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8日電)教育部運用「大數據」概念,將畢業生流向調查結合勞健保和財稅資料,提供更精確的統計數據。但教育部長吳思華說,因涉及個資法,且需避免量化指標的風險,如何使用還需斟酌。
教育部推動大學畢業生流向調查多年,但過去是由各校自行調查,或由系辦人員一個一個打電話,或要求畢業生上網填寫問卷,所獲數據有時不夠精確。
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今年行政院力推「大數據」,整合不同的資料庫,教育部便整合既有的畢業生資料,以及勞動部的勞保、財政部的財稅資料庫等,瞭解畢業生的流向、薪資、工作類型等。
教育部技職司長馬湘萍表示,學校培育出學生,有必要瞭解畢業後的就業狀況,才能檢討和調整課程和系所方向。第一階段先彙整99至101年度畢業生的資料,預計年底完成。
吳思華表示,目前技術沒有問題,用身分證號碼去調,照理說可以把每一位學生的資料都調出來。問題在於數據該如何使用,「過度透明」可能會有反效果,導致侵犯個資的疑慮。
另外,吳思華也擔心各校畢業生數據相比較後,可能導致大學排名。且量化指標也有風險,擔心被太過強調。目前教育部正在衡酌統計數據,究竟要「揭露」到何種地步。
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龍華科技大學校長葛自祥表示,以往畢業生流向調查太費工,且獲得的數據參考性低,例如讓人說自己的薪資,多半不敢誠實回答,教育部結合其他資料庫,可以節省很多的工作,結果也較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