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抗暴者檔案:拚命三郎青島史家三兄弟
【大紀元2015年01月30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羅伯特報導)八九年北京大學生民運開始後,21歲的青島工人史曉東和市民一起走上了街頭聲援學生。當6.4鎮壓開始之後,史曉東和兩個弟弟,都加入了青島市民在凱東路的抗議活動,但隨後,他們都遭鎮壓,三兄弟先後被抓,老大被判刑5年,老二則被判勞教3年。
學運開始時,21歲的史曉東是青島一兵工廠的工人,同時也被廠裡納入培養的幹部行列。史曉東父親早逝,三個孩子都是母親一人辛苦拉扯大。
但隨著北京學運在全國引起的響應,青島市民也掀起了抗議的浪潮。正處於前途大好的史曉東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並在今後的20多年裡,承擔這個選擇帶來的種種磨難。
多年以後,史曉東似乎已經不太習慣敘述當年的細節。而當年的參與者,這樣回顧了他的經歷。學運期間,他首先參加了青島市民聲援團,跟著當時的請願團負責人王福榮一起,與青島海洋大學的學生們緊密配合,策劃了系列遊行和堵路的行動,在青島掀起了抗議的高潮。
鎮壓發生後的6月6日,青島市民舉行了抗議,並衝擊台東分局和交警大隊,這期間,史曉東17歲的二弟史曉強、16歲的三弟史曉濤則衝到了抗議的最前線,推翻了前來鎮壓的汽車作為路障,日後,史家三兄弟被六四難友稱為青島89民運中的拚命三郎。
但他們做的一切,都被便衣拍攝下來,日後,青島當局在北京的部署下,對參加抗議的積極人士逐一進行清算。沒過幾天,青島的警察根據錄像,鎖定了史家兄弟。警察先是上門找史曉東閒聊,但他發現,這些警察聊著聊著就將話題轉到了兩個未成年的弟弟身上,那時候,他感覺弟弟們可能在劫難逃了。
1989年6月中旬,警察抓走了17歲的史曉強和16歲的史曉濤。此後似乎就沒有了動靜,但一個多月後,他們又抓捕了史曉東。
26年後,史曉東提及自己所做的事情輕描淡寫,他甚至沒有用心去記被抓的具體日期。但他知道,當時當局早已經將他納入視線,他們遲遲不對自己動手的原因,是自己的母親生病無人照顧。後來,當局用還放出未成年的弟弟,將史曉東抓捕。
他說:一開始參加的是市民聲援團嘛,參加能有三、四天吧,又跟青島海洋大學、跟青島高治聯在一塊,在一塊策劃堵路甚麼的。當時,拖了能有一個多月吧,俺家情況有點特殊。我兩弟弟也因為6.4,在凱東那裏也看不過去,掀了幾輛車,也給抓起來了。他們比我抓的早,我家裏頭吧,就一個母親,母親當時也有病。一直拖著沒抓我,到最後是把我小弟弟放出來了,放出來以後才抓的我。
在那個嚴酷的時期,和很多遭遇落井下石的六四難友比,史曉東算幸運的。他遇到了一些不錯的領導。其工作的兵工廠獲悉他被抓之後,想了很多的辦法救援他,但抓捕六四抗暴者是當局的指令,儘管有兵工廠廠方的多方斡旋,他依然沒能全身而退,先是在市北分局,後來他的案子又在黃島等地轉了一圈,最後放到了市南分局,廠裡每到一個分局去保人,都被告知六四政治犯不是他們分局能決定的事情。甚至在他服刑結束後,工廠的領導還把他重新招了回去。這在被開除的六四抗暴者中,極為罕見。談到那段經歷時,史曉東依然感恩自己當年遇到的好人。
他說:那時已準備提干了,提拔成幹部,這一下出這個事。開除以後,我服完刑以後,回來以後,廠裡頭又把我叫回去了。廠裡頭確實對我挺好的,我在廠裡幹活吧,挺實在的,家庭條件吧,也不大好,廠裡頭挺照顧我。
1989年年底,史曉東被以阻礙交通的罪名,判刑5年,送入專門關押6.4政治犯的山東北墅監獄服刑,成了直屬隊年齡最小的政治犯。其弟弟也被判以3年勞教,投入勞教所服刑。一家4口,兩人在監獄裡,僅留下16歲的小弟弟和患有心臟病的母親艱難度日。
一個六四難友的妻子,曾經多次見到史曉東的母親前去探監,她曾經安慰這個六四難友的妻子,她還告訴這位難友的妻子,她看了老大,還得趕緊搭車往西去看那二的,在那裏住一夜,兩小時汽車,再坐火車回青島。而中國的很多監獄為了創收,故意在安排會見上拖延時間,就為了讓家屬花錢在監獄管轄的招待所住一晚。出獄後,史曉東才知道,母親探監一次,就需要二天一夜。
1992年,史曉東被提前釋放。儘管他的運氣還不算差,但監獄生活對他的生活,依然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此後,原先工作的兵工廠被兼併,照顧他的領導們,也已經被分流,合同期滿後,新的工廠也不再和他續約,他和自己深愛的工廠10多年不離不棄,也終告結束。
離開了自己工作了10多年的兵工廠,史曉東就開始打零工養活自己,後來應聘到了一家工廠做了保安,一直到現在。也因為經濟拮据,一直沒法找對像,單身至今。但說起這些,史曉東始終沒有抱怨過。
他說:生活,反正是一般化,能吃上飯,在工廠干個保安,每天上班,掙碗飯錢吧。沒找對象,沒結婚。現在,在大陸裡頭,沒有錢嘛,找對象比較困難。我和姜福禎他們一塊,還是探討這些問題,到現在來說,我也不後悔吧。
六四期間的勇敢站出來,對這個家庭造成的持續影響無處不在。據悉,除了史曉東一直沒有成家,其二弟至今也一直單身。其三弟的孩子,高中畢業後,也外出打工去了。
責任編輯:李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