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8日電)衛福部今天公布餿水油初步檢驗報告,原料全部酸價過高,但全統香豬油卻通過檢驗;學者孫璐西認為,酸價高就代表是腐敗的不佳原料,問題油通過檢驗完全不代表它的安全性。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公布檢方提供的劣質豬油原料與成品樣本的檢驗。結果顯示,廢油與原料樣本全都酸價超標,其中2件的致癌物超標;強冠油槽原料油竟驗不出豬的動物成分。原料都未驗出「總極性物質」、重金屬、黃麴毒素。弄得人心惶惶的成品「全統香豬油」,甚至通過全部檢驗項目。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榮譽教授孫璐西表示,就她向食藥署了解,業者透過油水分離處理回收油時,總極性物質可能跑到水層,以致檢驗油層時未檢出,不代表沒有總極性物質;原料油沒驗出豬的成分,可能與強冠的油槽有關,因此她認為檢警有必要帶專家回到現場,仔細調查問題油的原料來源。
「它(全統香豬油)通過了檢驗,但不能說就是安全」孫璐西認為,檢驗的原料油酸價超標,就代表是腐敗的不佳原料,此外,正常豬油不應該驗出含致癌物「苯駢芘」,這個檢驗結果反而說明了有進一步檢驗的必要。
孫璐西說,目前台灣的檢驗都是朝特定目標物(像重金屬、黃麴毒素等),她建議食藥署這次要把全統的油與真正的豬油,做個徹底的「非特定目標物檢驗」。
她認為,非特定目標物檢驗可透過層析圖譜,完整呈現全統油與一般豬油的差別、含哪些不同的化合物,找出可能暗藏有害人體成分,像是動物用藥與農藥。
孫璐西表示,這次事件凸顯食安單靠政府把關不夠,必須靠全民監督,尤其食品加工大廠更要藉這次教訓,落實原料供應端的查核,「實際派人去看原料是怎麼來的」,只要發現原料來源不明或有問題,就要更換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