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中國大變革時代即將到來

萬科董事長王石出席香港科技大學論壇

人氣 117
標籤:

【大紀元2015年10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香港報導)王石接受媒體專訪時曾形容,中國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大變革時代即將到來」。被問到大變革時代何時開始,他就指「已經開始,而且剛剛開始」。

現年64歲的中國房地產業領頭人物王石,星期五應邀來香港科技大學演講,分享自己的人生體悟。他直言,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在錢面前人沒有底線,但他強調要堅守做人的底線。故萬科多年來堅持不行賄、不受賄的原則。另外,他分享兩次攀登珠峰的經驗,期間經歷瀕死體驗,發現死亡並不恐懼。

適逢香港科技大學創辦25周年,王石23日來港,以「道路與選擇」為題發表演講,吸引大批大學生、金融界才俊等到場,歷時約兩小時。在演講中,王石自述創辦萬科的故事,兩次挑戰珠峰、和死神擦身而過的經歷,以及挑戰人生第三座山峰——知識的珠峰,即59歲到哈佛、牛津、劍橋等地遊學、繼而執掌教鞭的心路歷程。

萬科董事長王石出席香港科技大學一個論壇。(余鋼/大紀元)

被問到為何堅守不行賄、不受賄的原則,他強調無論是做人還是企業,都需要堅守底線,寧肯企業經營失敗,也不能沒有底線。他又認為,企業需肩負一定的社會責任,萬科過去10年來堅持推廣綠色產業,雖然政府視之為陰謀論,遭受的阻力重重,但他們寧可自己掏腰包,也要把項目做起來。

王石又首次回應最近發表「中國面臨黎明前黑暗,大變革將開始」的看法,他直言大變革時代已經開始。

以下演講內容經本報整理,內容有刪節。

我的願望是到大學教書

2010年,59歲的王石接受了香港科技大學商業院的邀請,開始在香港科技大學商業院講課。雖然之前王石也曾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地演講,但真正擔任兼任教授還是第一次。他說,一方面是因為虛榮心,香港科技大學在亞洲排名第一位,另一方面,也想挑戰自己。

他說:「我想講演和講課最大的區別是,演講回答一小時問題,反正鼓掌不鼓掌——一般都會鼓掌(眾笑)。演講是免費的,但你去教課,16個學時,學生還要付費來聽你的課,講不好會刺你。本身我就想過這一關,我覺得演講交流的少一些,更多的是互動,教學更多的是互動的同時,從企業家角度來講,還要講究收支平衡。」

他表示:「少年時代、中年時代,我想成為一個教授,到大學講課,我有這個想法。顯然我在大學的教學生涯,是在香港科技大學開始,給我非常美好的印象。雖然教書很辛苦,受煎熬,連續堅持兩年半上課不容易。那年我恰好59歲,我想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學校。這就是為甚麼2010年我接受香港科技大學的邀請之後,2011年我就去了哈佛,主要是去進修,提高自己的理論水準,總結自己的案例。」

王石在哈佛呆了2年半,後來又去劍橋求學一年。目前接受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國家發展研究院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三家教研機構聘為講師。

港商劉元生助王創辦萬科

1983年王石到深圳創業,1988年萬科股份化改造,顧問公司是香港的新鴻基證券。王石說,當時5個發起股東,4個全是香港人,其中一個是劉元生。劉是香港交響樂團的行政主席,又是小提琴家,是香港愛樂樂團團長兼首席小提琴。

王石和劉元生結緣於1980年。劉元生和廣州交響樂團合作《梁祝》,王石喜歡音樂,聽了《梁祝》以後,興奮不已,就到後台找他,兩人因此成為朋友。3年後,王石到深圳創業,沒有熟人,又不會做生意,就找劉元生。劉做生意很成功,本身不想投資,但看王石想做事,所以支持他。

萬科上市後,其他3個香港股東陸續把股票賣掉,但劉元生持有萬科400萬股票(當時1港元/每股),至今沒有賣。王石欣賞劉的眼光和人品,「當時劉花了400萬港幣買股票,現在市值40億,回報相當驚人,所以他們說,劉元生是中國的巴菲特。」

見證1997香港移民潮

1997年中共接管香港時,王石專程來香港,感受到港人的真實心情。「1997年7月1日陰雲密佈,我感覺到香港人不確定性的心情。因為英國統治下,這顆東方的明珠,這種安居樂業已經習慣,突然這樣的轉換,確實前程不確定,很多人都移民,包括劉先生也移民加拿大,不過之後又移民回來。香港人這種複雜的心情,我們作為鄰居,我們學習借鑒,深刻感受到這一點。」

王石表示,香港確實競爭力在衰退,預料深圳今年,或者明年GDP超過香港。不過,雖然大陸經濟增長,但長遠競爭力,深圳有不足,比如大學教育的水準與香港仍有大差距。他認為,深圳的興起就是借鑒香港,中港可以探討如何優勢互補。

推綠色地產 被官方認為是陰謀論

2009年萬科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探討如何減少木材的使用,以及推動綠色地產。因為作為發展商,需要大量使用水泥和木材,但王石發現很多木材來源非法,都是從熱帶雨林砍伐而來,其中七成運來中國,(其中的)七成都用在住宅建築工地。「萬科是中國最大的住宅建築工地,肯定和(氣候變暖)有關係。」

中國從2007年開始制定美國綠色建築標準,2009年開始申請綠色三星環保項目,當年只有萬科的項目被批准。他預計,至今6年來,中國50%的綠色三星項目都是萬科申請,但佔萬科地產市場僅2.5%。

王石在演講提問環保時還透露,當年在大陸推綠色地產阻力重重。「搞綠色,住宅產業化,政府說,這是西方的陰謀。因為他們認為,減排影響競爭力,把經濟發展起來,再搞減排。」萬科唯有在沒有投入和補貼的情況下,自掏腰包搞環保項目,「現在有錢不搞綠色環保,等沒有錢再搞就晚了。」

大陸太浮躁 需向香港學習

關注環保的王石還表示,因為填海造地,深圳90%的紅樹林被毀掉。他表示,「衡量一個社會是否健康和穩定,是要看這個社會的NGO組織(非政府組織)的數量。深圳NGO組織,每萬人有8個,在全國前列,但香港每萬人有26個NGO組織,亞洲最高。」

他強調:「香港有很多優勢,中國大陸太浮躁,不是看誰的樓蓋的高,中國轉型當中,如何向效率型轉,香港很值得借鑒。如果不向香港學習,香港沒有甚麼損失,損失的是你自己。」

經歷頻死體驗 原來死亡並不恐懼

2003年,52歲的王石首次勇闖珠峰,接近山頂前200多米,發生氧氣筒缺氧問題,最後靠意志登頂。期間他經歷瀕死體驗,感覺非常美妙和舒服,「原來死亡並不恐懼」。

王石說:「離到頂峰,還有200米-300米,按理20分鐘可以走到,前面的嚮導回頭一看,說王先生你沒有氣兒。8,800米位置上,我肺快炸了,沒有氧氣。山下的總指揮下令撤,不過下撤也危險,上去也危險,我就決定上去再說。」

他笑言,「當時登頂,沒有想法。我能夠活著回去,我再登珠峰的話,我不是人。」當時他也沒有找到攀山隊原本放在8,700米的氧氣筒,最後靠撿攀山遇難者剩下的氧氣筒才救回一命。在掙扎死亡的過程中,王石突然發現後腦勺很溫暖,然後擴散到全身,原來是進入瀕死狀態。「美滋滋的感覺,好像進了天堂一般,很美妙。」

但王石沒有停步。他回憶,當時看到珠峰上留下的不少遺骸,面部表情非常安詳。「登珠峰,讓我感受到實際死亡並不恐懼。」

2010年,59歲的王石再次挑戰珠峰,雙眼因為缺氧出現「暫時性失明」狀況,最終要下山緊急輸氧才治好雙目。王石強調並非不怕死,而是「既然怕死,就面對它。面對死亡,你才能珍惜生命。走一走,闖一闖,通過探險活動去面對死亡,這是我登山的最大體會。」

苦難經歷是人生財富

王石人生目標原本打算70歲再登珠峰,不過現今已放棄計劃,因為他選擇了另一座珠峰攀登,即到國外遊學,「知識山峰比物理山峰更難攀」。

在哈佛他選修城市規劃和企業倫理道德課程,補上中國傳統文化這一課,因為要解決中國人是從哪裏來的問題。

此外,酷愛戶外極限運動的他,在60歲耳順之年,還愛上了滑賽艇,每周練習7次,現已成為每天必備的活動。每天他5點半起床,6點-8點訓練,滑賽艇賦予他活力,故樂此不疲,「早上訓練完成之後,爽一天」。

被問到如何平衡運動興趣和事業的關係,王石認為,運動是一種生活狀態。哈佛選學生的標準,除了成績好之外,還要體育好,以及有苦難的經歷,因為苦難經歷是人生財富。有的哈佛學生讀一年就休學,去做義工,「他們對名利看得淡薄,很純」。

做人做企業要有基本底線

大陸房地產行業是與政府官員密切相關的「暴利行業」,王石曾在多個場合多次公開稱,萬科堅決不行賄。
被問到為何堅守不行賄不受賄的原則,他在講座上表示,中國最大的問題在於錢面前,從執政權力部門到前線人員,大家沒有底線。但他強調做人、做企業要有基本底線,他說:「我寧肯經營失敗,也不會沒有底線。所以我到深圳創業,就是為了贏得尊嚴。如果我賺了錢,但違背我的尊嚴和做人準則了,我寧可出國去。」

看淡大陸樓市前景 稱中國大變革已開始

談到大陸樓市,王石認為目前中國經濟放緩壓力下,房地產放緩是必然的趨勢,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價格還在下滑。「因為城市化的過程還在進行,但再迅速大拆大建的時代已經結束。大城市的人口還繼續聚集,人口還是增加,所以這些房地產的價格還是高居不下,但是三線、四線城市,甚至一些工業轉移,現在沒有耕地的一些地區,現在人口在負增長,所以從經濟效益來講,房地產會受很大影響。」

早前,他接受媒體專訪時曾形容中國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大變革時代即將到來」。被問到大變革時代何時開始,他就指「已經開始,而且剛剛開始」,但具體細節就不願多說。

王石是大陸房地產企業萬科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現任集團董事會主席。2011年3月開始,王石赴美遊學3年,在哈佛大學選修城市規劃和企業倫理道德兩門課程。王石的父親曾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前岳父曾擔任廣東省委副書記。

近年來,王石頻頻預警大陸樓市風險,認為大陸樓市泡沫重現日本上世紀80年代末相似一幕,引發廣泛關注。◇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任志強:今年房價漲幅低於7% 王石:很不妙
王石發敏感言論 為秘密處死的曾成傑鳴冤
王石披露房企揹黑鍋:降價曾被罰4000萬
王石稱樓盤降價曾被罰4千萬 掀起網絡風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