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年邁入建院九十周年,隆重推出「護帙有道—古籍裝潢特展」,展期至6月28日。「護帙有道」特展中所稱之「裝潢」,泛指書籍裝幀。臺灣故宮歡慶九十歲生日之際,特以古籍裝潢為題,彰顯故宮院藏圖書的多元特色,也藉由包括借展自國家圖書館的敦煌六朝卷子書等,述說千百年書籍外觀的遞嬗變遷。
公元一世紀末纖維紙成為書寫繪畫的主要載體以前,「書」除著於「竹簡」與「木牘」外,亦與「畫」同,載於「帛」,是以早期書籍和繪畫的裝潢方式區別不大,多以卷軸、折疊形式為主。隨著「紙」成為書寫的主要載體,書籍外觀開始產生變化,「黏頁」、「縫繢」、「旋風」、「梵夾」等方便閱讀的裝裱形式應運而生。
公元九世紀,當方版雕刻印書技術成熟使用時,折疊冊葉,裝訂成書,已成為書籍裝潢主要方式,自此,「書」與「畫」的外觀逐漸分途。宋元兩代常用的「蝴蝶裝」、明朝宮廷流行的「包背裝」,以及清代盛行的「線裝」,都是在冊葉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臺灣故宮珍藏善本古籍二十一萬餘冊
臺灣故宮珍藏善本古籍二十一萬餘冊,源自清宮舊藏者約十四萬冊,其餘七萬冊,則是故宮成立迄今,積累數十年徵集所得。因此,官刻本與坊間出版品俱豐,加以清代版圖遼闊,與周邊民族交流熱絡,形成故宮藏書的多元風貌。就書籍裝潢風格而言,清宮舊藏大多用料華貴,製作更是考究。至於傳統民間書坊出版品,則配合文人風尚,以樸實古雅為重;而來自域外日本、朝鮮、南亞等漢文古籍,則各富當地特色。
「護帙有道—古籍裝潢特展」
由於臺灣故宮院藏書籍年代,跨越十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因此保存有各時代裝潢特色,反映了千年以來傳統華夏書籍外觀的遞嬗變遷。「護帙有道—古籍裝潢特展」共分兩檔,總計展出八百餘件(冊),分為「裝潢、裝裱與裝幀」、「古籍與裝潢」、「極其瓌致」、「樸實莊重」四單元。
「裝潢、裝裱與裝幀」單元
「裝潢、裝裱與裝幀」說明古籍裝潢在不同時代的意義,「裝」,原意為「裹」,後引申為「裝治」、「裝束」,用作保護,兼及裝飾。將紙以蘗木等染成黃色,稱作「潢」,取其防蠹蛀蝕,與「裝」作用相似。「裝潢」一詞,在魏晉南北朝時,已是通用之語,是古人保存及維護紙本書籍的重要方法之一。
「裱」,指用紙、布、帛等材料在書畫類作品背後加固,與「褙」意義相似,目的也在保護,與「裝」聯用,意義亦同。至於「幀」,原意指張開的畫布,後引伸為量詞,一幅畫稱「一幀」;與「裝」合用,意義則大不相同,指的是書籍裝訂。「裝幀」一詞,自清末使用以來,已成為書籍設計專業用語之一。
在書籍採雕版印刷之前,「書籍」與「繪畫」的保護方式區別不大。在書籍形式未產生根本變化以前,「裝潢」與「裝裱」意義也大致相同。隨著時代改變,「裝潢」意義甚至已擴大至屋宇裝飾;「裝裱」則偏向書畫,其後更出現「裝池」的說法;至於「裝幀」,幾乎已取代「裝潢」與「裝裱」,成為包括古籍在內的所有書籍美術設計的用語。
「古籍與裝潢」單元
「古籍與裝潢」由簡牘說起,述說古籍的各種形制。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曰:「著於竹帛謂之書」,可知竹簡或木牘與帛書是「書」的最初型態。竹、木質材堅硬,用繩索相互綴連,聚之成篇,則成為簡策(冊)。帛的材質輕軟,直接縫綴成幅,在幅末加上小棍棒做軸,可輕易將之卷起,成為書的另一種形式。古人稱一書為若干卷,即淵源於此。
不論卷或策,為避免損傷,一般在文字前面留有空白,策稱「贅簡」,卷稱「天頭」。在卷口加上簽條,標上書名,稱「箋」(同「簽」),是收藏辨識的方法之一;而在書卷外面包上書衣,稱「帙」(袠),起保護作用。書籍裝潢便是在保護與實用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
公元二世紀初,纖維紙的製作技術空前發展,逐漸取代簡牘、縑帛,成為文字、繪畫的主要載體。由於紙具有帛之輕薄特性,因此在雕版印刷未發展之前,書籍裝潢形同書畫,以卷軸為主流。此後,「黏頁」、「縫繢」、「經摺」、「旋風」等裝訂形式的出現,既標識了簡策時代的結束,也說明了書籍外觀因閱讀及保存等因素已逐漸產生變化。
公元九世紀,雕版印刷技術完全成熟,書籍裝訂更因雕版之方塊形成冊葉,影響所及,出現「蝴蝶」及「包背」裝。自東南亞地區傳入之貝多羅葉形式「梵夾裝」,也被應用於少數民族語文典籍。有清一代,「穿線訂書」既經濟且耐用,遂逐漸成為書籍最普遍裝幀形式,雖然沿用至今,但相對於「洋裝書」,今日的「線裝書」已成為古籍的代稱之一。
「極其瓌致」單元
「極其瓌致」精選舊藏,展示清宮藏書華貴典雅、精巧極緻的特殊風格。清宮藏書,泛指清室收藏在紫禁城各處,以及皇室苑囿、各地行宮的書籍。這些書籍少部分承繼明皇室,多數則來自清廷徵集及內府刊行,其量之豐、質之精,於乾嘉時期達到頂峰。清皇室在注重書籍管理與內容鑑別的同時,亦重視書籍外觀,以皇家集天下之富、工藝之精的優勢,發展出無與倫比,超越前朝,獨特的書籍裝幀風格。
尤其是清內府纂修刊行,專供皇帝御覽的呈覽本,或是陳設宮殿各處的陳設本,其用料華貴,製作考究,無論書衣,或是書簽、包角、絲帶,甚至內、外裝具等配件,皆極為華貴富麗,美不勝收,堪稱書籍設計藝術之最,非一般賞賜本及坊肆通行本可比。
臺灣故宮現藏古籍多數來自清宮,雖曾歷經顛沛,幾度轉移,依舊保存完好,為清宮藏書之盛,留下風采。為饗觀眾,本單元特別以清宮「重裝宋、元、明善本」,以及「清內府纂修新書裝潢」為題,精選清宮原裝書籍,搭配原有配件等,一併展出,彰顯清宮藏書獨特魅力與書籍裝潢的極致藝術,同時也通過選件,呈現清宮各種藏書裝潢等級所隱藏的意含。
「樸實莊重」單元
「樸實莊重」則以明清藏書名家等收藏為本,勾勒藏書家眼中的護帙之道。本單元選展明清藏書家舊藏,通過藏書家手書題記及書籍外觀,窺探民間書籍裝潢梗概,領略藏書家眼中之「樸實莊重」。清初著名藏書家孫從添(1692-1767),在其《藏書記要》─裝訂篇起首說:「裝釘書籍,不在華美飾觀,而要護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緻端正,方為第一。」
孫從添又說:「錢遵王述古堂裝訂書面,用自造五色箋紙,或用洋箋書面,雖裝訂華美,卻未盡善,不若毛斧季汲古閣,裝訂書面,用宋箋、藏經紙、宣德紙,染雅色,自製古色更佳,至于松江黃綠箋書面,再加錦套,金箋貼簽,最俗。」由此記載或可見證,民間藏書家之於書籍裝潢貴在古雅莊重。
臺灣故宮珍藏古籍來源多樣,其中不乏流傳有緒,且為明清藏書名家收藏之書籍,最著名的例子,莫如楊守敬(1839-1915)觀海堂藏書;其他如錢曾(1629-1701)述古堂、鮑廷博(1728-1814)知不足齋、吳騫(1713-1813)拜經樓、黃丕烈(1763-1825)百宋一廛、方功惠(1829-1897)碧琳琅館,以及陸心源(1834-1894)皕宋樓、繆荃孫(1844-1919)藝風堂、葉德輝(1864-1927)觀古堂、徐乃昌(1868-1936)積學齋舊藏等。
臺灣故宮表示,以古籍裝潢為主題的專展,係故宮闢設圖書文獻特展室卅年以來首度嘗試,因裝潢隨時可變,又因選件多為紙、絹等材質,展出需要恢復舊觀實為一大挑戰,因此,預備過程中,送修裝裱的展件規模空前,今得以豐碩的成果展出,實為創舉。
責任編輯:蘇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