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30日電)地震是台灣的主要天然災害之一,為直接有效收集海底地震資料,國研院自製「準寬頻海底地震儀」,成本低、維修容易,預計2015年在台灣東部海域初步設置30台,全年目標50台。
不過,「寬頻海底地震儀」須等回收後才能下載觀測資料,無法即時回傳地震資訊,因此不具即時預警功能。
台灣地震頻傳,且地震造成的災害及所帶來的大規模破壞,非常具有毀滅性,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海洋中心)結合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及中山大學海下科技暨應用海洋物理研究所,組成海底地震儀研發團隊,研發出新的「準頻寬海底地震儀」,提供海底地震觀測。
「準寬頻海底地震儀」的研發成果已獲得韓國海洋研究院高度關注,曾提供經費將 4架海底地震儀運往韓國,在釜山外海進行海底地震監測實驗,成功取得歷時一年的觀測資料,獲得韓國當地電視台報導。
台灣地處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每年發生逾1.8萬次地震和上千次有感地震, 7成以上的6級地震都發生在海底。
海洋中心表示,相對設在陸地上的地震測站,海底地震儀收集海底地震資料,更直接而有效,未來若要發展地震與海嘯預警的警報發布系統,海底地震儀是最初且最重要的發展基礎。
海洋中心助理工程師蕭毓宏說,研發團隊自製的「準頻寬海底地震儀」跟中央氣象局的光譜地震儀相比,不僅造價僅新台幣90萬元,低於自國外購入的100至380萬元,放置地點也沒有受限,觀測範圍也相對大一點,適合做大量布放。
他表示,自國外購入的設備,關鍵技術都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而且構造設計資訊缺乏,無法自行維護,國人自製的準寬頻海底地震儀剛好可解決這些問題。
蕭毓宏表示,這種地震儀主要目的有三個,包含科學研究調查、地底災害分析和海底資源調查,預計2015年會在東部海域放置30架海底地震儀,全年目標50架,分別以固定式和每半年回收的移動式進行觀測,預計投放115個測站。
他說,未來研發團隊將持續精進相關技術,確保上游科學研究和下游工程技術間的連結,建立永續的海洋科技研發能量,補足國內海洋科技研發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