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企負債近65萬億 學者揭壟斷危害
【大紀元2014年09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春秋綜合報導)日前,中共財政部公佈了2014年1~8月國企經濟運行報告,顯示國企負債總額接近65萬億(人民幣,下同),同時營業總收入同比增幅放緩,利潤總額同比增幅下降,而成本增幅繼續高於收入增幅,財務費用明顯增長。
國企在中國佔有壟斷地位,其經營情況備受外界關注。大陸財經評論人士引用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一份報告表示,如果扣除行政壟斷所致的超額利潤,國企對外宣稱的龐大利潤實際上是虧損。大陸知名學者盛洪表示,處於壟斷地位的國企造成社會福利的損失。
大陸國企利潤增長放緩 負債接近65萬億
陸媒《第一財經日報》9月23日報導,中共財政部9月22日發佈2014年1~8月國企經濟運行情況報告顯示,截止到今年8月末,大陸國企資產總額超過99萬億元,負債總額接近65萬億元。而中共央企財務費用增幅居高不下,今年前8個月的財務費用增幅高達22.4%。
報告顯示,今年1~8月大陸國企營業總收入同比增幅繼續放緩,利潤總額同比增幅出現下降,成本增幅繼續高於收入增幅,財務費用增長明顯。
財政部的數據顯示,前8月,國企營業總收入311,778億元,同比增長5.5%,比上月繼續放緩了0.3個百分點。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的收入增幅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財經評論人士:如扣除壟斷成本 國企實際是虧損
大陸知名財經評論人士蔡慎坤8月8日發表文章表示,據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曉文所言,中國國企佔有絕對的壟斷資源優勢,包括資金、稅收、人才、技術和市場等,對GDP的貢獻率卻不足30%,解決就業不到20%,每年拿走的收入佔全社會分配收入的60%以上。
蔡慎坤表示,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曾經發佈一份報告,如果扣除行政壟斷所致的超額利潤,國企對外宣稱的龐大利潤實際上是虧損。
報告顯示:與民營企業相比,2001年到2008年間,國企少繳付的利息共計2.85萬億元,土地款3.09萬億元,資源費5,000多億元,虧損補貼1,198億元。合計國企少付的必須成本是6.48萬億元,國企享有的這些特殊待遇,遠大於同期國企賬面累積利潤總額4.92萬億元。
學者:壟斷國企造成社會福利的損失
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教授盛洪2013年8月8日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認為大陸壟斷國企不僅無效率、不公正,而且行政性壟斷還造成社會福利損失。這種損失包括三部份:1)壟斷導致社會生產減少;2)壟斷高價帶來的損失;3)壟斷低價帶來的損失。
盛洪研究團隊對2010年數據進行了蒐集和處理,估計僅在銀行、石油、電信、鐵路和食鹽等五個壟斷行業中,行政性壟斷帶來的社會福利損失就高達19,104億元,用2010年的GDP總量397,983億元除之,約為4.8%。這表示握有行政性壟斷權的國企使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了4.8%。
盛洪表示,壟斷國企不僅減慢了經濟增長速度,還帶來通貨膨脹壓力。他說,大陸國企壟斷高價帶來的損失和壟斷低價帶來的損失在2010年共約16,169億元,這相當於一筆沒有提供相應產品和服務的貨幣收入,它對其它產品會產生購買需求,可帶來這些產品的價格上漲。
盛洪表示,如果將16,169億元與當年平均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674,955萬元相比(假定貨幣週轉速度為1),其所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約為2.4%,這相當於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上漲率的78.7%。因此,壟斷國企是一個滯脹因素,使宏觀經濟政策面臨兩難困境:既要刺激增長,又要防止通脹,這正是中國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盛洪分析說,壟斷國企的存在會使中國經濟增長持續下滑。這種下滑不是按某一指數勻速下滑,而是當越過某一臨界點時,會加速下滑。並且當出現經濟低迷時,壟斷國企因擁有政治資源,會更加強化其利益的剛性,利用行政性壟斷權進一步盤剝社會上其他成員,如提高壟斷價格,會導致經濟進一步惡化,以及不同人群之間的緊張與對立,甚至會導致社會動盪。
責任編輯:劉毅;覆核編輯:姜斌