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4日電)位於台東偏鄉的「原愛工坊」,為了促進部落經濟,運用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及「培力就業計畫」資源,成功創造在地社區經濟,成為發揮社會影響力雙重價值的最佳實例。
「原愛工坊」位於偏遠的台東縣金峰鄉,因為當地的工作機會短缺,部落中生代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常常必須離鄉向外發展,造成部落隔代教養或家庭問題日益嚴重。為了避免人口流失的情形持續發生,也為了促進部落經濟,「原愛工坊」因而催生成立。
勞動部透過「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及「培力就業計畫」,協助民間團體進行社區營造、文化保存等計畫執行,長年來有許多計畫單位已發展成熟,各自於其所關注的領域內深耕,逐漸朝向社會企業發展。
像是「原愛工坊」就分設了「布工坊」及「木工坊」,將十字繡織布及漂流木木雕作為主打商品,善用部落居民所熟悉的傳統文化來開創經濟價值,其成品透過口碑行銷,廣受外界歡迎。
這種部落微型經濟模式的成長,也進而帶動部落居民返鄉回流,修復家庭關係,重建起異鄉遊子與故土間的連結。不僅打破偏鄉部落長年來的困頓局面,「原愛工坊」協助部落復甦而激發的社會影響力,更勝於帳面上所創造的經濟效益。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指出,台灣近年興起社會企業創業浪潮,此一透過商業手法達成社會使命的新型態模式,揉合營利事業以追求利潤為導向,與非營利組織以解決社會問題為主軸的特質,滿足現代人追求自我實現及利他熱忱的雙重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