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 (十一) 四字篇之一
【大紀元2015年01月16日訊】「四象化自兩儀生,陽陰陰陽是過程,不依四時失調理,方知養生敬天恩。」四這個字的甲骨文 、金文 和篆體 都指陰陽卦象。長劃為陽,短劃為陰,陰陽相互化生成四象,四時也由之而生。二陰二陽互動成的二個太極圖形,由金文字體可窺見一般。
人每天的生活以養生為重要大事,如何養生得依四時變化。相傳學道修煉的黃帝與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師、鬼臾區、少俞等多位大臣討論醫道,他們的論述載留在《黃帝内經》中,其中的《四氣調神大論》就記載著依循四時生活的養生之道。先說說這一年之始的春天吧,《四氣調神大論》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黃帝問岐伯何為氣呢?這個答案記載於《素問六節藏象論篇》:「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氣隨時間不同而有不同,然四氣調神,神才是主要。
候有「觀察」也有「變化」的意涵,古人看到自然萬物經過五天的時間會有明顯的變化,因之以「候」代表五日。十五天正好是三候為一氣,六氣九十天為一時,四時三百六十天為一歲也。直至今日這個「候」尚被保留用於氣象學中,例如:「候溫」指的就是五日的平均溫度。所以人要養生,就得懂得這些天人合一的概念,順候而變,順氣而養,順時而生。
春天雖說是生機勃勃,但是冬天積累的毒素到了春天也正好發陳出來,就是將冬天陳積的敗物發洩出來,此時夜臥應早起,不貪睡懶而迎接春日洋洋,宜以舒廣的情緒讓陳發緩緩排淨。不急不徐的漫步長庭以廣舒心志。春綠的新芽剛剛從冬枝上冒出個頭來,有時會讓人的好奇心按耐不住,而想動手摘折,所以《內經》告誡:「生而勿殺、予而勿奪」。這也正是人依循「天有好生之德」的法則而生活,民間俗語也說:「春天多摘一片葉,多折一朵花,夏天就少一顆果。」
孩子在春天裡難免發發成長,心智上也趨於向榮,所以或有守不心性而忘形之時,為人父母師長者則應幽默看待之,好意勸解,善意規範,以身示範,而不以惡罰懲其欣發心智為上。
責任編輯:陳紫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