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代,尹焞的母親陳氏處理家務很嚴謹,家境雖然貧苦,但陳氏卻總是很樂觀。她的兒子尹焞還在幼小時,母親陳氏就教尹焞要有禮節,一舉一動都要符合禮法。她的兒子尹焞稍長大一點後,陳氏就教兒子念書。後來又找到一位知書達理的先生,教兒子讀書和做人。
兒子就要進學堂了,陳氏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做學問要講求以道德來培植本原,只有不斷地培植本原,即增進道德,才算得到了真學識。如果不弄清楚本原,就好像耕了田而沒有收穫,開墾了土地又把它丟棄了一樣。這種沒有恒心、半途而廢或棄本求末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孩子,你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啊!」
後來,她的兒子尹焞,學成以後去參加科舉考試,碰巧那次考試的題目不太好懂,其他考生們在那裏冥思苦想,搞些小動作,湊合寫文章,只有尹焞隻字不寫,信步走出考場。回家後,他把當時的情形,原原本本告訴給母親。
陳氏對兒子說:「我不求你做官,不求你進祿,只要求你不投機取巧,不弄虛作假,能夠方正做人。」尹焞的老師,聽到這一番話後,也連連贊許,說:「尹焞的母親,可真稱得上賢良啊!」
尹焞果如他母親所教,一生有操行,且終身未再參加科舉考試。但他卻自學成材,為社會所敬重。
陳氏可真算得上善於教導孩子了。有一句俗語說得好:「桑樹從小就長得直。」所以教育子女也必須趁早,要從小時抓起,從小事抓起。到孩子長大一點,就應為他選擇有德行的老師,去學習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像本文中的尹焞一樣,家裏有賢良的老母,學堂有廉潔的老師,在這樣的環境下,想要他學壞,都不可能啊!@*
責任編輯:梁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