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價續居全球第一 專家預測或跌逾兩成
【大紀元2015年10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香港報導)香港地少人多,樓價不斷創出天價。最新調查顯示,香港樓價繼續保持其住宅全球最高地位,平均樓價達每平方呎1,416美元(即11,016港元)。雖然近期多間大投資行紛紛預測樓市或下跌兩、三成,不過香港政府仍堅持不撤辣招,未來仍增加土地供應。發展商則第一時間搶推新盤,令第四季度新盤源源不絕。
世邦魏理仕發布《全球生活報告:城市指南》,報告調查全球最受歡迎的31個居住城市,其中,香港繼續保持其住宅價格全球最高的地位,平均樓價每平方呎1,416美元,遠高於排在第二、三位的英國倫敦(1,025美元/平方呎)及美國紐約(842美元/平方呎)。
報告提及,香港即使出現額外印花稅及收緊按揭貸款的政策,亦無阻價格持續上升,2014年上升13.5%,今年首5個月上升7.2%。另外,亞洲的新加坡及東京,則列入全球樓價最貴十大城市,分別排第5及第6位。
世邦魏理仕亞太區研究部主管金緯表示,「世界人口正在增長,加上國際經濟整體持續增長,我們認為這兩項因素會支撐區內住宅市場的基本需求。在亞太地區,住宅物業市場因全球化和移民而日益整合。」
大投資銀行看淡 料最高跌三成
不過,投資銀行瑞銀早前預測,受香港經濟發展減緩影響,樓價將在2017年底下跌25%至30%。中信里昂證券也發報告唱淡港樓,該行指雙倍印花稅下,市場換樓需求顯著下降,二手樓市交投量又較「沙士」期間還要低40%,認為樓市已急速惡化,預期未來27個月住宅樓價會下跌17%。
中信里昂指,本年第二季新盤售價市值已增至佔香港GDP的8.6%,創15年紀錄新高,但觀乎新盤購買力已消耗殆盡,目前發展商的新盤定價已緊貼二手價,下一步只能減價求售谷銷情,故料一手市場將進入轉角市。高盛幾乎全線下調地產股目標價9%至23%,並下調2017年一手及二手樓價預測,由原來預期無升跌,調整為預期下跌5%。
一手銷情放慢二手減價
觀乎原本火旺的一手樓盤銷情,均有放慢趨勢。如本周首售的兩大新盤,主打超迷你單位的尖沙咀「AVA62」,雖然位處九龍核心地段,入場銀碼又小,但20日開售只賣出兩成多,成近期首日銷情最差新盤之一;另一個新世界的元朗唐人新村「THE PARKHILL」,兩輪銷售,合共只賣出六成多。
二手成交續陷入冰封,不僅成交量少,而且業主態度軟化,紛現減價出售的情形。中原地產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香港有11個屋苑成交價跌一成。如早前熱炒的藍籌屋苑沙田第一城,一個優質東南朝向兩房單位,最近成交價跌破400萬元,業主減價約10萬元;天水圍嘉湖山莊景湖居兩房單位成交,雙方討價還價20萬元後,以約370萬元成交。
梁振英稱續增土地供應
雖然樓市有下調跡象,但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10月22日)表示,會繼續增加土地和樓房供應,有望令一、二手樓價回落。而一手推出辣招的梁振英上月重申,政府並不會對樓市「減辣」,被指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唱反調。
不過,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認為,梁振英口說要增加土地供應,但政府在找地方面遇到不少困難,因為社會有不少反對聲音。其一,如更改土地規劃用途方面,政府遇到不少阻力,包括保育團體反對;其二,政府過往透過填海增加土地供應,又遭受環保團體批評破壞生態環境而被擱置;其三,政府在新界東北、洪水橋發展方面,同樣受到不少阻力,包括當地村民反對等。
大埔用地面臨司法覆核
另外,政府早前公布本年度第三季賣地計劃,當中三幅位於大埔地皮,包括上週五(16日)招標、估值約52億元的荔枝山山塘路段,以及另外兩幅露輝路地皮,均面臨司法覆核挑戰。關注團體批評,城規會改劃地皮程序欠公正,且並未對外解釋理據,強調一定會阻止政府賣地;測量師警告發展商投地或增加風險。
早前會德豐地產(20)老闆梁志堅亦質疑政府增加土地供應目標是否實際,反問政府「有多少熟地可拿來供應?」
發展商第四季度趕推盤
樓市轉角論之說甚囂塵上,近期發展商均以長樓花期、急速推盤方式散貨。尤其新界區特別激烈,第四季新界區粗略估計有6,582伙可供應市,當中4,967伙集中西北區,項目遍布屯門、元朗、唐人新村一帶,以中小型單位為主。另外,嘉里建設(683)屯門滿名山,以及會德豐地產的將軍澳唐賢街項目,料年底前推出。
會德豐地產的將軍澳唐賢街項目昨日命名為「CAPRI」,項目屬低密度住宅,共428伙,其中415伙為分層單位,間隔為1至4房,面積介乎359呎至1,714呎,其餘13伙為獨立海景洋房。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表示,項目剛取得預售樓花同意書,最快11月推售,售價將貼近市價,並參考集團同區其它新盤價錢。同時會為買家提供付款優惠。
嘉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朱葉培於滿名山記者會上表示,滿名山正待批預售樓花同意書,希望可於短期內獲批,一旦獲批,將即啟動銷售流程,預計最快可在11月開賣。
香港樓價居高不下
為甚麼香港樓價總是居高不下?事實上,過去幾代人憑著買樓發達的家庭比比皆是,香港多個地產富豪都是靠地產起家,普通市民也以上車為第一人生目標,哪怕節衣縮食也要實現置業夢。
不過,香港樓價之高早已拋離實體經濟,早前中文大學調查顯示,以一個達到入息中位數的家庭,不吃不喝15年才能買得起樓。負責調查的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四成多香港市民居住在公屋或者居屋,所以買得起私樓的人不多,不少年輕人都要靠父母資助,而且越買越小,加上租金和供樓的價錢差不多,所以被迫要買樓。不過,他承認香港有錢人多,「還是有些中產有能力置業」。
此外,香港首富李嘉誠早前表示,香港建築成本上升,亦令樓價難大跌。即使美加的人均工資高過香港,但香港以每呎計的建築費,比美國及加拿大貴一倍。他重申不要炒樓,但若是買樓自住,則在有能力負擔供款下可考慮入市。
也有些人認為是大陸買家搶高樓價。雖然政府推出辣招,但近期香港樓市仍然有不少大陸炒家的身影。以「四叔」李兆基恒地(12)旗下尖沙咀「凱譽」為例,昨日宣布第二輪售出84伙。恒基地產營業(一)部總經理林達民指,一半買家為投資客,主要因為心儀地塊罕有性,非本地買家亦佔一半。
美聯數據顯示,在辣招遏抑下,大陸買家佔香港樓市一手私樓註冊比率由13年第二季之15.1%反覆下跌,至今年第二季至8.5%,不過,比例較第一季微升0.1%。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相信在人民幣貶值壓力下,比率有機會於今年下半年止跌回升。#
責任編輯:黃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