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上升起的童話王國 尚蒂伊城堡(十一)
【大紀元2015年01月06日訊】法國的王室城堡一般都擁有專用馬廄,供王室成員狩獵騎用。尚蒂伊自古就是馬匹之鄉,其大馬廄與城堡隔水相望,在十八世紀初由當時的王室建築師讓‧奧貝爾主持建造,他在那裏完成了他最為著名的作品。整個建築長186米,中心圓頂高達28米,比尚蒂伊城堡本身更大!
如今,宏偉迷人的大馬廄已經改成馬匹博物館,在世界同類型博物館中可謂地位顯赫。這裡養著數十匹名種馬,每一匹馬的出生信息都在各自馬圈的門口。還有夢幻般的表演,將馬術實力和雜技行為混合,讓兒童和成人都沉浸在真正的童話氛圍中流連忘返。
大馬廄
18世紀時,建築師讓‧奧貝爾(Jean Aubert,1680-1741)應第七代孔代親王(1692-1740,曾是路易十五的首相)之邀,為尚蒂伊城堡修建了大馬廄(Grandes Ecuries)。大馬廄於1721年5月16日奠基,石頭來自位於現在尚蒂伊賽馬場草坪的採石場。它是十八世紀民用建築的真正傑作,世界上最美麗的馬廄之一,也是夏麗王室修道院(l’Abbaye royale de Chaalis)和波旁宮的原型。
根據傳說,親王認為來世自己將轉生成一匹馬,所以要修建一座與自己的高貴血統相配的馬廄。當年這裡養有多達240匹馬、500隻狗,足以媲美凡爾賽城堡裡的馬廄:建築中央為一個高達28米的拱形圓頂大廳;左右兩個主翼約12米寬、14米高,是原來養馬之處;在主翼北側是兩個院子,分別為東邊的馬車庭院、及西邊的犬捨庭院;中軸線兩側是巨大的門,可容豪華的四輪馬車直接經馬車庭院進入到城堡的內院;還有能滿足日常生活的所有相關設施。
可以想像當年的馬嘶狗吠管家忙的景象。
孔代親王對他的建築十分驕傲,經常在穹頂大廳裡組織大型的豪華晚宴。未來的沙皇保羅一世和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1712-1786,史稱腓特烈大帝,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名將之一,使普魯士在歐洲大陸取得大國地位,也是啟蒙運動一大重要人物)都曾經在這裡聽著打獵的號角聲,飽享宵夜。
法國大革命標誌著該王侯時代的結束,但大馬廄因曾有軍隊駐紮而倖免被摧毀的厄運。只有兩個雕像——犬捨庭院的噴泉金屬群雕、俯瞰拱頂的信息女神像(安托萬.誇瑟福的傑作,為孔代親王欣賞的十八世紀巴洛克風格)被破壞了,它們被拿去回爐做了子彈。
活馬博物館
活馬博物館坐落在大馬廄內部的馬車庭院四周的房子裡,共有31間展示廳,擁有200多件與馬相關的文物和藝術作品、歷史著作等:油畫、版畫、織物、掛毯、雕塑、音像資料、馬術裝備……以現代博物館的眾多互動性和視聽工具,向參觀者揭秘賽馬、馬術、馬匹飼養、馬蹄鐵匠行業、以及馬具業等關於馬的方方面面的知識。貴族馬具也是其極具特色的收藏品,使得馬匹及馬術歷史更為卓越非凡。
起初的15個連續的展廳,涵蓋以下主題:馬和賽馬在世界上的發展、馬的裝備和馬拉設施的技術進步、馬在戰爭和狩獵中的作用等。然後,是對馬類競技和遊戲、尤其是自1834年以來在尚蒂伊舉行的競賽的介紹,也佔據了三個房間。之後,有一間大屋用於展示在藝術作品中的馬,譬如丟勒(Dérer)、魯本斯(Rubens)、普桑(Poussin)、裡柯(Géricault)等的作品。
再過去的兩間展室,容納了一套獨特的木製旋轉木馬。然後,可以看到兩個被恢復一新的法國最重要的大馬車:王后的有篷馬車和波旁公爵的四輪雙座篷蓋馬車。接下來是大馬廄的「咖啡廳」,遊客可以在此一邊用餐,一邊欣賞宏偉的馬車庭院。
馬術演示
大馬廄裡還有節目逐年翻新的馬術表演。每年在春夏旺季(4-10月),在拱形圓頂下有一個多小時的馬術秀,超過30匹馬出場。選用的馬匹,有外形類似大馬廄初建時期「巴洛克」馬的胖乎乎的小型馬,如伊比利亞馬、盧西坦統(Lusitanian)馬和純西班牙馬;還有提供表演馬匹的毛皮顏色、大小和馬術技巧多樣性的其它類型馬,如德國馬、荷蘭馬、英國設蘭群島的矮種馬和小馬等等,還有令人難忘的吉祥物驢子。
騎士們會先詳細介紹騎馬的語言指令、如何用身體驅策馬匹、如何訓練馬匹聽命和人馬合一。然後伴隨著輕靈歡愉的音樂,身著打獵服裝的騎士開始表演,展示古老優雅的禮儀和繁雜的步態。可見隊形變換、前進、後退、側進、互相拱衛、列隊致禮等各項技藝。
此外,還有年末聖誕節期間的講述古老傳說的馬術專場表演,其服裝、照明、佈景、燈光、音響效果、情節的編排等,構成令人難忘的體驗,被認為是尚蒂伊最美的慶典之一。今年的馬術聖誕秀主題是「皇后夢」,從2014年12月1日到2015年1月4日。
賽馬場
尚蒂伊賽馬場佔地面積65公頃,正式落成於1834年,是誕生於歐洲大陸的第一個馬場,並且一直是全球最受歡迎的跑馬場。建賽馬場的想法來自奧瑪公爵的哥哥奧爾良公爵,他在狩獵歸來後看到這片與尚蒂伊大森林接壤的草坪,指定這裡是組織賽馬的好地方。
自1843年5月18日開始在此舉辦的「戴安娜大獎賽馬會」(Prix de Diane),是法國最著名的三大賽馬比賽之一,每年吸引觀眾3萬多人。還有,始於1836年的「賽馬騎師俱樂部大獎賽」(Prix du Jockey Club),及其它諸多賽事。
尚蒂伊奶油的傳說
尚蒂伊還以奶油聞名於世,這是一種泡沫細膩、呈完美無暇白色、被世界各地人們熱愛的奶油,盎格魯 – 撒克遜國家將它命名為「摜奶油」,不過在許多國家保持了它的法文名稱,即尚蒂伊奶油(Crème Chantilly)。它經常用於裝飾甜點、冰淇淋和水果美食,在過去幾個世紀中出現了許多關於它的傳說,然而,其真正的歷史起源至今依然讓人感到神秘。
流傳最廣的一個故事,將尚蒂伊奶油錯誤地歸因於瓦德勒,並與一個黑暗的日子——1671年聯繫起來。弗朗索瓦‧瓦德勒(François Vatel,1631-1671)是法國大廚師們的榜樣,如今在法國到處都有名為瓦德勒的烹飪學校。他起先擔任富凱(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的子爵城堡的管家。當富凱以貪污罪被逮捕收監之後,瓦德勒去為「大孔代」親王工作。
在1671年4月,路易十四來到尚蒂伊,與在投石黨運動中背叛他的堂弟「大孔代」和解。瓦德勒負責國王和宮廷從4月23日至25日的接待,有一連串的娛樂:宴會、焰火表演、狩獵,和其它罕見的奢華慶典。然而,到了週四,由於廚房供應的烤肉不夠,瓦德勒被羞辱。到了週五,瓦德勒發現運來的魚少得可憐,遠遠不夠餵飽整個宮廷的人。由於無法面對屈辱和感覺沒有履行他的責任,瓦德勒自殺了。
更可悲的是在他身亡後,其它皇家港口送的魚到達了。這個讓人唏噓的故事被塞維涅夫人(Madame de Sévigné,1626-1696年,其書信反映了路易十四時代法國的社會風貌,被奉為法國文學的瑰寶)記錄在她的信裡。
傳說瓦德勒也面臨奶油不足的窘境,他用力摜打手頭餘下的少量奶油,來增加其體積並把它稱為「尚蒂伊」。但事實上,在塞維涅夫人的信中,甚至在1671年5月8日的憲報中,都沒有提到「尚蒂伊奶油」,儘管其中有無數關於所有三天「尚蒂伊的慶典」的細節描述。
有點依據的真相
有確切證據的是,「摜打」奶油其實是早在凱瑟琳‧德‧美迪奇(Catherine de Medicis,1519-1589,亨利二世的王后和隨後3個法王的母親)時期就已經有的美食享受。到了17世紀中期,尼古拉斯‧德‧邦豐(Nicolas de Bonnefons,路易十四宮廷中的侍僕),在他1654年出版的《鄉村美食》(Les Delices de la campagne,標誌著法國菜烹飪藝術的一個轉捩點,將當時承襲中世紀那種過分裝飾及過多香料的烹調方式,轉為回歸自然的烹調方式)一書中,給出了一個「成型奶油」(cresme façonnée)配方。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配方里沒有提到糖。
直到十八世紀晚期,所謂的尚蒂伊奶油才真正和城堡本身聯繫起來。1754年在城堡的園區內,建了一個乳品廠(最初的建築物現今已不復存在),用於為孔代親王的訪客提供冰淇淋、水果和各種奶油製作的美味佳餚。「尚蒂伊奶油」的稱謂出現在烹飪作家梅農(Menon)出版的食譜裡。
當時的孔代親王,從盧梭的著作——那個時代的作家讚揚回歸自然和農民健康簡單的生活,中得到啟發,於是委託建築師讓-弗朗索瓦‧勒羅伊(Jean-Francois Leroy)在尚蒂伊領地的東面建設了七間別墅的小農莊:一間馬棚、一間乳品場、一座磨坊、一家鄉村酒店、一個穀倉和兩間質樸的小屋,都覆蓋著茅草,構成一道綠樹成蔭的風景。除穀倉、乳品場和磨坊內外功能相符外,其它別墅分別充當親王的飯廳、檯球室、客廳……
小農莊成為固定舉辦宏偉的宴會、音樂會、乘船沿著小運河遊樂和精緻晚宴的地方,親王在此接待各類貴客,如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哥哥皇帝約瑟夫二世、路易十五的女兒們。1782年,親王甚至接待了微服出遊訪問法國的北方伯爵(未來的沙皇保一世)與他的妻子瑪麗亞‧費奧多羅芙娜皇后(Marie Feodorovna)。
終於,在兩年後的1784年6月18日,奧伯基希男爵夫人(Baroness d’Oberkirch,費奧多羅芙娜皇后的兒時密友),成了小農莊的午餐客人的一員。她在回憶錄中首次提及大名鼎鼎的尚蒂伊奶油,她說:「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的奶油,這樣開胃和精心準備的,與保存完好的水果和蔬菜的混合在一起,包裹著慕斯……」
責任編輯: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