夫婦帶來不少壓力和負擔。據預測,到2020年,需要贍養的老人數量將急遽增多,特別是2030年後,勞動力和退休老人的比例將由現在的5:1銳減到2:1。屆時,「四二一」式的家庭恐難以承付四個老人帶來的壓力。

今天,中國有3/4的工人沒有正式退休金,不遠的將來,他們會因缺乏生活保障和醫療保障而陷入困境。

日前,大陸媒體熱傳著一條江蘇如東縣提早步入老齡社會的新聞,指該縣是未來中國的縮影。如東縣比中國大部分地區提早十年施行絕對的「一胎化政策」,曾被中共標榜為「計劃生育紅旗縣」。但今天,該縣總人口中近30%是60歲以上的老人,構成了中國首批「銀髮潮」。

對此,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0月26日報導說,全中國都在老齡化,但如東縣的速度更快,人口嚴重老齡化,對方方面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從養老院到地方政府財政再到該縣退休人員的心理健康。

國家老齡化的另一個可怕後果就是導致經濟發展的停滯。前不久,印度總理莫迪訪美時在硅谷表示,21世紀是印度的世紀。「我對印度如此有信心是因為我們是一個如此年輕的國家,我們65%的人口都在35歲以下。」「一個有著8億年輕人的國家有甚麼奇蹟不能創造?」

印度總理的說法能否成真此姑且不論,但人口年老化確實是一個國家的大忌。大陸人口經濟學家推測,從2015年起,中國的人口紅利將逐漸消失。所謂「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較低,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人口條件。

由於中共的「一胎化」政策,中國的出生率已大幅下降。2010年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0〜14歲人口十年間下降了6.29%,60歲及以上人口十年間上升了2.93%。其後果是「用工荒」日漸顯露,養老難日益嚴重。

2012年9月4日,吳瑞(音譯)在北京的家中默默地織著毛衣。當她12歲的女兒故去後,她不僅失去了唯一的孩子,還失去了養老的保障。(WANG ZHAO/AFP/Getty Images)

「失獨」家庭猛增 中共推卸責任

另一個由「獨生子女」政策引發的直接悲劇就是「失獨」家庭問題。

今年5月,來自中國各地的上千名失去獨生子女的父母聚集在北京「計生委」門外靜坐,要求中共兌現「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的承諾。靜坐示威遭到中共警察的暴力驅散。據悉,這已經是失獨家庭第五次進京上訪。

在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的中國,每年有相當多的家庭由於各種原因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給整個家庭帶來的是難以想像的痛苦。白髮人送黑髮人,失去了家庭血脈的延續,失去了親情的唯一寄託,而這些無法或不能再生育的父母更面臨可怕的養老難問題。中共推行「計劃生育」早期,曾許諾「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但後來就稀釋為「計劃生育好,政府幫養老」,最後乾脆流氓地說「提前退休好,自己來養老」。城裡人可能還有退休金,農民呢?!

根據中共官方公布的數字,早在2010年中國的失獨家庭已達100萬個,並以每年7.6萬的速度遞增。近日,人口學家易富賢根據人口普查數據推斷,在中國現有的2.18億的獨生子女中,有1009萬人可能在25歲前死亡。如果是這樣,中國的失獨家庭或很快達到1000萬個。

因強制性獨生子女政策造成的悲劇,中共卻拒絕為之買單。

許多獨生子女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皇后」。(WANG ZHAO/AFP/Getty Images)

獨生子女教育異化 成長畸形

30多年的「一胎化」,使相當比例的「70後」和絕大多數「80後」家庭成為獨生子女家庭,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出現了方方面面的負面問題。由於獨生子女是一個家庭,乃至三個家庭(父母本身,外加祖父和外祖父家庭)的唯一寶貝,所以,來自父母,特別是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嬌寵溺愛,使許多獨生子女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皇后」,但這些溺愛卻造成很多不良的性格和心理,如:

任性

在嬌縱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容易把自己當成一切的中心,變得自私甚至極端自私,表現出任性和愛發脾氣。

浪費

由於從吃的、用的到玩的,從來都是張口即來,使得孩子不懂得珍惜,隨意丟棄和毀壞物品而不在乎。

懶惰

由於一切都由家長包辦,不少獨生子女變得非常懶惰,動手能力差,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一旦離開家長就無所適從。或者,由於從小生活在父母和長輩的呵護下,一些孩子變得膽小孤僻,進而導致人際關係障礙。

挑剔

由於被嬌縱,要星星不給月亮,許多孩子挑吃撿穿,不合口味的食物不吃,不是自己喜歡的樣式的衣服不穿。

狂妄

由於長期處於「中心」的地位,加上父母對孩子缺乏基本要求,不少獨生子女不懂得尊重父母,尊重長輩,甚至任意指使長輩。

冷漠

由於獨特的生長環境,沒有兄弟姊妹,許多獨生子女不懂得與人分享,變得對自身以外的人或事毫不關心,毫無團結友愛可言。

另一方面,許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意識強烈,千方百計要讓自己唯一的孩子出人頭地,最起碼能在變態的激烈社會競爭中有立足之地,所以不顧孩子的興趣意願,強迫自己的孩子學這學那,白天學,晚上學,週末學,假期學,致使許多孩子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和父母形成對立,最終一事無成。

說到底,這些家長早已成了現代名利社會的奴隸,他們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主動或被動地成了這個畸形社會的犧牲品。如果不是只有一個孩子,情況可能不至於這麼糟。

沒有身分的「黑戶」兒童,內心痛苦誰人能知?(網絡圖片)

被邊緣化的「黑戶孩子」

與這些「幸運」的獨生子女相反,一些「計劃外」的孩子則被中共邊緣化。所謂計劃外,就是父母「違反」計生政策生的二胎甚至三胎。如果父母沒有經濟能力繳納巨額數量的罰款,這個計劃外的孩子將沒有戶口、沒有身分證、沒有地方上學等,被民間稱為「黑孩子」。

這些普遍出現在農村地區的「黑孩子」無法體現任何「社會價值」,因為他們沒有合法身分,不能接受學校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為這個體制所拋棄。

由於沒有合法的社會地位,使這些「計劃外」的兒童心理受到極大傷害,極易產生自卑心理,或對社會產生仇視心理。當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們怎麼登記結婚?由此是否又會引發更深層的社會矛盾?

對於這類孩子,父母的心理也極其複雜。一方面,孩子是自己擔驚受怕冒著風險生下來的,更是疼愛;另一方面,由於孩子得不到社會的承認,使父母有蒙羞感,甚至當遇到挫折時會遷怒於孩子。

為此有學者問:為什麼中共要人為製造這些沒有社會身分的「黑孩子」?在歷次的人口普查中,這些「黑孩子」被統計進去了嗎?

因中共「一胎化」導致的社會問題還有很多,在此不做一一列舉。#

(接下文)

系列分析報導之三

責任編輯:李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